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贡献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理论和一个学派,还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法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和认识法律的不同视角,而任何一种单一的研究方法除了有它自己的独到和深刻的地方之外,都不足以全面的认识法律现象。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方法论的长处或优点在于它划清了法学与其他学科的界限,满足了人们对形式正义的追求以及实现了对法律的严谨精确,极富逻辑性的分析,同时其忽视对价值目标的追求,缺乏批判精神和把法律视为封闭的体系,缺乏社会适应性是它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在法律与首选的关系上,自然法学派主张包容说,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必然联系,法律必须符合首选的要求;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则主张分离说,认为法律只要通过国家规定的程序制定出来,不管其内容如何,都是有效的。后来,以哈特为代表的新分析证主义法学,开始由法律和首选的“绝对分离”向“相对分离”转变,在我国的法治化建设中这一问题同样无法回避,我们应借鉴西方在该问题上形成的丰富理论,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和文化背景,在意识到首选对法律存在深刻影响的同时,主要侧重坚持两者的分离。  相似文献   

3.
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入手,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语言实在论、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等观点的介绍和总结,揭示了管理学实证主义所具有的局限。进一步指出,这些局限的存在决定了管理学研究应该坚持一种多元主义的路线。  相似文献   

4.
实证主义方法论是现代西方管理学的主流方法论之一,也是泰罗科学管理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因此,认真探寻实证主义方法论与科学管理结合的内在缘由,厘清实证主义方法论在科学管理上的表现,将会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科学管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刘勃 《决策与信息》2011,(12):63-64
要批判一种理论首先是要了解这个理论在讨论什么,现如今对于法律概念这个问题,无论是拉兹的排他性分析法学理论,科尔曼的包容性分析法学派,还是自然法学派,亦或是现实主义法学派他们定义法律的概念时都逃不过对哈特规则体系法律概念回应。本文沿着德沃金“原则理论”批判哈特法律规则体系之逻辑顺序展开自己对此次法律概念之争的看法,在论证过程中还对拉兹的排他性分析法学理论——该理论试图化解“原则理论”对规则体系冲击,维护实证主义体系,使法律与道德泾渭分明——作出回应。最后得出结论:德沃金的法律观念之评价性法律观念要胜于哈特之描述性法律观念,德沃金成功架起了一座道德与法律的桥梁,对实证主义法律体系造成了实质冲击。  相似文献   

6.
后实证主义视角下的管理理论、实践与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力 《管理学报》2015,12(4):469-476
包括管理学在内的社会研究既是对人们观念的反映,同时也改变人们的观念,通过理论建构塑造新观念下的社会实践.由于行为、观念与时空依赖性的存在,管理学研究只能达到“似规律(law-like)”和“半规律(demi-regularity)”的理论.对严谨性的苛求会导致大量显见的、常识性的研究结论.以建构实在论的视角来看,管理研究应着重于建构起一套能付诸于实践的“有用的”理论框架;以批判实在论的视角来看,管理研究应着重于探寻现象背后的观念、机制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而非构念之间的表面相关性.在后实证主义看来,本土管理研究是对本土管理观念和本土管理文化及其变迁的研究,而非简单的外部情境化.后实证主义应该成为管理学研究的主流范式.  相似文献   

7.
"法经济学"是一门法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法律的经济分析学说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法学领域,使人们对法律的研究更加深入,研究结构更具有公正性,客观性,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西方的法律思想一直有一个传统,即自然主义的法律思想,这种法律理论也被称为自然法。自然法在西方曾经长期统治着西方的法律思想,这一统治地位后来被实证主义的法律理论所取代。但是,自然法并没有从此消失,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的纳粹德国的法律证明了实证主义法理学的失败,人们又重新开始了对自然法的研究。研究自然法的过程中,搞清楚自然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是尤为重要的,这一历史我称之为自然法的观念史。  相似文献   

9.
自法律成为规范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准则,几千年来,其与道德之博弈一直备受关注与争议,无论是其权威性来源还是其实现自身权威价值的手段,都有无穷的探讨空间,在建设法治中国的今天,法治的权威却受到来自道德评价和政策等的诸多挑战,本文试图从实证主义分析法学角度来阐释构建中国法律权威的必要性,并从司法独立层面分析二者之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高校法学教育出现的应试教育,不利于培养具有复合型法律人才,也无法体现高校法学教育的基本价值。法学院校应多途径入手降解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加强法学素质教学与法律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法学素质和法律职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张开泽 《科学咨询》2006,(11):49-51
近年来我国高校法学教育出现的应试教育,不利于培养具有复合型法律人才,也无法体现高校法学教育的基本价值.法学院校应多途径入手降解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加强法学素质教学与法律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法学素质和法律职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法学教学需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培养真正具有法学理论知识和法律实务能力的人才.设置科学的法学课程,提高教师法律实务能力,落实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性教学模式是实现法学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竹青 《经营管理者》2009,(20):142-142
伴随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也在进步,各学科之间也有了一些交叉研究,有的甚至是对交叉学科的深入研究。法与管理之间有着紧密结合,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关系,并在价值上具有一致性。分析法律与管理的关系能使我们的法学研究的视野更为宽阔,法学分析更为透彻,有助于解决一些法律问题或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些学者认为:"法律是价值判断,法学是事实判断。"笔者试图从法律方法和价值无涉这两个角度来推翻"法学是事实判断"这一命题。从法律方法的角度,由于法律方法从属于法律,有的法律方法完全是价值评断过程和裁判具有主观性这三个原因,可以得出隶属于法学的法律方法是具有浓烈的价值判断色彩的;从价值无涉的角度,可以得出价值无涉并非将价值判断剔除,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价值判断,因此由价值无涉支撑的"法学是事实判断"这一命题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最后可以得出结论,法学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5.
法学教育是法律职业的基础,法律职业是法学教育的归宿。随着社会进步,在司法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我国法学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通过教育目标定位、职业技能培养以及法律职业机构参与法学教育等几个方面试探讨未来法学教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法学方法是指法律人在从事法学理论研究中为达到法学理论形成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运用一切条件的总和。中国尽管有悠久的历史,但在与西方文明接触之后也显出不足与缺陷,这就是中国缺乏科学进步的分析方法和对研究方法的理性自觉。法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特征表现:建立多元、综合、整体性的研究主法是历史的趋势,也是法学家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农林类院校法学专业作为全国普通高校法学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对于填补农村法律人才缺口、实现依法治农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但近年来,农林类高校法学教育呈现出培养目标趋同、专业特色未能凸显、学科发展逐渐边缘化等问题,农林类院校法律人才培养情况并不乐观。面对法学教育大众化的现状,农林类高校法学专业如何脱颖而出,最为关键的便是要体现出自身农林学科的特色,培养具有农林类特色的涉农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8.
美国法学教授布雷纳德.柯里在1963年出版的《冲突法论文集》中提出了政府利益说,极力反对通过冲突规范来选择法律,而主张政府的利益是适用法律的唯一标准。此学说提出后褒贬不一,作者曾基于种种原因认为这种学说理论的先进性大于其弊端,因此对它没有被广泛应用感到疑惑,到底为什么它没有被广泛应用的原因也成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问题。针对这个疑惑,作者将在本文中对政府利益分析说这个具有种种优点的学说没有被广泛应用的原因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董芸 《经营与管理》2007,(12):13-14
法律体系问题一直是法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我国法学界对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研究主要以我国现行的环境法为基础,对不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环境法律法规提出修订意见,进而对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提出构想,鲜有从法理学的角度探讨法律体系的内涵和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建设的意义.总之,我国法学界对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研究角度单一,理论深度不够.  相似文献   

20.
法理是活的法律,法律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实践性法理的指引,然而我国法理学研究目前存在隐性危机——法理并不能为法律实践提供有效性指引。因此,法学研究有必要克服法理危机,为法律科学提供实践性法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