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 ,我国已经形成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格局。但在WTO背景下 ,分业经营及分业监管的劣势也逐渐显现 ,混业经营及混业监管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国外金融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监管对稳定金融体系运行、保护消费者利益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国外金融监管经验的学习与借鉴,对提高我国的金融监管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切勿脱离监管职能的专业化提升进行的机构专业化,避免学习西方模式时得其形而忘其神,结果导致金融监管效能的低水平重复。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5,(1):68-7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推动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我国金融业尽管分业监管制度已经建立,但存在诸多问题,亟须完善和改革。当前金融监管的缺陷在于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金融宏观审慎框架不完善、分业监管模式的内在缺陷以及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不足。借鉴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经验,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要尽快建立起完整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和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平衡创新与监管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金融业日益融入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潮流,金融经济瞬息万变,给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的中国金融监管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的金融监管模式,分析它们的优势和劣势,并结合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现状,试图探索出更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金融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变化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外,近年来混业经营和统一监管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金融开放及金融创新引致的混业经营趋势对分业监管体制形成新的冲击。本文在分析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面临的新挑战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管体系,尤其是金融监管无法随金融创新的发展而不断改进是美国次贷危机带给我们的重要教训之一.近年来,由于国内外金融联系日趋紧密,以及金融机构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金融业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下逐渐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混业",这给我国金融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以我国现行金融经营和监管体制作为混业经营出现的背景,并以此为基础着重分析混业经营的现实和趋势对我国金融监管所带来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后各国更为深刻地意识到金融监管对于一国金融业兴利防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从国外的经验看,集中监管削弱了对不同监管目标的追求力度,统筹协调的效果也不如预期,而且"超级"监管机构难免贴近当前政治和政府,有违设立独立、专业监管机构的初衷。遵循金融监管的内在规律和中国实际的要求,坚持并完善分业监管体制具有应然性和合理性,它有利于在专业和相对独立的基础上优化金融监管,并可与问责制相结合,落实角色责任,强化监管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金融监管在监管体系和监管方式上将要面临的挑战,根据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新趋势,并结合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和手段的历史沿革和现状,提出在监管体系上我国应建立以一个中国人民银行为基础的综合性监管机构,负责对金融控股集团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在监管方式上应在法律监管的框架下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自律监管。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贷危机及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2008年而言,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扩散无疑是最重要的经济事件.随着危机影响的逐步扩大,应该如何看待和理解此次危机,以及如何评价金融监管在此次危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即成为时下之需.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次贷危机发生的宏观环境和具体原因,接下来简要描述了本次危机的传导机制,最后,作为文章的落脚点,本文阐释了危机所揭示的美国在金融监管理念、监管体系、监管手段等方面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建设的众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金融监管的综合化又称金融监管的单一化 ,是当代金融监管改革与发展中的新趋势。金融监管综合化进程中存在两种途径选择 :一种是完全综合化模式 ,即建立一个新的综合监管机构 ;另一种是相对综合化模式 ,即通过监管权的再分配提高监管的综合化程度。金融监管综合化存在的问题是 :尚未获得成熟的理论模式 ;对人力资源环境条件要求较高 ;成本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中国的金融监管只能选择相对综合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英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研究英国从传统自律型的分业监管制度向现代法制型的统一监管制度变迁的过程及其缘由。其基本结论是 :英国从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演变是基于诱致性经营制度变迁引起的强制性监管制度变迁 ;而意识形态因素的变化导致了自律型监管向法制型监管的演变。这对中国的启示是 :中国必须推进混业经营的改革 ,加强监管的协调 ,注重自律与法制监管的结合 ,才能建立稳健、高效的金融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1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政府将制定有效措施,实施金融监管改革计划,加强对大金融机构的监管,限制其规模和高风险交易,以此防范新的金融风险。奥巴马的讲话主要包含两个核心内容:其一,是要限制大型金融机构的投机性交易,并且限制这些金融机构的规模及其并购活动。防止  相似文献   

13.
在分业监管格局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及时跟进,有利于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防范金融风险的扩大和蔓延,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金融综合经营趋势下,我国当前的“一行三会”制分业监管体系已不适应国内金融发展的监管需求。应在借鉴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经验的前提下,实现我国金融监管的变革,宜分“三步走”:第一步,在不改变“一行三会”制监管结构的前提下,尽快确立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实现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转变;第二步,作为过渡,微调现有监管框架,在“一行三会”之上建立综合协调机构,实行综合监管与分业监管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模式,为多元化监管向一元化监管、功能性监管向目标式监管过渡做铺垫;第三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实施基于目标的综合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之后必定会有一些配套法律法规来规制危机中的不规范行为。美国百余年来的金融发展及监管经验成就了其发达的金融市场,同时也使得其金融法律越来越完备,然后危机该发生时仍旧会发生,个中缘由值得探讨。为了防止新的危机发生,金融监管制度必须紧跟金融业发展,与时俱进,不断革新,防微杜渐。金融业及金融监管法制相对落后的我国需要从这些美国金融业及金融立法发展史中吸取合理成分,革故鼎新,开拓思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业和金融监管法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混业经营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业经营管理模式在中国大体可分为建国以前的混业经营尝试、改革开放前的高度集权化经营、改革初期的粗放型混业经营以及分业经营模式等若干时期.实施金融混业经营的约束条件,包括多样化经营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权衡、金融企业素质与产权结构、金融市场秩序与金融监管模式、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监管趋势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监管机构置于中央银行之外的混业监管成为金融监管的一种国际趋势。WTO下的金融自由化不会削弱金融监管,WTO下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将由分业监管逐步向混业监管演进,着力于提高效率的内控式监管和自律式监管方式也将加强,并逐步实现从直接监管方式向间接监管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谢端 《中州学刊》2008,(2):66-68
金融全球化改变了金融市场的面貌,也对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提出了挑战,各国都在根据自己的国情探索新形势下的有效监管之路.在金融全球化之下.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呈现出趋同化的趋势.我国在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时也应该注重借鉴国际经验,美国、日本两国的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具有各自的特点,对我国金融监管理念的革新和金融监管模式的完善都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站在历时性维度对金融监管框架进行解构主义分析,可知其是一种“地方性知识”;金融监管框架概念中预设的“监管-风险”二元对立结构并非泾渭分明、稳固不变的,监管不当可能诱发新风险,故监管并非金融监管框架中的永恒中心。以国际主流监管框架为基本素材,对金融危机后各国监管改革方案进行解构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统一监管、分业监管、双峰监管、超级央行等关键词重新剖析后,可知废除分业监管、成立单独机构统一监管、超级央行及双峰监管皆非我国当前最优选择。以一行一委两会的新设计为雏形,未来我国监管框架改革重点在于:以风险和目标为导向;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强调功能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合理配置央地监管权责;细化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协调监管权能等。  相似文献   

20.
金融混业经营与金融监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金融混业经营对监管理念、指导原则和制度框架提出了全面的改革要求,而金融监管的改革和渐进性适应有助于混业经营的发展;混业经营对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取决于金融监管的效率,较高的金融监管效率对混业经营的资源配置效应有正向作用,而较低的金融监管效率对混业经营的资源配置效应则有反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