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2007,(25)
官场上有潜规则,职场上同样也有潜规则。职场潜规则有规律可循,但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言。这使得这股无形的力量左右着员工的行动,却又让人触摸不着,琢磨不透。职场新人被潜规则所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是被哪股"潜规则"所伤。因此,好好解读一下职场老人们的职场潜规则,来学习、认识这些隐蔽的、不成文的心理默契与行为规则,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据全国妇联婚姻与家庭研究所调查表明,高达90%的职场女性受到过性骚扰,其中75%来自上级,15%来自同事。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有关调查也表明,性骚扰已经成为女职工劳动保护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然而,公安部部门统计表明,职场女性遭受性骚扰的人数惊人,然而报案者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女性害怕打击报复,然而更可怕的却是少数女性对这种行为的认同,女性们的贞操观在职场中,变得越来越淡,形成了"少数女性失身不为耻"这一麻木得让人痛心的"职场潜规则"。  相似文献   

3.
李黄珍 《职业》2007,(31):17
职场潜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中华英才网副总裁陆学彬认为,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在遇到问题时不要太过于依赖所谓的职场潜规则.在寻找和摸索任何职场规则之前,一定要做到四点:敢于承担责任;吃亏是福;去留随意,既留之则安之;不断学习,终生就业能力是最重要的.如果本着这几点,那么职场人士都会有好的发展,企业也少了内耗,社会也会多一些有为的青年.  相似文献   

4.
潜规则,指的是明文规定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套不明说的规则,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就职场而言,潜规则暗示了一个企业的潜在文化和行事规则,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影响着每一个职场人士。要想愉快地生活,就要愉快地面对潜规则。  相似文献   

5.
"房奴"自2006年产生以来,带着近乎赤裸的残忍真真切切地演绎在大都市的舞台,同时也聚焦成为现今职场人士的热点话题之一.2009年的一部<蜗居>,给多少都市职场一族带来了心灵上的共鸣与震撼.而"房贷"带来的不仅是生活压力.甚至是职业生涯中可怕的梦魇.  相似文献   

6.
锐词     
《职业》2011,(28):5-5
生活中常见的成语被用来阐释职场中的一些潜规则,称为职场成语。至于你是否要以该成语作为职场行事准则,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相似文献   

7.
《职业》2007,(25)
所谓玄机就是人们常说的"职场潜规则",潜规则就像平静河面下涌动的暗流,对于不明事理的人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而熟谙此道的人,则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看看本期的好书推荐,给大家带来哪些妙招破译职场天机。  相似文献   

8.
孙曙峦 《职业》2014,(1):36-36
裸辞,指的是还没找好下家就辞职,不考虑后路,也意味着离开的决然。岁末,职场玩"裸辞"的多了起来,记者从第十二届技能人才招聘会获悉,辞工多起来的情况较往年有所提早。一些打工者开始考虑辞工,有的上班几天、十几天就不干了,什么都不要了。对职场人士来说,岁末有着特定的含义,那就是"年终奖";看在钱的份上,就算委曲求全,一般打工者也要坚持到底,拿到年终奖再辞职走人。然而,"裸辞族"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职场"潜规则"——为了辞职,他们可以抛弃一切。他们的"抛弃",让用人单位目瞪口呆,难以理解。长期以来,因为劳动力供大于求,用人单位一直  相似文献   

9.
杨丽华 《职业》2007,(31):16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场中的女性比例越来越多,男人一边天的社会舞台正逐渐演变成男女同台合演.在激烈残酷的职场竞争中,女性存活和壮大有着哪些职场潜规则呢?  相似文献   

10.
肖剑涛 《职业》2003,(9):47-48
在职场中的胜败往往由好些微妙的因素所决定,有时,你一旦破坏了这些因素,它们将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因此你的职场优势也将不复存在。小蒋和小陈都是来自商学院的毕业生,他们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一年后,差不多同时跳槽,但由于他们跳槽的方式不同,因此他们所打造的个人职场品牌也不一样。其实跳槽并不可怕,裁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按照牌理出牌。比如小蒋,他有精湛的专业技能,按说在职场的优势比小陈要大得多,但正因为他拥有技能上的优势,因此心浮气躁,没有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职场风格。特别是在跳槽时,因为他正在担任公司的一项重要项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刘艳霞  骆潇 《职业》2007,(31):34-36
每个圈子里都有着各自的明规则和潜规则,官场、运动场、娱乐场、职场无一例外,其间玄机难以一言蔽之.潜规则就像平静河面下涌动的暗流,不谙此道的人可能会阴沟里翻船,而参透其玄机者,则可能会在如鱼得水、优游自在.  相似文献   

12.
身处职场的人,经常被告诫:不可与同事相处过密,当心"办公室政治"!办公室政治真的那么可怕吗?难道跟同事之间只能交人交面不交心吗?在职场中,友谊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是将私人生活和工作完全分开,还是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友谊,到底哪一种方法更明智呢?  相似文献   

13.
在2010年,职场招聘重现活跃,但机会当前,职场人却患上了选择焦虑症.在现实求职过程中你经常遇见的问题是:两家给你.offer的公司,一个邀请你去做"鸡头"、一个进去了只能做"凤尾":费尽千辛万苦通过N多轮面试,却在入职前发现这家公司有很多让你"看不惯"的事情;在面试过程中你和面试官相谈甚欢,让你颇有惺惺相惜的感慨,可是这家公司明显还处于创业阶段,朋友们都警告你说不要被花言巧语蒙骗……找不到工作是烦恼,当工作机会突然来敲门时你又不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4.
职场锐词     
《职业》2012,(31):30-31
对于盼休假盼了大半年的职场人来说,过完长达八天的十一假期依然意犹未尽,很多人调侃道:"假期不够用啊,祖国你再过个阴历生日吧!"的确,节后的职场上反而更透出一种疲惫和焦虑,频频出现"求职疲劳""午休焦虑"等新词,就连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也难言幸福。其实,职场压力并没有那么可怕,本期盘点锐词的同时,提供相应职场问题的破解之法,让你以更轻松的心态面对工作,迎接挑战。莫氏幸福刚刚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在被央视记者董倩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干脆地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如今,"失恋+失业"的大龄女青年,被人们调侃为"双剩女",指的是情场和职场都被"剩"下的女人. 情场上的"剩女"留给公众的一贯印象是"三高",即高学历、高工资和高要求.这些白领丽人几乎成为了小资的典型代表,就算婚姻大事还没有着落,但个人条件与生活质量都非常好.然而,这些"职场得意情场失意"的女性,并不能涵盖"剩女"的全部意义.其实,人们常常发现"剩女"的另外一个群体——她们没有很高的学历,没有令人艳羡的工作,但却在我们的周围真实地存在着,这些人构成了"双剩女"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骆潇 《职业》2008,(4):14-16
佳节到来,沿袭了几千年的"礼尚往来"的传统在职场中继续盛行.虽然是职场每年的必经阶段,但兹事体大,给谁送礼、送什么礼、怎么送礼、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深奥的职场哲学.  相似文献   

17.
彭晃 《现代妇女》2010,(6):38-39
每一个“职场乌鸦”之所以让人讨厌,原因各有不同。要想摆脱“乌鸦”形象,首先必须理性分析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职场乌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身处险境而不自知。想要从“职场乌鸦”到“职场万人迷”,现在就采取行动吧!  相似文献   

18.
胡晓 《职业》2012,(19):34-35
职场人的表现形态越来越多元化,仔细观察,职场也有"族群"。新入职场的年轻人,有必要认清楚自己的特点和"族群",扬长避短,对症下药,走出一条职场上的金光大道。蘑菇族特征:蘑菇族成员为职场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往往被置于不受重视的角落,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拔。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时代的焦虑症:有压力觉得累,没压力觉得可怕.大家都被集体无意识的"成功"观念左右了.工作第一、生活第二的人,是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是处于上行阶段的社会积极分子,某种程度上也是病人.  相似文献   

20.
找工作真是件可怕的事情:我们就像是超市里的大白菜一样,放在货架上被人任意挑选。我们的主顾究竟想要什么呢?他们的心思可真难猜。新的一年开始,就让我们好好研究一下面试背后的"潜规则"吧。关于求职障碍:太年轻,年纪太大,太腼腆……所有这些都不是障碍。这里我们告诉你通常这些情况下,你的上司会怎么看,你应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