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彩霞 《职业时空》2008,4(8):81-81
科技教学口译是以专门科学技术知识为内容的教学和训练的口语翻译活动。口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交流,除了其他类型翻译的特点外,具有突出的现场性和互动性。而口译现场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决定着口译过程涉及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贯穿口译活动的始终,其中教员、学员两方和译员一方的非语言行为是经常的、丰富的、最能制约教学翻译质量的因素之一。科技口译是以科学技术为题材的跨语言现场交流,必然涉及非语言因素。所谓非语言行为是指语言以外的明确传达或隐晦暗示意义的交际行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逐渐复苏并快速发展;中俄两国无论在经济还是在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合作交流都日益频繁。这使得俄语学习越来越重要,迫切需要具有优秀俄语口译能力人才。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俄语口译人才呢?针对口译特点,基于时效性要求,我们从双语功底、身势语、语言习惯等方面入手,探索逐步提高俄语口译质量的方法。旨在帮助俄语学习者培养较完整的俄语口译体系,提高其俄语口译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芳 《现代妇女》2014,(9):340-340
电视电话会议口译是近年新兴起的口译形式。本文分析了电视电话会议口译的特点以及与常规口译在沟通模式上的差别,并论述了如何针对这些特点在会前、会中和会后三个环节上有效地提高口译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口译教学的现状,结合自身的口译教学实践,本文尝试性地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口译教学中,并发现此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还能丰富口译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有效运用口译课堂教学时间,体现口译教学"口译"化特点,提高口译教学效果与质量,从而推动口译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密切,社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出现井喷。高等院校是培养专业口译人才的主要场所之一,然而,目前很多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却不能胜任口译工作。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笔者试从口译的特点和译员必备的基本素质等着手,就目前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为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型口译人才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6.
王晶 《现代交际》2014,(8):24-25
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之下,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口译作为一种翻译形式,在实现即时性原语到译语转换的同时,也实现了语言文化的交流和传递,为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际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会议口译即席性强、信息面广,如何做好译前准备工作,为口译实践打下伏笔,就成为影响口译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口译是指以口头表达方式将信息由一种语言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交际行为,是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所依赖的交际手段,是一种集视、听、说、写、读于一体的综合性语言操作活动,有着多层次的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具有交叉式、立体式的信息传播特点。本文旨在从英汉差异入手,通过介绍口译实践中的英汉对比,以及在翻译过程中该如何处理两种语言的差异并结合各种口译案例进行分析,以揭示口译的特点,指导口译实践。  相似文献   

8.
闫乐 《现代交际》2014,(9):39-39
由于中英文数字表达的差异,数字口译一直是困扰着口译译员及口译学习者的一个棘手环节。本文探究了数字口译难的诸多原因,并归纳了四种常用奏效的数字口译方法,以期为口译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谈高校口译师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淑兰 《职业时空》2008,4(9):188-188
口译教师是口译教学方法、教材编写、教纲、教学评估等的设计者和执行者,是提高口译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众多学者和专家叹:口译师资严重不足,部分口译师资不合格,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此,笔者对上海五所高校(华东师大、上海师大、上海交大、华理、外贸学院)口译师资进行调查。这五所学校都无口译专业但有英语专业。华师、交大、华理为全国重点;上师大和外贸的地方院校。五所院校涵盖文、理工、商同时兼顾重点与普通。五所院校都处于中国对口译需求量最大供给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这些院校的口译师资现状很大程度反映了上海甚至全国普通院校(无口译专业)的师资状况,折射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0.
英语口译是一门技术活,而且是处于英语行业中技术难度巅峰之列的一项工作,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译人员,不仅仅要具有良好的外语综合能力之外,还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和实践。口译不但是语意的传播,也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本文将从口译员扮演的角色,公众演讲,注意力与记忆力,口译笔记,应对策略,文化意识和职业精神七个方面对口译进行一个大概的叙述。  相似文献   

11.
口译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译水平,培养应用型的口译人才。本文主要针对口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口译能力的构成要素,提出了提高日语口译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雨红 《现代交际》2013,(11):250-250
英语专业口译课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教学模式缺少创新性,课堂无互动性,教学设计缺少计划性,教学活动缺乏实践性。这无疑对英语口译人才的培养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英语口译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作者通过多年的口译教学经验发现,将"课前口译展示"这一环节应用于口译课堂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口译兴趣。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一种活泼的修辞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现象。口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理解隐喻的能力是口译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口译活动过程中,译员必须考虑到源语言和目的语包含的隐喻的文化内涵,准确理解并传达两种语言隐喻的独特文化。本文从隐喻和口译的特点着手,分析了口译过程中隐喻的理解问题及其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口译的微格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学生口译技能,同时应用科学的评估系统全程监控口译培训。对模式评价机制的完善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反馈能力、提高口译测评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英语本科专业英语口译教学存在着很多漏洞和弊端,这样就影响了英语口译人才的就业前景。文章针对大学本科英语口译的教学模式、发展现状以及课程目标的分析,指出六种口译教学出现的问题,提出口译教学的可行性教学策略,以期待克服口译教学中的障碍,提高英语口译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了我国国际化进程,为促进高校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高校实施开放的外事政策,广泛开展外事活动,外事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对外开放程度。外事口译在高校外事活动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详细分析我国高校外事口译特点,在实践中的基础上总结出口译策略,以期解决外事口译的常见问题,提高外事活动质量,助力高校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在会议活动这一氛围当中,人们交流的语速、内容和紧张程度往往都是日常生活当中无法比拟的。对于翻译工作者,尤其是口译员而言,在会议过程中的翻译工作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对于口译工作者在会议口译中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扎实的中英语知识和熟练的口译技能了,更重要的是在会议当中,由于有很多内容是现场发挥,为了促进会议的气氛而使用的,因此口译工作者更需要有广博的非语言知识、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等等。换句话说,口译工作者在会议中的翻译技巧的灵活使用,能够促进会议更为有效和融洽地进行,也就相对地决定了会议和翻译的质量。本文试通过分析研究分析会议口译中常用的几种翻译技巧,试对会议口译工作人员和英语口译学习者的提高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8.
口译活动是跨文化交际当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作为一个跨文化发展的新兴课题,口译活动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的注意。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商务活动中的口译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关于口译方面的研究一直以来被限定在语言层面的研究和翻译技巧的使用方面,在文化和语用方面的影响口译的因素却时常被人们所忽略。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语言学科,其领域内的语用失误是一块鲜少被人们研究的领域。在商务领域的口译活动当中,口译工作者通常会由于缺少文化层面上的知识断裂造成语用失误,因此,研究商务活动中的语用失误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分析商务英语的口译活动中出现的语用失误例子,试着提出减少商务英语口译活动中提高其水平的相关方法,总结出语用失误现象由于跨文化交际方面可能产生的原因,为他人提高口译在商务活动中的质量和水平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郝佳 《现代交际》2015,(1):58-59
本文阐述了交际策略在口译中恰当使用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分析了口译能力和策略能力的关系,归纳了交际策略的类别和其应用价值,说明了交际策略的选择对口译的影响。并依据交际策略理论,以真实口译材料为例分析了采用某些交际策略的原因,以及在口译中如何消除交际障碍、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口译任务做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化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口译作为一种沟通的桥梁,显得越来越重要。听力是口译最主要的接受信息的方式之一,也是口译环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环,根据笔者口译及听力教学经验,听力往往也是学生译员最薄弱的环节。本文以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式理论为指导,针对口译中听力的特点及学生遇到的听力障碍,提出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希望对学生译员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