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渡船──评《圣经典故辞典》金磊由谢金良等主编的《圣经典故辞典》已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一般的理解,工具书都很枯燥,只供查阅。可这本辞典却不同。《圣经》一书,出现在遥远的古代。它是由《新约》与《旧约》组成的。两书合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旧约全书》...  相似文献   

2.
一、陶诗之显首推记室之功千载以下,论陶诗者,多讥锤嵘《诗品》列渊明中驷之不公,讪其局促,笑其鄙陋;而治《诗品》者,亦责仲伟显陆机、潘岳、颜延之而晦陶潜,以为意存偏袒,指为疵病。最早对陶诗作出评价的,是南朝刘宋时期的鲍照和梁时的江淹。鲍照有《学陶彭泽体》一诗,江淹《杂体诗》中有《陶徵君潜田居》一首。江淹《杂体诗序》说:“今作三十首诗,学其文体。虽不足品藻渊流,庶亦无乖商榷云尔。”明确地表明“学其文体”有“品藻渊流”的用意包蕴在内。五言诗自东汉末年逐步成熟,从建安迄于晋宋齐梁,已形成作家如林,佳篇纷呈,优秀作家作品各具风格特征彬彬以盛的局面。一些大作家如曹植、王粲、刘桢、阮籍等人,不仅其体貌特征为人们所熟悉,而且,他们的风格乃至名篇佳制都已成了人们学习模拟的对象。这实际上是一种间接批评。被学习模拟的作家大都是标能擅美、独具风格特点而为人私心倾慕的大作家;学习模拟的内容和形式,往往是该作  相似文献   

3.
<正> 《红楼梦》是一座千门万户的艺术宫殿,见仁见智,争论颇多。近出版的白盾的《红楼梦新评》(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看法。集中收论文廿五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研究红楼梦也应实事求是》、《耽美·泛爱·悼红……》、《论红楼梦的悲剧美》等篇,着重探讨作品的创作思想与艺术风格;第二部分有《略探雪芹的“自传性”》和关于宝玉、黛玉、妙玉、宝钗、凤姐、袭人等几篇人物论,着重探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历史、美学意蕴;第三部分有《论曹雪芹的思想、艺术大突破》、《红楼梦的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当前红学研究中不少人误入歧途的现状,重评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深入地讨论了其所取得的学术成就,高度肯定了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第一次用文学、美学和哲学的观点系统地研究《红楼梦》的态度、方法和方向,并着重指出,王国维从文学、美学的视角切入,排除掉种种“红外线”式的谬误,抓住了它的根本性特征,在今天来说,依然是高屋建瓴、胜人一筹的。  相似文献   

5.
一项人才学研究的基础工程──评《中国状元辞典》吕洪年无锡县王金中先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又业余致力于人才学研究,勤勉笔耕,有多种著作。不久前,他以煌煌巨册《中国状元辞典》(新世纪出版社,1992年)见赠,并嘱我为之评正。我怀着钦敬的心情拜读之后,深感...  相似文献   

6.
我国章回小说到明代中叶以后,不分节而分回,回目也由单句发展为双句,由双句发展而成工整的对偶句。毛宗岗父子修改《三国志通俗演义》时,把原来“参差不齐,杂乱无章”的回目改成工整的对偶句,是为了“务取精工,以快阅者之目”。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党的“十大”精神,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我校中文系于一月七日举行了评《红楼梦》科学报告会,汇报了我系师生评红的部分成果。我系中文专业二年级部分学员从七三年十一月五日到十二月八日上了评红专题  相似文献   

8.
在曹雪芹生前和死后二、三十年间,《红楼梦》(前八十回)以抄本形式流行,“不胫而走”,影响极大.它揭露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种种黑暗和腐朽,引起了封建统治阶级极大的恐慌,诋之为“淫书”、“邪说”,千方百计要禁止它、烧毁它,但不能奏效.于是就企图通过篡改的方法,磨掉它反封建的锋芒,使之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可以接受的东西.正是为了适应这种政治需要,高鹗不但对前八十回作了许多重大的篡改,而且又续了后四十回,给封建大家族——贾府安排了一个“沐皇恩”、“复世职”、“兰  相似文献   

9.
苏武曾夸陶诗是“似质实绮,似瘦实腴”,王安石也称赞张籍乐府是“看似,寻常实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也就是说,陶诗和张籍乐府,表面上香来似浅切平淡,实质却丰腴而又华彩。能把精深之思、绵绣之文以平淡通俗出之,如大巧之拙,大智之愚,这非大手笔则无法臻至。文学创作如此,文学鉴赏又何尝不是如此?一篇好的鉴赏文章,不仅需要对作者创作思想乃至文学主张的准确把握,还需要对其创作构思乃至遣词命意的体察和阐释,甚至还要发掘作品中固有但作者并求意识到的文外之旨和题外之意。它不仅需要扎实的古文字和文学功底,也不仅需要史…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名著 ,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难得的小说精品。将这样一部巅峰之作译成英文 ,困难之大可想而知。然而 ,令人欣喜的是 ,我们已有了《红楼梦》的两个英文全译本 ,其翻译风格各有千秋 ,瑕瑜互见。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若干译例分析 ,从表示概念的专有名词翻译、语言质朴自然、简洁精美、准确生动等方面 ,探讨了译者的翻译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脂评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石麟 《南都学坛》2004,24(2):37-41
《红楼梦》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关于“脂评”的辩证思维问题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脂评”中涉及到的“繁”与“简”、“虚”与“实”、“避”与“犯”、“真”与“幻”、“忙”与“闲”等问题 ,都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从宏观角度看,《红楼梦》第五回的创作既是神话文本的自然延续,也是寓言文本的开始。其创作既受到《老子》感官式形上宇宙观的影响,又受到《列子.周穆王传》的启发。从第五回合具体文本来看,还受到《维摩诘经变文》中"魔女变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傻大姐评说──读《红楼梦》札记王禹傻大姐在《红楼梦》的众多人物形象中,可以说是次而又次者。她只不过是贾母房内的粗使丫头,相貌既不佳,且又傻里傻气。不要说贵族小姐她难望其项背,就是在丫环仆女当中,她也只能入于下而又下者之列。她在全书中只有两次出场,描写...  相似文献   

14.
《历代赋辞典》(迟文浚、许志刚、宋绪连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在我看来,从“辞典”的角度说,是近年来所出版的各类古代文学方面工具书中的上乘之作,从“赋学”的角度说,它既是赋学研究的一部集成之作,又在这个领域里有所开拓、延伸。这部辞典包含了鉴赏辞典的内容,精选历代各赋110篇,进行了翻译与评介,满足了读者在鉴赏层次上的需求;赋历来以难懂著称,对一般读者来说,阅读障碍很大,因为赋的辞语深奥,典故比比皆是,简直如“荆天棘地”,辞典选释了难解辞条二千九百余条,典故五百余条,在一个十分宽广的覆盖面上,解决了这些令人望而生畏的“鹿柴”,  相似文献   

15.
丁功谊<钱谦益文学思想研究>一书围绕八个问题展开:钱谦益的心学思想,晚明文坛复古思潮的复兴,钱谦益与天启、崇祯年间的社会思潮,钱谦益对明代诗学的扬弃,晚明宋诗风的兴起过程以及钱谦益的宗宋实践,钱谦益降清之悔与晚年创作心态的转变,钱谦益晚年在创作中的自我形象设计,钱谦益晚年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的结合.作者在对文献勾沉索隐的基础上提出己说,或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推出新说,既展现了钱谦益文学思想的形成与演进的轨迹,又尽可能地解答学界在钱谦益研究中存在的难点或热点.此书具有总结和创新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韩文中的儒道、师道与文道《师说》,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关于师道的著名论点,作为全文立论的总纲.接着,文章就紧紧围绕师道来写.文章虽说是在宣扬儒道,但也不尽如此.诚然,韩愈一生以复兴儒道和倡导古文为己任.他在《原道》中说:“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以是: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又在《重答张籍书》中做了更加概括的解释:“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也.”在这里,他公开宣称他要传的道就是孔孟之道,并且隐然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  相似文献   

17.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论语》全书,篇章之间并无逻辑体系,仅为“论纂”而已。但首章“学而”,义旨深远,实可统领全书,又似并非偶然的安排。孔子一生,为人为学的总精神,便可以此三句概括:好学内省,自强不息,物我一体,知命不忧。人生便是一种责任。这正是儒学入世精神的基点,也是它所以能绵历久远的根基。而人生责任的完成,必自学始。这从认识上看,因为“人非生而知之”,必待学而后知;再从人生态度上看,好学向上,奋发不懈,正是天地间生…  相似文献   

18.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是一部向神发问的占筮之书,但它问人问事,却从自然现象中为自己的思想寻找根据,所以含蕴了周人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嬗变这一历史时期丰富的自然,社会方面的资料;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编著者的哲学思想。从春秋中叶开始,就不断有人给《易经》作解释时予以引申发挥,使之切合自己的观点,孔门子弟甚至将其引入儒家伦理道德的发展轨迹。这样一部占筮工具书,便逐步演变为含有哲学意义的书。《易传》是这一发展过程中自然筛选而流传下来的解易之说。《易传》的汇编成书,完成了《周易》从占筮书向哲学书的过渡。因此,研究《易传》不仅可以了解  相似文献   

19.
是<石头记>,还是<红楼梦>,其含义是很不一样的.这不仅是<红楼梦>这一名字的文雅、迷离,不似<石头记>的质朴、显露,更因为<红楼梦>一名契合了贯穿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生如梦"的儒道哲学思考--与小说空、色、情这些主题架构相一致,从中不难看出,"梦"在语言和文化的所指和能指,远非类似把玩的"石头"所能比肩.  相似文献   

20.
《清代文学批评史》“脂砚斋评《红楼梦》”一节,在具体资料的辨析考订与理论内涵的概括评价方面,存在概括不准、抑扬失当的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商榷与改正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