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驯鹿鄂温克人的驯鹿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驯鹿鄂温克人是我国鄂温克族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生活在兴安岭的深山老林,以饲养驯鹿谋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驯鹿鄂温克人在狩猎驯鹿和使用驯鹿以及饲养驯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用共同的劳动和智慧创造出了我国独一无二而独具风格的驯鹿文化。我们拟从人类文化学与民族文化学的理论视角,对这一特殊族群的驯鹿文化形态进行客观实在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使鹿鄂温克族二元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鹿鄂温克族二元现象浅析孔繁志使鹿鄂温克族是我国鄂温克族三支族群之一。在历史上被误称为“雅库特人”,亦即鄂温克“使鹿部”。1992年人口为159人(不包括散居外地人口约20人),居住在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主要从事狩猎业和驯鹿业。直到本世纪...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鄂温克人的驯鹿和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鄂温克人的驯鹿和饲养王咏曦在美丽富饶的激流河上游的大森林里,有一座名叫敖鲁古雅的新兴小镇,这里居住着一支儿我国唯一饲养驯鹿的鄂温克人。他们主要依靠饲养驯鹿和从事狩猎为经济来源。本文将重点对东北地区鄂温克人的驯鹿及饲养谈谈粗浅看法。激流河又名贝...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地区驯鹿饲养业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兴安岭地区驯鹿饲养业概述孔繁志驯鹿是中国稀有珍贵动物,使鹿鄂温克族是驯鹿的唯一饲养者。他们饲养的驯鹿以内蒙古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为中心,活动在北纬51°15'至53°15',东经120°至135°15'的大兴安岭地区。驯鹿不仅是使鹿鄂温克...  相似文献   

5.
鄂温克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民族,是一个以狩猎为主的民族,是一个英勇剽悍的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黄任远。白杉等著的《鄂温克族文学》(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学术著作,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空白,有史以来首次向世人展示了这一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我们从中看到了辽阔草原莽莽山林赋予鄂温克人自由豪放的性格,看到了世代延续的民族传统所形成的鄂温克绚丽色彩的神话传说,看到了口耳相传的民间歌谣和故事所表现的鄂温克族别具一格的驯鹿文化。 综观全书,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6.
今年95岁高龄的玛利亚·索老人,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代表性人物。她的名字,常常与兴安岭大森林和驯鹿联系在一起。敖鲁古雅是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敖鲁古雅的鄂温克族是中国最后一个狩猎民族,也是中国惟一的使鹿部落,即饲养和使用驯鹿的民族,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博物馆视为驯鹿鄂温克人社会转变的象征,试图说明博物馆制度在中国驯鹿鄂温克人当中的出现及发展是政府帮助少数民族实现现代化或建构中国现代性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工具.通过考察博物馆制度在中国驯鹿鄂温克人定居化进程当中的出现及发展,人们可以理解国家是如何实现对森林游猎民族的治理与整合,以及少数民族在当代社会的发展问题如何演变成为可参观性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2003年8月,驯鹿鄂温克人放下手中的猎枪,实施了生态移民。从此,驯鹿饲养业成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驯鹿饲养业却陷入了困境,与以往相比较,驯鹿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其原因在于驯鹿大量的非正常死亡,而在诸多死亡原因中,盗猎者的捕猎又是最主要的;恢复和发展鄂温克族的驯鹿饲养业必须打击盗猎。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猎民始终从事游猎生产,号称"使鹿部落",他们以其独特的驯鹿文化和优良的生态习俗,践行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善待自然的民族心理告诉人们,人类和自然是统一的,绿色文明才是人类追求的真正文明.  相似文献   

10.
鄂温克族传统的冬季捕鱼建军鄂温克族自古以来就依山傍水而居。他们不仅从事狩猎、牧业和农业等,其捕鱼业也有很大的发展。本文仅对鄂温克族冬季捕鱼的方法和特点,作简要的论述。一、鄂温克人的冬季捕鱼方法1、叉鱼(斯热热仁)。鱼叉(斯热)是铁制的,有三齿或四齿,...  相似文献   

11.
叶梅 《中国民族》2013,(8):76-76
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女作家敖蓉便是生活在内蒙古风光壮美的莫力达瓦。那里有富饶辽阔的黑土地,有胜似江南的碧波湖水,还有密密的森林。鄂温克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他们将自己的民族叫做鄂温克,意  相似文献   

12.
埃文基人的亲属制度张嘉宾俄罗斯境内的埃文基人是一个以牧鹿、渔猎为生的游牧民族,与我国境内的鄂温克人实为同一民族的不同群体,“埃文基”与“鄂温克”不过是同音异译而已。我们认为,对埃文基人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的鄂温克人以及与埃文基人、鄂温克人...  相似文献   

13.
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温克族为30505人。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鄂温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农民则广泛使用汉文。鄂温克族的口头创作有神话、故事、歌谣、谜语等,还善于用桦树皮刻剪成各种工艺品。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是鄂温克人赖以生存的热土,鄂温克人的一切都与大自然紧密地交融在一起。鄂温克人在他们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特的民族艺术。在他们的艺术世界里充满了自然崇拜的审美个性。他们以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动植物作为艺术的追求与目标。自然崇拜是鄂温克人世代崇奉的萨满教当中一个十分普通、影响深远的内容之一。这种宗教观念对鄂温克族的舞蹈、绘画、雕刻、造型等艺术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一、舞蹈与自然崇拜任何一种传统艺术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审美意识和生活习俗中形成的。鄂温克族舞蹈艺术也是如此。纵观鄂…  相似文献   

15.
知识荟萃     
桦树皮文化贝加尔湖以东及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带的丘陵多白桦。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一地区的鄂温克人和桦树结下了不解之缘。桦树,系落叶乔木,树皮易剥离。白桦皮可剥如纸,且绵软、光滑、细腻。多年来,鄂温克人一直是用桦树皮制作自己的生产、生活用具。桦树皮棚子。鄂温克人放牧驯鹿——常年游牧、游猎在山野。因而也形成了适应这种生产方式的生活方式:在野外,随地砍下几根木杆,搭成圆锥状的架子,上蒙一层或几层用鹿筋或犴筋缝连成片的桦树皮,就成了一栋简易房-遮阳、挡雨、防猛兽。当转牧、转猎时便弃之而去。早些年,半农半猎区的鄂温克人住的“马架子”有相当一部分也是  相似文献   

16.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我国境内鄂温克人中极为特殊的一部分,其独特的驯鹿经济与文化自成体系,别具特色.建国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和进步,但这个群体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解析.  相似文献   

17.
解放前鄂温克族通古斯部与雅库特部经济发展之比较李自然通古斯鄂温克人与雅库特鄂温克人是鄂温克族中的两个重要支系,明末清初时期,他们都是以采集狩猎为生,在经济发展程度上几乎没有多大差别。但是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到了解放前夕,双方的差距却异常明显地拉大了...  相似文献   

18.
驯鹿鄂温克人2003年举行了隆重的"生态移民"大搬迁,引起了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驯鹿鄂温克人在迁徙与定居之间的尴尬,并对"定而不居"现象进行了历史的和国家政治制度、政策、价值观层面上的分析阐述.如何将饲养驯鹿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这不仅仅是猎民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民族学所关注的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解放后,鄂温克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全国各兄弟民族的热情帮助下,从保有父系家族公社的原始社会形态残余,一跃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虽然部分鄂温克人在几百年前已经走出森林,从事半牧半猎或以牧业为主的生产,但是,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原始社会末期的意识和心理素质。这是因为一种民族文化或民族心理素质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比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更大的持久性,所以鄂温克民族所经历的特殊的社会形态,决定了鄂温克民族的这种独特的民族心理素质和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20.
鄂温克族世居祖国东北的高寒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从事渔猎经济,使鄂温克族的大多数人形成有吸食烟的习俗,他们认为吸烟不仅可以提神、解乏,而且还具有驱蚊虫、防寒冷的作用。 一、烟的生产与加工 居住在农区的鄂温克人,从长期生产实践中学会了种植烟草的一套细密的管理方法。为了确保烟叶丰收,在每年寒气未退的早春,他们便把选好的优良烟籽撒种在室内特设的盆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