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育学 ,缘何如此2 1世纪 ,人类的教育事业掀开了新篇章。“满目疮夷”的教育学在新的时代何去何从 ,应该进行冷静的理性思考了。回眸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 ,如 :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孟子、朱熹、洛克、卢梭、赫尔巴特…… ,这些思想巨擘的教育理论和学说对现代教育学的发生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 ,由于他们之间思想和理念的迥异 ,又为后世教育学领域的无穷争论埋下了“可怕”的伏笔 ,就连作为教育学奠基人的赫尔巴特恐怕也不会想到 ,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自以为“无缝”“科学”的教育学体系 ,至今竟然沦落到“千夫所…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先生对王阳明的教育哲学思想曾作过中肯的评价 ,指出 :“王阳明对于教育方面也有他独到的主张 ,而他的主张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王阳明礼赞》,《沫若文集》第 1 0卷 ,第 49页 )王阳明作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 ,在政治学、哲学、教育学等诸多方面 ,多有建树和创新 ;而他的教育哲学思想 ,尤其值得我们扬弃与借鉴。王阳明这些与近代进步教育学说每多一致的教育主张 ,根植于他博大的哲学体系与长期的教育实践经验。大体说来 ,哲学思想中的保守方面 ,决定了他的教育本质论、目的论和内容论 ;哲学思想中的合理…  相似文献   

3.
一美国反动法学家庞德,把法称为"社会控制"的工具,称自己所属的学派为社会学派,另称自己的法学为"社会工程学."他的哲学立场是实用主义,特别是工具主义.在法学内容上,他接受了实用主义法学另一派,即实在主义老祖宗霍尔姆斯的衣钵,同时又抄袭了19世纪和20世纪初西欧资产阶级的许多反动法学理论,特别是耶林的社会功利主义和柯勒的文化理论等有蛊惑性而他认为有用的东西.庞德的方法也完全是实用主义的.他反对研究法的内容和性质,而强调研究它的目的和功  相似文献   

4.
(一) 胡适,这一个买办政客、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掮客,没有什么系统的教育理论可言。但是他所贩来的一套实验主义反动哲学思想,却与教育学的基本问题有密切关系。因此,他所传播的反动思想在教育上是有严重的危害作用的。教育学上最基本的问题是教育阶级性的问题。科学的教育学肯定了教育是上层建筑,它在阶级社会内是具有阶级性的。在以往的阶级社会中,教育总是被历代统治者作为维护阶级统治、压迫  相似文献   

5.
古今中外有许多哲学家都谈到“不可说的东西”,特别是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开列了一系列“不可说的东西”的清单 :逻辑形式、主体、世界总体、人生伦理、客观存在 ,等等。其实 ,从哲学基本问题和语言层次的观点来分析 ,这些“不可说的东西”并不神秘 ,我们的语言有相对地表达这些东西的方式 ,同时又有其局限性。理解语言的逻辑机制是解决许多哲学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过去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地主阶级,有一套反动的思想体系,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的一个主要部分.这个体系梁潄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称之为"孔家哲学"孔子的路",最后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称为"周孔教化".他说:中国文化"以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作中心"(中国文化要义,页五三).他所谓中国文化其实就是中  相似文献   

7.
从19世纪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的具体历史语境当中,探究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中的个性论,以期发掘在中日两国近代教育学建立伊始"个性"这一术语复杂构成因素和其确立的过程。在近代中国,"个性"经由翻译而来,透过对"个性"在中日两国作为教育学术语确立的探讨,通过对他者文化的理解,以加深对中国近代教育本身的整体观的建构以及自我认识。  相似文献   

8.
教育思潮不断更迭,教育工作者却从未停止过对教育本质的探寻。在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教育大家更是如此,赫尔巴特在此之列。尽管人们对赫尔巴特及其所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批评不绝于耳,但是,在此之后的任何教育学派都不可能全盘否认赫尔巴特教育学的价值和贡献,相反他们在诸多方面都是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即便是在当今急遽发展的时代,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仍蕴含着无尽的宝藏。  相似文献   

9.
讲授哲学都要提到二元论.但是,将二元论作为专题来深入研究的却并不多,在理解上存在一些混乱;对二元论的评价也颇失公允.本文力图从欧洲哲学史上几种典型的二元论出发,对二元论哲学的理解和评价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一、二元论哲学是在一定意义上割裂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哲学学说关于二元论哲学,我国哲学界一般都根据苏联的罗森塔尔和尤金编著的《简明哲学辞典》,将其定义为:“认为世界有两个不分先后,互不相关,平行存在和发展的本原的学说”,并把笛卡儿认作这种哲学的典型代表.我认为,这种理解是大可质疑的.笛卡儿哲学,是一个以上帝、心灵和物质实体为对象的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三个实体.从构成体系的逻辑顺序看,他在普遍怀疑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并以此作为他所  相似文献   

10.
亨利·德曼的“新社会主义哲学”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基础上,并与资产阶级哲学实行联姻,德曼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搞》中的“新发现”表明的不过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曲解,这一哲学不仅在理论上没有给社会主义运动贡献新东西,而且在实践上蜕变成了与法西斯合流的反动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杜威是美国垄断资本家的辩护士,他以反动哲学、社会学、教育学来为美国垄断资本家的利益作无耻的辩护,企图捍卫垂死的资本主义制度。杜成“理想学校”的谬论,也同样是为美国垄断资本家底利益服务的。“学校即社会”及儿童中心主义的“做中学”是杜威“理想学校”谬论的基本论点。这种反科学的反动理论,在旧中国的教育领域内三十年来一直占据着统治的地位,它对中国教育发生了严重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彰显文化自信和文化主体性。文化根脉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支撑,在教育强国与文化强国双重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构建须充分建基于自身的文化根脉,创造中国教育学的崭新文化气象与格局。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文化根脉,体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历史经验、中国现实关照及外来学科借鉴;中国教育学学术体系构建的文化根脉,应突出中国教育哲学萃取、中国思维科学遵循、中国学术实践循证及他者创新系统吸纳;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文化根脉,关键在于中国核心价值引领、中华文化符号渗透、中国实践规律呈现及先进话语体系共享。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的文化根脉的系统证成,将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及中国教育学中国性、现代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提供深厚而坚实的合理性证明和正当性论辩。  相似文献   

13.
王张江姚“四人帮”为了实现其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长期以来,利用他们控制的舆论阵地,散布了大量的修正主义谬论,任意践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全面背叛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他们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许多正确的东西被说成错误的,许多错误的东西被说成正确的,确实把理论和人们的思想搞乱了。最近,本刊编辑部遵照华主席关于必须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对“四人帮”进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西田哲学,这里所提出的是西田几多郎的最后的观点。那是一种实在论(“历史的实在论”)。西田先生有时回顾德国实在论的传统,颂扬赫尔巴特(Herbart)和洛兹(Lo-tze)。赫尔巴特认为,承认在我们经验所产生的世界概念中包含许多矛盾和混乱,并把它重新理解为没有矛盾的存在论,这就是哲学。  相似文献   

15.
在墨子研究上,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倾向是,由于墨子出身于劳动人民,人们对他寄于很深的同情,以至夸大他思想中的进步方面,甚至为他的一些错误的东西辯护。另一种倾向是夸大他的思想的局限性,看不见他的进步性,甚至把墨子学说当成反动的东西而加以排斥。反革命复辟派“四人邦”,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对墨子肆意歪曲,时而说“墨家是法家的同盟军,”时而又说“墨家是儒家的同盟军,”“甚至比儒  相似文献   

16.
德治,是儒家的基本政治主张。所谓德治,就是反对严刑峻法,要求统治者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从思想上实行对人民的统治,用软化方式和怀柔政策来治理国家。西汉儒家大师董仲舒,力主德治,为了从理论上证明德治的合理性,他创立了“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哲学体系。因此,要认识董仲舒哲学的历史作用,笼统地说他完全反动是不科学的,必须对他的德治主张进行考察,了解他的哲学是怎样服务于他的德治主张的。  相似文献   

17.
中央两报一刊今年元旦社论指出:“批林批孔还要抓紧。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学习和批判上来。”批判各种反动坏书是普及、深入、持久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增广贤文》是一本宣扬孔孟之道的反动读物。我们必须深入批判。 《增广贤文》原名叫做《昔时贤文》,又名《今古贤文》。“贤文”的“贤”,指的是所谓圣贤,即指孔孟之徒。“贤文”,意思就是贩卖孔孟之道一类的东西。 《增广贤文》,据说是在明朝时编出来的,作者是一个反动儒生,姓名不详。他把孔孟说过的话,编成顺口溜,又把剥削阶级中流传的反动谚语和格言收集在一起,搞成一对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是马克思以前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但是黑格尔的思想遗产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清理和评价.他被看做是普鲁士官方思想家,他的学说,只有革命导师已明确地称为“合理内核”的辩证法能够得到人们的首肯,而且多限于自然哲学的范围.对他的历史哲学及其他,则几乎给否定完了.说他“反对那有人民群众参加的法国革命”,“顽强地维护反动类  相似文献   

19.
一、教育学,缘何如此 21世纪,人类的教育事业掀开了新篇章。“满目疮痍”的教育学在新的时代何去何从,应该进行冷静的理性思考了。回眸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孟子、朱熹、洛克、卢俊、赫尔巴特,这些思想巨大的教育理论和学说对现代教育学的发生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20.
东北师范大学张澍军教授的新著《德育哲学引论》已由人民出版社 2 0 0 2年 5月出版 ,该书是填补教育学科建设空白的创新之作。其一 ,“德育哲学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建构“德育哲学”这样一个教育学的分支新兴学科 ,张澍军教授需要从头做起 ,要有深厚的哲学功底和对德育的耳熟能详 ,要有很好的理论探索精神。应当说 ,对德育进行哲学思考 ,在古今中外的相关论著中并不鲜见 ,但是将“德育哲学”作为相对独立的交叉学科建设和对德育哲学开展集中研究 ,这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正如著名教育学家王逢贤教授所评价的 :“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