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农村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逐渐得到重视。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观念等因素制约,农村失独家庭存在着制度体系缺乏、经济压力大、生活照料困难、精神慰藉缺失等问题。通过对农村地区失独老人养老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社会保障制度、传统思想观念及社会认同感等方面寻找养老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专项立法、引入社会工作、强化社会支持、重视民间组织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我国失独老人正在逐步增加。失独群体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目前对失独老人的精神关怀,主要是由民间互助团体来承担,这些团体有着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有的地方经济扶助不到位。国家应该在制度保障方面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管理主体,制定动态化的养老扶助标准,采取分级负担的方法制定差异性的补贴方案,依靠社区建立失独者养老院以解决失独老人面临的经济、精神的问题,让失独老人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中国人口的增长。但随着时间推移,首批执行计划生育的夫妇已经步入老年,而在他们中间,有一些夫妇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子女,那么这些人的老年生活应该如何保障成为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从失独家庭的互助模式、社区帮扶、社会公益组织等方面分析失独家庭的保障问题,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5.
我国当前失独老人面临着生活、社会保障、心理抚慰等问题,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有助于失独老人"自助"能力的提升,基于社会失范理论、社会排斥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和社会隔离理论的分析,从失独老人的社会心理特征、家庭结构和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三个方面,分析了失独老人拒绝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原因,并提出社会工作介入的对策:加强对失独老人的悲伤辅导、建立失独老人互助小组、加强对失独老人个人支持网络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构建尊重失独老人的社会文化氛围,帮助失独老人认可和接受社会工作服务,重获生活希望。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管理领域的改革和变迁,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的家庭数量有所增长,成为各界关注的失独群体。当失独家庭成员逐渐步入老年,失独老人问题随之而来。调查发现,失独老人在经济、生理健康以及心理创伤恢复方面有多元化的需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针对失独老人的服务中发展出了1+3的服务运作模式实践。结合失独老人需求调查和服务供给现状,针对现有的服务及不足,认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需要提升自我服务能力,从赋权的视角搭建失独老人综合性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运用社会排斥理论对武汉、合肥和淮南三市的失独老人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失独老人受到政策排斥、社会排斥和文化排斥等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自我隔离和被隔离的状况。为此,政府应制订全国统一的相关政策促进失独老人群体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向专业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同时积极倡导尊重失独老人的社会氛围,从而降低失独老人的社会隔离程度,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参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8.
失独老人的生活困境与社会福利政策的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控制人口、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该政策增大了一些家庭的生活风险,因独生子女死亡而产生的失独老人数量正在不断增加。本研究对失独老人群体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大多数失独老人存在经济状况恶化、精神普遍抑郁、健康状况下降、人际交往敏感封闭等困境,在生活救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以及精神慰藉等方面存在着强烈的需求。目前,国家的扶助政策较为滞后,存在扶助标准低、覆盖面窄、扶助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为了满足失独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必须从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来设计和完善社会福利政策。  相似文献   

9.
毒瘤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关于失独家庭在媒体和学术文章中的讨论越来越多,失独群体不断增长的数量和面临的复杂困境使其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梳理与总结,试图回顾对失独家庭的研究历程与现状,在研究动向和实务工作方面给出建议,以更好地为失独群体服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失独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及其处境的日益艰难,失独老人面临的种种问题逐渐被社会重视,这个被忽视的群体随着养老问题的热切讨论,也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政府在近年也出台诸多相关政策法规,如单独二胎政策,力图缓解失独老人群体面临的问题。文章叙述了失独老人的现状,主要阐述放开二胎政策对失独老人现状的影响,从社工介入和社会政策等角度提出建议,以期失独老人能在晚年“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12.
农村失独老人由于文化程度低,晚年没有稳定的收入和保障,处于生活、社会关系、社会融入等全方位的身心困境中。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分析农村失独老人的现状和需求,研究影响农村失独老人社会救助困境的主要因素,分析失独家庭社会救助供给各主体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构建以政府为中心的“六社联动”的失独老人多元社会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13.
失独老人自组织已经成为失独老人互相倾诉、互相支持和抱团取暖的心灵共同体,但也导致失独老人进入家庭和失独老人自组织的双重内卷化状态,阻碍了失独老人的社区和社会融入。通过对四个失独老人自组织的质性研究,发现在失独老人自组织的发展中,应通过政府主导、各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失独老人自组织自我完善等路径,强化失独老人自组织的心灵共同体功能,避免其双重内卷化等负作用,促进失独老人顺利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14.
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对于促进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临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实地调研,结合案例分析,指出目前临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中存在资金需求大、渠道单一、获得贷款能力差距较大、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并从合作社本身、金融机构及政府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太行奶娘     
刘有根 《中华魂》2014,(5):51-53
8年抗战,八路军在左权县(原名辽县),先后驻扎战斗2825天。如果按年算,从1937年11月15日,刘伯承率129师进驻西河头,到1945年8月15日,邓小平率八路军总部离开麻田,前前后后整整8年。如果按天数,一年365天,就是7年零9个月,7年共2555天,加9个月,2825天的数字应该一点也没虚假。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129师、太行区党委等大大小小150个单位在左权村村寨寨驻扎,这对当时仅有7万人的小小左权县是多么大的影响啊!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个体重大需要和欲望的满足,在本质上是一种判断标准。每个人所接受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种类和多少不同,其幸福标准也不尽相同。个体正是依据自身的幸福标准来衡量自身幸福的程度。幸福感是个体感知到自己的重大需要和欲望满足后的一种心理体验,除了受到自身幸福标准的影响外,还受到个体的遗传因素、人格特质以及思维方面差异的影响。干预幸福、提升个体幸福感是幸福社会建设的主题。干预幸福应从需要与欲望的调节与满足入手。需要与欲望的调节,除了采用幸福观教育的形式外,更应通过缩小个体间差距、保证公平公正以影响个体幸福参照标准的形式来实现;需要与欲望的满足方面,除了提升影响幸福的一般性客观要素水平外,应通过深入细致的专业化社会工作来协调个体的主客观世界,提升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失独者数量的日益扩大,失独家庭养老问题日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深入了解失独老人的生活现状和养老风险状况,我们对河北省保定市的失独老人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通过调研,了解到失独老人的基本情况、养老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失独老人群体的特点。结合调研结果,我们从风险的损失性视角,分析总结了失独老人面临的制度风险、经济风险和自身风险等养老风险。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从主体角度出发,提出了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四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失独老人养老风险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8.
小雪花     
  相似文献   

19.
开心屋     
  相似文献   

20.
信息集萃     
1月19日,左权县开展“大手拉小手老干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十名老干部与结对学生、家长面对面座谈。老干部们了解帮扶学生及家长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并为孩子们送上了文具、衣物、压岁钱。家长与老干部促膝交谈,请教育子良方,着眼当前,规划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