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理是当下高校管理的常态工作,若处理不当将损害高校的整体形象,成为影响高校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危机传播理论为视角,探析高校网络舆情演化机制及危机管理机制。高校网络舆情是一个危机信息驱动的过程,主要分为危机爆发前、危机爆发中和危机爆发后三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危机信息的传播特征,我们可建立并逐渐完善高校危机声誉的管理机制,以在需要时可随时启动危机应对响应机制,建立良好的危机形象修复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高校加强网络舆情控制的意义,通过个案研究、全过程研究,总结出高校处理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多部门联动机制,科学控制高校网络舆情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校园网络表现出信息传播的直接与快速,表现形式多样化复杂化,舆情内容的从众化等特点,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MMC(Monitor Management Control,监测管理控制)预警机制的构建,可以及时发现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并掌握其发展变化过程从而做到准确预警,积极进行疏导,化解舆情危机,消除不良影响,使得高校校园网络成为一个安全、稳定、和谐,内容丰富、信息健康的“绿色校园网络”.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使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易发性与高发性特质。高校如不能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监测、分析以及科学应对,将使高校网络舆情汹涌发展,进而形成舆论。以耗散结构理论与高校网络舆情内在关联性解读为切入点,依托此内在关联性的分析探讨高校网络舆情耗散结构演进路径,并据此提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构建策略,即资源性保障机制构建、动因性应对机制构建以及进路性导引机制构建,以期为政治经济新常态下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提供有益的参考范式。  相似文献   

5.
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网络舆情研究的主阵地,具有主体多样、形成快速、交流活跃的特点。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的研究,提出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7.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是维护校园稳定,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理,控制不良网络舆情,维护校园稳定,是高校管理者重要而又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依据互联网的特点,探讨如何建立网络舆情的监控机制以及如何疏导舆情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网络媒介是舆情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高校校园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学生使用互联网也更加便捷。网络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大学生网络舆情具有不同于与其他群体网络舆情的特点,给高校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管控机制,对于推进高校管理,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是维护校园稳定,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理,控制不良网络舆情,维护校园稳定,是高校管理者重要而又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依据互联网的特点,探讨如何建立网络舆情的监控机制以及如何疏导舆情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如何应对微博时代的网络舆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正从一个微平台迅速变成大众传媒平台。由于微博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基于微博传播的网络舆情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公众从信息获得转向互动参与,网络舆情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渐深入。大学生是微博的主体,微博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平等交流和彰显个性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成为不良情绪和非理性表达的放大器。因此,高校要积极应对,做好微博时代的稳定工作:要理性面对,建立高校官方微博;认真维护,用好高校官方微博;积极引导,培养高校"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和发展给大学生的学习和业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要清楚地看到,面对网络的迅猛发展,高校的网络舆情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只有认真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了解学生的舆情方向,才能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网络舆情观,维护校园的稳定,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自我伦理是人们对道德和伦理精神的切身感悟,是人在生活情境中的权衡和抉择,是开放的自我观下的自我约束。其构建的逻辑起点基于人有自我救赎的主观需要,人有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人有主体实现的内在要求。构建目标则指向于自我实现的满足,真实人性的再现及精神境界的升华。因此网络舆情的引导应从明确网络伦理的责任主体,继承现实社会伦理的精髓,建立"慎独"的道德自律,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培植个体社会支持系统,强化网络主体的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充满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痕迹,对于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和更新,人们也呈现出普遍接受和接纳的态度。但是,伴随着新媒体生活方式的出现,其自由性和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舆情发生、整合、传播、发酵产生重要影响。高校网络舆情是网络舆情的分支,也具有网络舆情传播迅速、随意性、匿名性等特性。高校师生作为新媒体使用者的重要群体,其言行对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产生、发展影响巨大。如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激烈讨论甚至是危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詹永珍 《国际公关》2023,(18):173-175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高校学生通过各种媒体途径获取、传播信息愈发便捷,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能力和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尝试从高校网络舆情主要类型入手,对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进行细致阐述,并围绕当前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开展现状,提出构建完善舆情引导机制、积极搭建宣传引导平台、建立专门舆情引导队伍、重视学生思政网络教育等措施,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管理与处理,也希望阐述内容可以为其他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提供路径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从云南高校发生的三桩杀人案件来看,当前学校网络舆情存在信息公布迟滞,滋生各种网络谣言;沟通不畅,普遍缺乏媒体的联动引导;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必须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和调控机制,分析和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及时公布信息,培养"意见领袖",加强多种媒体联动,把握网络舆论导向,改进和完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6.
[摘要]针对网络媒体环境下风险社会的危机常态化的网络舆情现状,本文提出建立网络舆情引导的新机制,即建立系统的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科学的网络民意互动表达的传播机制和有效的网络信息监管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引导网络舆情及应对网络公共危机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资源日益增多。网络舆情管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现状,提出构建高校网络舆情正向引导机制,探索高校网络舆情正向引导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加速了网络舆情的发展和变化,对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共青团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积极作用,打造优质新媒体平台,开展日常网络舆情引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提升青年学生政治和媒介素养。尤其在高校突发事件中,共青团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积极引导网络舆情,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和演变的重要因素。它往往成为直接引发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间接推动高校群体性事件恶性化发展的“催化剂”和阻碍高校群体性事件得到有效解决的“绊脚石”。为了应对这些影响,应当构建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建立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网上、网下联动应急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依托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种智能数据终端持有人的数据处理和发布方式呈现多样化。目前,面对海量数据的抓取和处理难度的不断提高,高校舆情监测需要不断加强监测手段和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将这些重要数据归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