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峰 《理论界》2000,(5):44-45
或有会计事项 ,是指将来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或利得 ,但目前尚未变成事实的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按照其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划分 ,凡可能引发企业负债增加的或有事项 ,称为或有负债 ;凡可能使企业获得资产的或有事项 ,称为或有资产 ,或有会计事项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事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融资渠道的增多、财务关系的发展 ,其内容范围不断扩展 ,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以及经营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一、建立与完善或有事项会计政策的现实思考(一 )制定或有事项会计政策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任何一种或有…  相似文献   

2.
承诺是用以确定和调整交易主体间相互责任的一种社会行为,交易双方一旦承诺它就具有社会行为规范的约束力。具体说来承诺由约定和责任两要素组成:一方面交易主体在利益置换中通常表现为一种约定行为,或称形成契约的行为。约定行为的结果是双方的合意形成,称“合约”、“协议”、“契约”;另一方面交易主体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完全平等自由的利益主体,在交易活动中扮演着一身二任、一体二责的角色。因此遵守承诺就是遵守自己的约定和担当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谨慎性原则是否适合于我国会计核算,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在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过程中,也有不同意见.本文就谨慎性原则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一、谨慎性原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审慎性原则或保守主义原则,是指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或夸大权益的做法.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提高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到或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按照这一原则的要求,企业在处理会计事项时,必须充分估计风险和损失,不高估资产或收益.对于预计会发生的损失或重要的或有负债等事项,都应计算入帐;对于可能发生的收益则不预计.具体来说,是指在确定费用或收益时,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应记入当期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收益则不记入当期收入.在资产的估价或净收益的确定方面,如果有多种处理方法,则采用比较保守的方法,即对资产的估价宁低勿高,对收益的估计宁少勿多.  相似文献   

4.
当前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众多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从而产生了或有事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或有事项已经在企业中普遍存在 ,成为除生产经营外对企业影响最大的事项 ,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因此 ,正确理解或有事项并加强对其的控制对企业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或有事项的特征、确认、计量 ,对企业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关联企业制度在各国企业法中均占据重要地位,并且其主要组成部分往往体现在公司法中。但我国《公司法》对该制度只是于近阶段在相关法规中做了零星规定。笔者认为关联企业制度急需写入公司法。首先,应尽早明确、统一关联企业的定义。《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是以“关联方”定义的:即在企业财务或经营决策中,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的一方;或受同一方控制的两方或多方之间为关联方。第6条规定:仅仅由于与企业法大量交易而存在经济依存型的单个购买者、供应商或代理商不视为关联方。该准…  相似文献   

6.
交易成本的资本化——人际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易成本到哪里去了?一些“无形资本”是如何形成的?本文将经济学界尚未解决的这两个难题联系在一起,提出了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对应的第三种形式的资本,即人际资本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存在于人际之间,表现为人际关系,对未来生产或交换有所助益的价值存量。人际资本是资本化了的交易成本,或者说,交易成本资本化,便形成了人际资本。人际资本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交易的达成和实现,节约交易成本。文中讨论了人际资本的内涵和性质,利用图形分析了交易成本随交易次数递减以及人际资本积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含义、特征和类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说法,是强调了事件本身具有的社会特点。近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并且,其对抗程度也有不断激烈的趋向,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并不是随意发生的,它深深植根于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之中,反映出部分民众受具体社会事项刺激,通常采取比较极端或不正常的方式,对具体的国家管理者表示不满或提出意见。因此,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民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在利益方面显现了“非一致”与“非和谐”的结果,是舆情状况的非正常表露或极端的外化形式。要预防和正确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就要在理论上认清它的基本含义、特征以及不同类型,帮助我们在现实中对有关事件加以正确识别。  相似文献   

8.
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作者给出了制度的定义并指出经济史及经济发展的中心议题是解释能够创造一种可以引发持续的生产率提高的经济环境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的演进。经由简明论述一种经济发展的阶段理论,作者强调从原始交易形式向高级交易形式的演进并非必然发生。经由比较多种未能成功演化的原始交易体系与最终导致了西方世界兴起的近古欧洲的长程贸易,作者指出这些稳定与变迁的形成对比的故事触及到解释人类经济状况的改变这一难题的核心。最后,作者强调经济表现与经济变革关键取决于基本制度框架以及缘于一种制度框架的报酬递增特质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9.
按照康芒斯的说法,交易活动是因稀缺性的存在而存在的,如果一种物品并不稀缺也就无须交易(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P299)。从这个角度看,交易活动是解决稀少性问题的,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交易是一个双方都认为“不吃亏”或“赚了”的交易。用稀少的概念来解释,就是双方都认为他用稀少程度较低的物品换取了一个稀少程度较高的物品,因此交易活动可被理解为是利用稀少性而获利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10.
在哲学教材中,至今仍无统一的质变定义。常见的定义有明显的缺陷,因而有必要对它继续进行研究,下面谈几点意见。 一、“质变即事物质的变化”异议 这是不是质变定义,暂且不论。先让我们看看我国有权威性或有代表性的教科书上是怎样说的。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下称艾本)认为:“质变是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突变或飞跃。”肖前、李秀林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下称“肖本”)认为:“质变即事物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  相似文献   

11.
优先逻辑视野中的“私了”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了”是指发生纠纷的双方为了息解纷争,不经过法定机构和正式的法律程序,就有关争议事项私下协商自我解决的一种方式。目前在我国,存在很多案件优先选择“私了”解决。优先逻辑下“私了”现象的形成与主体特定的行为目的有关,有些则是主体对事物间的性态作一般分析后得出的结果。从优先逻辑系统的构造对“私了”现象进行优先逻辑分析为:一阶的好、一阶的坏、差等的好、差等的坏、一阶优先、差等优先。  相似文献   

12.
对立统一与相互作用辩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立统一”与“相互作用”两范畴(或规律)表征的都是相互联系,但在各自合理的意义上,表征的却是有确定区别的两类不同类型的联系。就发生联系的对象的性质,对立统一发生在系统内一维属性内的相反两极之间,相互作用则发生在系统内外的不同实质之间。由此又派生出:就发生联系的对象的数量,发生对立统一的一定是而巨也只可能是两个,又可能比两个更多(“一分为二”),发生相互作用的则完全可限于是两个(“一分为多”);就联系的内容,对立统一是同一维属性内相反两极之间互相规定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相反相成”),相互作用则是诸实质间以某种方式交换物质、转移能量和传递信息,通常或主要表现为“相辅相成”。当然,这两者之间也存在深刻内在联系c当我们全面深入揭示系统的存在和演化时,需要两种理路的互相补充,并会形成两种理路之间的互相缠绕。  相似文献   

13.
小企业问题:定义、借鉴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定义小企业:不是无足轻重的问题如何定义小企业(smallbusiness),一方面关系到对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经济结构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关系到政府小企业政策对象的确定。定义过宽,有限的政策资源和要素资源过于分散,起不到扶持“真正”小企业的目的;定义过窄,则又会使应该得到扶持的小企业被排除在政府作用以外。有人甚至直截了当地说,定义小企业是为了将非小企业从政府特殊政策的名单上排除掉,不让它们来分一杯羹。1“小企业”2一词的关节点首先是“小”。“小”是规模(size)概念,企业的规模可以通过企业的生产要素和经营结果的状况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4.
沈友军 《学术探索》2002,1(1):32-35
布坎南把理想中的政治看成是复杂的“交换”或“交易”;把非理想的政治看成是一种“掠夺” ,这样的政治是一种“掠夺性的政治”(predatorypolitics)。本文赞同布坎南的这一思想 ,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 ,把政治分为“掠夺性政治”和“交易性政治”两类。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政治人的谋利方式 ,判别标准是 :是否存在竞争性的投票选举。这一分类的意义在于 :它否定了利他主义政治行为的存在 ;揭示了现实中政治的十分深刻的区别 ,特别是体现在政治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中的区别 ;体现了两类政治的文明程度的高低 :交易性政治的文明程度比掠夺性政治的高。  相似文献   

15.
在深化改革、新旧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年年开展财务、物价、税收大检查,违纪违法行为仍然屡禁不止,而且手段一年比一年“巧妙”,数额一年比一年增多,性质一年比一年恶劣,严重地危害企业的生存,制约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因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虚假的会计信息.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会计信息,一般是指通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等反映出来的各种数据和文字资料.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不真实,有虚假的成份.在原始凭证、记帐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会计信息载体上反映出来,既有用文字表述的失真,也有用数字表示的虚假,其突出特点就是“假帐真算”和“真帐假算”.所谓“假帐真算”,是指伪造不存在的经济业务或篡改经济业务的内容和金额,形成虚构或不实的会计事项进行核算,煞有介事的通过稽核、制证、记帐、编表等一系列工作程序,达到某种目的的会计行为.所谓“真帐假算”,是指已经发生的既合法又真实的经济事项,或按会计原则和制度必须处理的经济业务,不按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而肆意歪曲和改变经济业务的性质,滥用科目,肢解数字、违反核算程序和方法、隐匿真相,以达到某种目的的会计行为.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审视应然性——一种宪法逻辑学的视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宪法逻辑学的方法 ,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角度探讨了“应然性”的内涵 ,指出在价值论意义上的“应该”的逻辑形式表现为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个价值区域。作为确定性的“应该”表现为以认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不得不”和“不应该”。“不得不”作为一种能力判断是被传统的法哲学所遗忘的范畴 ,它可以避免“假设”理论给应然性所造成的过度不确定性 ,因此 ,应当将“不得不”作为考察具有最低限度确定性的“应该”的逻辑准则。“不应该”是超越各种文化内涵之上的普遍主义准则。作者基于对应然性的逻辑分析 ,指出应然的宪法和宪法的应然性属于两个不同的价值范畴 ,并由此区分了“前宪法现象”与“宪法现象”在构建宪法价值体系中的不同功能 ,强调现代宪法的价值核心是一种“法治法”。  相似文献   

17.
马敏 《理论界》2006,(8):256-257
会计准则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本前提,损益确认应符合配比原则,但由于稳健性原则的干扰,导致相同的交易和事项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不但有违可比性原则,而且导致会计数字游戏盛行。准则的基本原则体系本身应体现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基本原则之间不能有冲突,如果有冲突,则无法适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是要以会计的基本原则推翻会计的具体规定,这些具体规定可能会导致企业为了迎合或规避具体规定而做出业务和组织安排。  相似文献   

18.
赣语上高话助词“来”,既可位于句末做事态助词(记为“来1”),表示过去曾经发生过、完成了某事,且有成句作用,是过去已然态标记;也可位于谓词性成分后做动态助词(记为“来2”),表示曾经完成过某种动作、发生过某种变化或存在过某种情况,属于某种经验或阅历,是经历体标记.“来2”产生途径有二:一是“来1”受“V+助词+O”格式类推前移至谓词性成分后,从而形成了“来2”,二是由表完成义动态助词“来”在“过去”语境中逐步语法化为“来2”.  相似文献   

19.
一、偶然性定义的矛盾现在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关于偶然性的定义,大致有以下两种:一种认为,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并非必定如此的不确定的东西或趋势;①另一种认为,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联系、情况或趋势。②这些定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偶然性看成是一种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样不仅贬低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在理论上是自相矛盾的。首先,这些教科书在定义偶然性时,把偶然性看成是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东西,而在论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时,又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密不可分,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中,并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纯粹的必然性或纯粹的偶然性都是不存在的。这就造成了理论上的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20.
“市场”的本义是交易场所,后引申为该场所的交易,进而也泛指存在的交易状态。“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等而言的,它是指社会经济的一种运作形态,而不是指具体的经济行为。“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自由经济、商品经济、交易经济,是一种主要依靠自由市场而进行产品、服务交易或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作为经济形态,市场经济之所以为“市场经济”,并不取决于具体产品或服务在“交易”上是否公平与公正,也不取决于人们“挣钱”在动机上究竟是目的还是手段。西方市场经济之所以发展、发达起来并达到全球化、资本化的成熟状态,这既取决于数百年来西方连续不断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也取决于西方自由精神、契约精神、法治精神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化之社会机制,且一定程度上受泽于西方崇高的基督精神之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