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是为闺阁女子作传,在众女儿中,妙玉和黛玉构成合而为一的孤女形象,一虚一实,相互映衬.尽管两人是一个入了佛门,一个仍处红尘,却终究逃不出同样的命运,"到头一梦,万境归空".本文从二玉的名字、身世宿命、形貌才情、内心情感分析两人的共通契合,并且从妙玉带发修行--尘缘未断、佛性不足这一矛盾处深入探究,探得二玉关系的微妙.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的妙玉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着墨不多,却贯穿小说始终;身在佛门,却与宝玉有一些感情纠葛。用古代小说叙事学的理论分析妙玉与宝玉、黛玉的关系以及宝玉、黛玉对妙玉的态度和定位,更能全面揭示封建礼教和道德标准的禁锢对妙玉的思想、感情、处世态度等各方面造成的影响,以及对其最终命运造成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妙玉其人质疑周廉明《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十二位女子,有十一位,不是贾府的人,就是贾府的亲,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枯紧密联系在一起。唯独妙玉是例外,与贾府非亲非故。妙玉究竟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把她作为全书重点人物加以着力刻画,同时又把...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妙玉的情感精神世界及其复杂性人格,对《红楼梦》这一着墨不多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黛玉葬花     
王世全 《山西老年》2013,(10):35-35
车四进一 象3退1车四平九 象1退3  相似文献   

6.
黛玉葬花     
大海 《山西老年》2010,(9):34-34
清乾隆年间,卫哲治出任海州知州。有一次,一对少年兄弟,拽着一家客栈的老板夫妇进了公堂,向卫哲治诉说道:我们兄弟俩从姑母家借来二百两银子,回家途中住在这个客栈。不料我弟弟突发重病,我  相似文献   

7.
妙玉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的出家人。从茶艺显精神、诗才呈禅理、弈棋接众生、修花惜生命中,妙玉真心修行的特点得以显现。然而,因生病而出家,为权势不容而离乡,被贼人劫持而陷污的三重悲剧,又描出了方外的惨痛。  相似文献   

8.
9.
在俗世和本性的争斗中,陈晓旭选择了自己的本性选择出家的陈晓旭最终没有躲开病魔的缠绕,5月13日晚因乳腺癌在深圳去世。当时陪伴在她身边的有她的丈夫、父母和妹妹。而其他亲友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获知这个噩耗。几天后,向媒体证实这条消息的是远在鞍山的陈晓旭的小姨——王元凤。16日晚8时,55岁的王元凤收到一则短信:妈,我大表姐13日晚就去了,你先替表姐保密吧。发来短信的是王元凤的女儿、陈晓旭的表妹陈晓璐。  相似文献   

10.
论黛玉之俗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与丰富性,这就决定了人们性格的复杂性与丰富性。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的人,其性格必然具有某种多样性和矛盾性,而不可能那么简单和单一。现实主义的伟大巨著《红楼梦》,它在如实描写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方面是很成功的。在《红楼梦》中,黛玉是个著名的“清高自许”、“孤标傲世”的角色,然而,她却曾被妙玉抢白为  相似文献   

11.
黛玉之美——《红楼梦》中黛玉形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人物,她不仅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而且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待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是读者心目中的一位圣洁、美丽的女神。黛玉的美到了及致,而更让人怜爱、同情的是她作为叛逆者的悲剧性格,使她成为我国古典小说里不朽的悲剧人物形象,这才是她强大而长久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北方人》2008,(Z1)
有些人的爱,盛大,饱满,纯粹,因为从未遇到过真正的对手,所以注定悲哀,注定孤独。有段时间,我是不喜欢黛玉的。和他在一起时,我如黛玉般小气,斤斤计较,翻他的短信,电话记录。亦要他时时陪着我,每天一下班就必须回来和我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一起散步。偶尔,他和朋友打个电话,我会非常失落和焦急地在旁边等他,片刻不离。尤其是听到对方是女孩子的声音时,我就莫名地烦躁、生气,但是又不能打断他。  相似文献   

13.
紫姬与黛玉是受东方封建伦理道德制度残害的两位女性。她们固有的反抗意志与现实压迫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导致她们正常的心理扭曲、异变和趋于无悔的死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妙玉的身份、性情和结局。主要从她的性情方面,论述了她爱洁成癖、自命清高、孤高遗世,正值青春妙龄,在需要朋友的年龄却没有一个朋友,她独守静庵,孤苦无依;作为出家人的她,本应置身红尘外,无情无欲,清静无为,但事实上,尘世的珠围翠绕、柳绿花红对这位妙龄少女产生了极大影响,始终未能真正的做到因色悟空。  相似文献   

15.
妙玉是一位正值青春韶华的妙龄尼姑,虽被森严的佛门教规和封建道德观念剥夺了爱与被爱的权利,但她敢于打破世俗的常规戒律,去大胆追求正常人的生活和爱情,可她难以超越所处的历史环境,因此,妙玉最后仍是以悲剧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此完美的人,也只能注定她的最后结局是悲剧,让人不得不在哀挽中沉思。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第十六回有一引人注目的情节:那是黛玉刚从扬州安葬父亲回来,一边“忙着打扫卧室,安插器具”,一边便“将些纸笔等物分送宝钗、迎春、宝玉等人”。宝玉领此厚情,当然想到了回报,便“将北静王所赠鶺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岂料黛玉说道:“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并“掷而不取”,“宝玉只得收回”。 对这一情节,人们历来都极为重视,多有论述。如陈昭先生在《略论〈红楼梦〉里对皇权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给人设计理想,特别是给女性设计理想时,就潜伏着生长悲剧的根。它要求女性的个人意志就是没有个人意志,拒绝个性。黛玉却是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窃”的多才、多情、多心、缺礼并试图实现个人选择的女性,她被指斥为有失“本份”。“失本份”是她悲剧的根源。黛玉的悲剧是儒学礼教与她个性的冲突。黛玉是个性解放和妇女解放的“先觉者”。  相似文献   

18.
妙玉和宝玉的色空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由空到色,一个由色到空,妙玉和宝玉的色空悲剧是无法避免的.这取决于曹雪芹以情为核心的色空思想以及色与空的矛盾冲突和人物生活的世俗环境.  相似文献   

19.
如果孙二娘不是悍妇,那么她就不必委屈下嫁菜园子张青这等没财没貌没性格的男人。就算做不了莱温斯基,直接导致总统的拉链门事件,那傍上玉麒麟卢俊义这样有点俊有点本事又有点财产的小款爷是绝对不成问题的,也不致于沦落到开人肉叉烧包店如此恓惶的地步。无产阶级自己救自己,妇女要把自己从水深火热的状蛮中拯救出来,不能指望男人,只能先改造自己,  相似文献   

20.
<正>金陵十二钗中,妙玉是一个特殊人物,与贾家非亲非故,出场也屈指可数。但是,从曹雪芹给她的命名看,却占据着不可忽略的位置。曹雪芹给笔下人物的命名是有讲究的,《红楼梦》中曾提到贾府有一个丫头,原叫"红玉",因为和"宝玉"犯讳,而改名"小红",而大观园中,除了宝玉、黛玉之外,唯一一个名中带玉的就是"妙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