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论业主权及物业管理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和物业管理纠纷的增多,"维护业主权"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在现行的《物权法》及《物业管理条例》中,对业主权都未作出明确的规定。立法上的这一缺陷,导致实践中业主权与物业管理权之间产生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冲突。对此,我国应尽快完善物业管理法律制度,将业主权法律化,构建业主权和物业管理权之间的和谐体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业主物权与物业管理的立法有缺漏,管理观念取代了私权保护意识,《物权法》不能彻底解决业主物权与物业管理的冲突与调适问题。《物权法》的实施,需要有其他法的整体配套,新修改的《物业管理条例》仍须进一步完善。各地亟须对有关业主物权与物业管理的冲突与调适规范进行清理和修订。在有关业主物权与物业管理的冲突与调适的法律法规中,要体现尊重业主物权、加强服务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等。应按照下位法服从上位法、旧法服从新法的原则,梳理和处理国家和地方有关业主物权与物业管理的冲突与调适方面的法律法规与规范性文件,借鉴海内外立法经验,完善有关规范。  相似文献   

3.
何艳玲  陈晓运 《学术研究》2012,(5):55-63,159
从"不怕"到"我怕",业主通过重构对邻避设施的认知而呈现出其主体性。邻避设施兴建方提出的"技术安全"、"依法行政"和"民心工程"的"不怕"叙事难以有效规训业主认知,业主由于"我怕"的认知建构而形成不同程度的抗争动机,并形成"无知者"、"隐忍者"、"从众者"和"抗争者"等四类群体,而后两者的出现使邻避冲突中业主行动升级和偏见动员成为可能。邻避冲突在中国城市中越来越频繁,在解决过程中政府应充分考虑业主主体性,开放公民参与,在认知层面建设"不怕"话语体系的配套系统—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村改居"社区中的邻避冲突问题日益凸显,如果不能有效应对,势必影响到"村改居"社区的治理甚至社会和谐稳定。"村改居"社区邻避冲突的产生,既有居民个体的原因,也有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方面的原因。要有效治理"村改居"社区邻避冲突问题,在理念层面要注重政策之"公"和社区营造;在制度层面要完善民主参与、风险评估和利益补偿等制度;在机制层面要适时合理地选址、规范利益主体间的行为互动等。  相似文献   

5.
小区地下车库权属冲突的具体表现为,开发商占有无约定的地下车库与业主产生的冲突,开发商对地下车库重复出卖与业主产生的冲突,开发商将人防工程改造的地下车库出售与业主产生的冲突,开发商租赁地下车库期限超过20年与业主的冲突。地下车库权属冲突解决的根本在于法律的明确规定,建议完善立法,采取积极措施,如业主拥有法律规定比例的地下车库,人防工程改建的地下车库产权归国家,超标准和义务建的地下车库归开发商所有。  相似文献   

6.
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是全面推进共同富裕战略的重要目标。残疾人的社会参与是指残疾人为了提高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采取特定的手段和方式参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一种社会行为。目前,残疾人社会参与存在空间有限、机会缺失、渠道单一、能力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制度阻滞"。"制度阻滞"是指残疾人社会参与在制度安排上的缺失、冲突问题以及在制度执行上的曲行问题。当前残疾人社会参与的"制度阻滞"主要表现为"制度缺失""制度冲突"与"制度曲行"三个方面。因此,要消除"制度阻滞",促进新时代残疾人的社会参与,使之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牢牢抓住制度这一关键环节,进行制度创新,优化制度环境,畅通残疾人社会参与的制度路径。这就要求增强制度的完备性,填补残疾人社会参与的"制度缺失";提升制度的协调性,化解残疾人社会参与的"制度冲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纠正残疾人社会参与的"制度曲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北方J省S村的实地考察发现①,农地征用过程中农民与政府冲突背后的根源是权利配置的不合理,造成被动出让土地的农民为争利而"闹事"不断,政府"维稳"打压致冲突连连.要从根本上解决不断升级的冲突,需要在制度层面上优化权利配置.经考察,西方衡量征地制度是否合理的两项前提:土地私有产权与征地公益要件制度,并不适宜解决当前中国的征地冲突问题.所以,优化权利配置,一定要摆脱抽象的西方权利观,以法社会学的视角契合乡村具体的政治社会环境.首先,应该确立征地补偿标准的合法性;其次,建立有效土地管理权力的监督和处理机制;最后,待时机成熟,逐步明晰土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8.
制度困境与机会缺失:农民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试图从"制度困境"这一层面或角度来分析农民工"机会缺失"或未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原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困境(包括制度缺失、制度冲突、制度偏好、制度失信、制度曲行)是造成农民工未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原因.制度缺失、制度冲突对农民工经济资源和权力资源的影响最为显著.由于目前社会制度尚处于不完善状态,从而农民工的权益无法在法律制度上得到保障,农民工在长期失去权益保障的情况下,逐渐对制度失去信任感.制度冲突、制度偏好和制度曲行对农民工声望资源的影响更为显著.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工尚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受到城市社会的排斥.制度冲突、制度偏好、制度曲行对农民工经济资源和权力资源的影响并不显著.农民工更多地把制度偏好、制度曲行作为他们行为选择的现实背景,而不是把它们作为自己生活现状的原因.要摆脱制度困境,使农民工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就必须构建公正的制度体系,实现农民工与制度之问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公共冲突治理制度建设与完善可以使冲突各方建立合理和稳定的行为预期,从而使其行为更趋于理性,更偏向采取合作策略。中国现行公共冲突治理制度在应对现实公共冲突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包括冲突治理规范的结构性错位降低了治理效能,冲突治理主体的单一化格局使治理潜能受到限制,过度强调冲突预防的冲突治理策略使冲突的正向功能难以释放,冲突治理形态的运行失衡造成制度成本提高,以及冲突治理手段的控制导向使治理缺乏成效。从"社会治理"的视角出发,中国公共冲突治理的制度建设应当致力于三种冲突治理规范的结构契合,三类冲突治理主体的分工协同,合法性边界的适度拓宽为冲突"自我治愈"功能的实现留下空间,冲突控制与冲突化解两种手段的耦合互补,以及应急管理与常规管理两种态势的平衡运行。  相似文献   

10.
论制度的效率及其决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制度效率就是实施制度带来的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单项制度安排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制度是否具有“普适性”,其他相关制度安排实现其功能的完善程度和生产过程的技术性质。制度结构的效率则主要取决于制度配置状况。制度配置存在制度耦合、制度冲突与制度真空三种状况。当存在制度冲突与制度真空时,制度结构的效率会受到影响。要提高制度结构的效率,关键是要克服制度冲突与制度真空,实现制度耦合。  相似文献   

11.
业主委员会能否作为民事诉讼主体提起民事诉讼,立法界和司法界一直存在争议.业主委员会系业主自治性机构,不具备成立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条件.赋予其民事主体资格不仅不能解决当前存在的诉讼难题,还会陷入新的理论及实践困境.根本出路在于对业主委员会制度做出相应调整,进而将其明确界定为业主团体的代表机关和执行机关.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由于城乡二元分割的长期存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利益冲突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一是城乡基层政府之间存在冲突;二是城乡居民之间存在冲突。造成这些冲突的主要原因:一是制度和政策设置和安排;二是城乡居民之间利益差异。因此,化解城乡冲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要:一是打破城乡二元壁垒、加快制度改革;二是选择正确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三是加强农村自身建设;四是完善城乡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五是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社区业主维权:现状、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社区业主维权是伴随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而出现的新兴社会现象.现阶段社区物业纠纷和业主维权事件日益增多,矛盾和冲突呈升级态势,所涉及的公共问题亦日趋复杂.住房产权体制变革、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与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房地产开发商的侵权、物业公司服务水平低下、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以及一些行政人员的腐败行为、居民委员会自治能力欠缺、业主委员会运作不规范,是导致社区业主维权事件频发的系统因素,这迫切需要对基层党和政府进行角色定位,加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公共治理.  相似文献   

14.
吴晓林 《浙江社会科学》2012,(12):87-94,162
十年来,国内社会冲突的研究有了较大进步,其认识论逐渐趋向辩证思维,本体论和方法论层面的研究拓展了本土化的研究领域、增强了阐释社会变迁的解释力。从研究领域来看,冲突解释学与冲突治理学得到相应结合,但是二者之间的衔接仍有待强化;从方法来看,出现了从理论阐释向经验研究转轨的趋势。未来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在研究范式上,要强化"冲突解释学"与"冲突治理学"的衔接;在研究对象上,加强对城市社会冲突的研究;在原因分析上,从"单维分析"走向"多维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从制度分析走向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15.
政府在处理公共政策时,要保持客观中立立场,只有客观中立才能够真正化解冲突.而当政府本身作为冲突主体之一时,则需要引入第三方,或者说需要引入某种协调谈判机制,让冲突双方都能够表达自身的意志.冲突的最好解决方法是融合,不是妥协,更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这就要求政府在处理冲突时,要在制度层次上化解冲突,即解决产生冲突的制度平台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冠"疫情防控面临一系列复杂伦理冲突。其中,公共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干预与公民自主权、病人权利与公共健康、资源稀缺与分配公正、知识产权与信息共享以及公众知情权与患者隐私权之间的冲突是六个焦点性冲突。从实质上看,这些冲突都是主体在进行道德选择时面临的不同道德价值之间的冲突。价值冲突极大地增加了主体的选择难度,甚至常常把主体推向道德两难的境地。解决"新冠"疫情防控面临的伦理冲突,要在区分真实与虚假两类不同性质的冲突、坚持生命至上理念和相应伦理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最大善的目的"与"最小恶的手段"进行道德选择,并给予遭受道德创伤的"少数人"伦理关怀。  相似文献   

17.
透视中国政府雇员制:制度经济学与行政伦理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江 《兰州学刊》2005,(4):14-16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政府雇员制特点差异的比较,对中国政府雇员制实行经济学、行政伦理学的利弊分析和委托-代理分析,并提出制约雇员的制度与伦理途径,由于雇员制运行的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的不完备性,再加上雇员作为"公共人"和"市场人"的分裂性冲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雇员制有别于西方,在中国有漫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8.
影响经济体制转型的中国文化信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信念影响制度选择,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仁"是中国文化信念的主导,其核心是"事亲"思想.泛家文化又驯化出对权威的盲目服从.但由于中国信仰缺失,人与人之间交往更多地倾向于血缘、地缘和业缘等,逐步发展成一种关系文化,遵循"礼治"的观念.经济体制转型的深化应充分考虑现有的这些文化因素的影响,并能尽快顺应这些文化信念与现代制度相冲突时所引起的修正.  相似文献   

19.
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增长停滞的原因可能是这些国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角色的失灵,主要表现为政府公共支出结构中消费性公共支出不合时宜地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称之为"福利赶超"。严重收入和经济社会不平等可能是主导因素,部门和阶层之间的对立和割裂加剧了社会冲突,进而吸附绝大部分社会公共支出到非生产性领域。制度改革迟滞或缺失导致经济发展陷入要素市场机制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和收入平均分配之间的矛盾,这种两难冲突恶化了经济政策的制定,使得经济发展陷入"拉美陷阱"或"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六章规定了"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其中,涉及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这类业主自治机构的条款共计三条,即第75条、第78条和第83条。这些条文的显形上看,并没有明确规定诸如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这类业主自治机构的法律地位问题。可否认为,国务院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物业管理条例》对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这类业主自治机构法律地位的争议将延续下去?本文通过对《物权法》第75条、第78条和第83条的解读,认为以业主委员会为代表的业主自治机构法律地位问题,在《物权法》中已得以解决,即它是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社团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