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甲午战争是晚清政府编练新军的契机,建立强大国防的呼声是新军编练的内部因素。新军的创建意味着中国军事近代化在洋务运动的基础上开始阔步前进,新军在武器装备、军队编制、军事思想、军事教育等方面积极吸收西方强国的经验,使得军队近代化大大超前于经济、政治等其他领域的近代化。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造就了武器装备的不统一,军事追求至上的因素导致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主宰地位,形成了军队私家化的局面,开启军阀统治中国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袁世凯是清末一个新军将领,他的军事思想颇为丰富.学习西方,变革军制是袁世凯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培养各种新式军事人才,以适应编练新军的需要,是袁世凯军事思想的重要体现;重视军纪建设、关怀士兵和对士兵人格的尊重,在袁世凯军事思想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重视武器装备,是袁世凯军队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袁世凯的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技术,致力于中国军队的近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袁世凯的军事思想还有着务实性和片面性的特点,即重技艺而轻战略,重训练而轻理论,重陆军而轻海军.袁世凯的军事思想对清末陆军近代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袁世凯与中国近代军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世凯一手编练创建的北洋新军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军队,北洋新军在军制、装备、训练、官兵素质等方面都达到了近代化水平。承认北洋新军的军制改革在我国近代军事史上应有的地位,决不意味着否定袁世凯和北洋新军的反动本质及在历史上的反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开始了以编练新军为主要内容的军事改革,这一活动一直持续到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覆灭。晚清军事改革,作为中国军事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引起了正在中国进行激烈争夺的列强各国的广泛关注。而当时的清政府对西方近代军事思想、军事制度、战略战术和训练方式等方面的情况,仍然所知甚少。因此,以军事近代化为目的的军事改革,便不得不依靠外国教习和顾问的帮助,列强各国特别是德、俄、日三国为控制中国的军事力量,扩大在华利益,围绕着中国新军的训练权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本文旨在对德、俄、日三国与晚清军事改革的关系及其影响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作霖统治时期,采取多项举措,大力发展军事:提高选兵任将标准,提升军队主体素质;多项措施并举,促成武器装备近代化;创建海空军,陆海空立体作战能力增强;创办各类军校,加强军队的教育训练.在其多年努力之下,奉系军事取得长足进展.不仅让张作霖拥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军事武装,同时有力地推动了东北军事近代化的进程,使其成为中国近代军事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北洋新军兵役制度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洋新军兵役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比较完全近代意义上的兵役制度 ,它的产生是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条件下 ,诸多旧兵役制被迫演变、改革的结果。也是清王朝“中体西用”指导思想在军事制度方面的体现和反映。北洋新军兵役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19世纪的鸦片战争开始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被迫打开国门但仍处于传统社会的中国从蒙昧中醒来,开始了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的艰难历程。中国的早期近代化,首先开始于国防近代化。军事近代化走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前列,新式军队在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民族国家的主要象征,军队的强弱关系着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命运,而军队的强大与觉醒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中国革命的发展。因此,研究晚清的军事近代化进程及影响,能使我们了解军队在近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从而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更有效地发挥军队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探讨,由来已久,比较共同的看法是:“由于清朝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这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遭到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一看法无疑是正确的;而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反映在军事上,就是军事制度、军队素质、武器装备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专就清朝当时的海防状况,探讨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从洋务运动产生的历史环境及其随后产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事实看,它是中国式近代化的启蒙;从洋务运动所涉及的领域及其失败的结局看,它是中国式近代化的浅尝.洋务运动顺应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进步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 2 0世纪初新疆举办“新政”、编练“新军”开始 ,到 194 9年底新疆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为止 ,全面论述了新疆军队在近半个世纪里向近代化迈进的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 ,并就有关问题力求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反秦农民起义军的兵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秦末农民起义军的兵种、武器、领导、军法和奖惩等兵制作了系统的探讨;在此基础上,与秦王朝正规军相比较,提出反秦农民起义军实行将军统兵制、监军制、部曲编制和设立禁卫部队,是秦王朝等军事集团体制的翻版。但反秦农民起义军素质低下,装备低劣、缺乏良将和军纪不严、赏罚不明等,这些兵制上的不足是陈胜农民起义军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聂荣臻同志遵循现代军事发展的规律,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军事斗争和发展的作用,在实践中形成和完善了丰富的科技强军思想,指导了我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政治建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曾担任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朱德,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时期,十分关心军队的政治工作,他强调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和军队的灵魂,明确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军事工作与政治工作是部队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全面具体地阐述和深刻揭示了政治与军事的辩证关系;提倡革命的群众的英雄主义,主张建立健全军队的政治工作制度;强调长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阶级性质。这些思想不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起了重大的作用,而且对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全面现代化建设,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领导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中 ,突出强调军事制度改革和完善在其中的作用 ,并把它作为推进我军建设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具有时代特色的军制改革的战略思想 ,不但从实际出发 ,确立起军制改革的方针原则 ,而且其一系列论述涉及到几乎所有的军事制度领域。特别是他着重抓的一些重大方面的建章立制 ,大大地促进了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表达制度传统形成于汉代。随着政治、社会和思想的发展变化,西周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的,带有层级性和原始民主意味的贵族集议式的表达制度瓦解。春秋战国时期,理论上一方面要求保证士的表达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求限制言论;实践上也开始形成新的表达制度,最后导致秦朝对言论的严格禁锢。汉代一方面继承了前代传统,另一方面吸取了秦朝的教训,在与军功贵族和分封国的斗争中,形成了以官吏选举执行表达功能的中国古代的表达制度传统。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是我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兵家著作,历来深受中外学术界重视。但从文学角度对《孙子》进行研究的却凤毛麟角。一般的文学通史对诸子散文的关注多集中于儒、道、墨、法、纵横家身上,于《孙子》之文似未见有过论述。然纯粹从文学角度而言,《孙子》在阐述其军事理论时与诸子阐述其政治理论一样,都运用了文学的笔法,将之列入诸子散文艺术之列自属当然。以文学的眼光通览《孙子》十三篇,可以将其形象概括为几句话,即:结构如环如网,语言如歌如诗,句式多用连弩句或鸳鸯句;兼有诸子散文之长,而少诸子散文之弊。  相似文献   

17.
秦军事地理变迁与秦农业地域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秦农业地域拓展研究与军事地理变迁相结合 ,以探索秦农业发展的历史。研究发现 ,伴随着逐渐开拓疆域 ,秦农业地域拓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即据有关中 ,吞灭巴蜀 ,蚕食中原和取郢以为南郡 ;秦之战争既有强烈的政治军事意义 ,而且有着浓郁的经济色彩。  相似文献   

18.
客问 :大作《不可斋农史文集》阅览一过 ,尤喜《读〈诗〉辨稷》之篇 ,读后击节再三。虽属旧作 ,而新义时见。其征文引献 ,考辨析疑 ,可谓用功。然人多不解 ,为一字之义 ,面壁数年 ,值吗 ?  答曰 :岂止数年 ,少说两千年了。稷的名实关系 ,是一桩历史性疑案 ,古人称之“稷讼”。先哲后贤 ,或为之考 ,或为之辨 ,竭尽聪明才智 ,寻求这一古农学的不解之迷。大千世界 ,悠悠万事 ,逝者如斯 ,来者可追 ;然古今学者 ,为一字得失 ,前赴后继 ,孜孜以求 ,自有其不得不然处。稷为五谷之“首种”,不知稷为何物 ,便不能分辨五谷 ;“五谷不分”乃本民族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