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秀山的发展已跨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对周边区县竞相发展、你追我赶的强劲态势,全县干部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创业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引领全县63万各族人民,以“气吞山河、叱咤风云”的气势,以“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的斗志,以“拼命三郎”的毅力和干劲,千方百计、抓紧抓实抓好秀山发展的千秋大业。  相似文献   

2.
黄洪旺 《领导文萃》2008,(14):30-33
从顺民到“刁民”:权利意识的苏醒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到了“公民意识”.而公民意识首先是一种法治意识。在我国.“公民”是近代以后才从西方传人的概念。在传统社会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民”没有独立人格.个人权利观念匮乏。由于“文革”的破坏和民主法治建设的滞后.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淡薄.期待“青天大老爷”为民作主、让“官”支配自己命运的顺民思想依旧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09,(25):19-19
近年来,济南、太原、西安、合肥等许多省会城市都提出要强化“省会意识”、打造“省会经济圈”。那么。到底什么是“省会意识”呢?5月27日,石家庄市举行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市委书记车俊对强化省会意识的必要性、科学理解和把握现阶段省会意识的内涵等做了深刻阐述。  相似文献   

4.
“编内”“编外”:一样工作两样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决策探索》2010,(4):17-18
随着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推行,干部与工人的身份意识逐步得到淡化,但一种新的身份意识——“编内”与“编外”人员的身份差异意识却在日益强化,编制问题已经成为制造就业歧视的主要理由。  相似文献   

5.
信访工作是收集民意的“直通车”、针砭时弊的“监督哨”、化解矛盾的“减压阀”。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对于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领导干部,在信访工作中要切实增强换位意识、成本意识、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处理信访工作的能力水平与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当今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教师可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来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还可通过课前、课中的质疑和导引等方法使学生“善问”。  相似文献   

7.
眉萱 《决策探索》2011,(8):77-77
4月6日,三门峡市安监局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该局局长钱随章要求全体人员树立创新意识、忧患意识、求实意识、履职意识和服务意识,找准定位、扎实工作。他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加强四个改变、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一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改变。全体人员要深入学习“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何平九论”,不断拓展视野、开阔思路,要善于横向看差距,纵向看进步,要跳出三门峡看三门峡。要不断借鉴学习其他兄弟单位安全监管工作的先进经验,拿来为我所用。二要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是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本文介绍了新时期和谐企业文化的新特点及其重要性,阐述了如何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如何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如何树立竞争意识,如何树立创新意识和树立“人本”意识。  相似文献   

9.
邓芳英 《科学咨询》2007,(20):47-47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导:“数学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转变了教学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教学方法由“奉送真理”变为“教学生发现真理”,教学评价从单看分数到综合评价学生能力。我在课堂教育中,采用主体教学法,注意创设学生读、讲、想、做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领导者的“位置”意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地理意义上的方位,二是指思维层次上的深度、广度和远度。领导,作为一个集体的带头人,并不意味着始终拘泥于一个固定的位置,始终囿于一种思维定势。一个成功的领导必定是一个“位置”感极佳的人。这样的领导者懂得根据形势的变化来“选位”、“站位”、“走位”,他总能在合适的地方出现在合适的位置,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位置”意识是否优良不仅是领导者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更在一定程度上的决定着一个单位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11.
冯春平  李阳 《决策探索》2011,(18):75-75
为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食品经营者守法经营意识和自律意识,8月10日开始,安阳县工商局在水冶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一、“先觉意识”的含义及其意义 “先觉意识”,笔者将其定义为:从有限信息中,先于一般人觉察到事物变化的能力。这里的觉察,包括对于信息的捕捉能力和理解能力。事物是变化的,认识变化的本质及规律是我们的目的;同时,事物变化是通过信息显示出来的。因为信息有限,对少量信息进行捕捉并理解,就成了先觉意识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些执法者通过“算计”国家的政策法规来“算计”人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案件培植案件,以“人民”为资源,并“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效益优势”,巧取豪夺,收刮民脂民膏。在这种“创新意识”的支配下,执法就成了幌子,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律则沦为某些执法机构的个人创收的“帮凶”。  相似文献   

14.
自2008年电视调解类节目不断涌现并迅速走红后,由于其容丰富、生动直观等优势,深受广大观众的关注,其所具有的培育公民法治意识的价值也引起专家和政府的重视。本文以电视媒体为例,深入探讨电视媒体调解的功能和做法,寻求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有效途径,以期通过公众法治意识的提升来促进我国法治社会的构建。
  一、公民法治意识培育概述
  国内学者在公民法治意识培育模式设计上,可分为宏观方面的“客体外生型培育模式”和微观方面的“主体内生型培育模式”。“客体外生型培育模式”强调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完善法律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1“主体内生型培育模式”则强调要从公民个体层面,将相关的法治理念和精神诉求深植于公民的人格系统,形成一种内涵有法治意识的公民文化,而后又将这些价值观认同或公民文化转化为外在的行为模式。2笔者认为,无论是外生型还是内生型培育模式,在公民法治意识培育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公众的认同,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以及有效的培育。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需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而认同是公民法治意识形成的前提和关键。在法治中国建设中,认同是个体对规则本身的意义认知,是确立自觉遵从态度的开端,唯有认同“人”才会不折不扣地遵从和执行制度规范。因此,如何实现大众对规则的认同,是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市委书记汪洋同志最近指出,“十一五”时期,无论着眼国际国内,产业的梯度转移都可能会进一步加快,一定要把握这个大的趋势,积极引进大量的外资和内资。结合潼南实际,贯彻落实好汪书记的讲话精神,首先必须明确一个认识:招商引资是潼南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此,要认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牢固树立“无外不富、无外不强”的开放意识,“放水养鱼、欲取先予”的战略意识,“你来投资、我来服务”的服务意识,摒弃一切不利于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思想观念,破除一切不适应招商引资的条条框框,努力做到全县上下对招商引资思想上重视、工作上做实、观念上更新。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当前要着重解决好四个问题,理清潼南招商引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领导科学论坛》2009,(2):47-47
“思路决定出路。”一个领导要不断实现工作创新,就要有不断优化、“硬化”和升华工作思路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要树立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意识 据调查,当前有不少领导者仍处于一种“经验式”、“非理性”和“无意识”的状态中进行领导工作。这种苦干有余、巧干不足的“苦力型”领导者,在大力推进科学管理的今天,显得很不协调。  相似文献   

18.
李晓华 《决策导刊》2007,(11):15-16,47
渝东北一翼的库区经济区,在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率先在西部实现小康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库区应该在实施“一圈两翼”重大战略中,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统筹意识、发展意识和作为意识,为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意识来源于客观实际并能动的反作用于客观实际,反腐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反腐倡廉执行力的深入。本文就油田反腐倡廉工作中执行力存在的不足表现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强化“四个意识”提高反腐倡廉执行力,开创反腐倡廉新局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其实,当我们埋头于班级事务的时候,抬起头来想一想,班级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入乎其内”,就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班级活动,围绕班级活动主题,广泛发动,周密策划,主动参与,与学生一道在活动中感受班级的活力,体验活动的情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出乎其外”,就是要跳出活动本身的意义,从班级发展的整体角度进行审视与思考,围绕班级意识凝聚的发展方向进行整体规划,导引学生的行为,并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促进班级意识的渗透,达到班级意识的升华。在处理“内”与“外”的关系问题上,有两种态度是不可取的。一种是标准任务型,他们总是以完成任务为基本目的或最高标准,为活动而活动,活动流于形式,无益于班级意识的凝聚,可谓沉溺“其内”;一种是消极应付型,班主任没有自主活动意识,即便是上级部门布置开展的活动,他们也总是持怀疑态度,应付了事,结果班级涣散,好事办成了坏事,可谓游离“其外”。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为什么不能主动开展主题性班级活动呢?即便是接受型的活动,我们也可以结合班级情况,拟定活动主题,在活动过程中实现班级意识凝聚的目的,这往往比参与活动本身、在活动中取得奖励更加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