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合作已成为世界宇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和战略布局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中国航天国际合作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90年4月7日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开始,13年间,我国组织实施了22次商业发射,成功地发射了27颗商业卫星,并为国外用户提供了5次搭载服务,向国际社会证明了我国航天大国的地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也增进了我国与国际航天界的了  相似文献   

2.
《领导文萃》2014,(16):136-137
正据《中国日报》称,中国近期将成立中国国际卫星服务协会。俄罗斯专家在评论此消息时指出,中国此举旨在巩固自己在全球太空服务市场的地位,成立协会是中国为在全球太空服务市场实现新的突破作准备。报道称,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卫星发射数量最多的国家。2012年发射数量为19颗,2013年为20颗。中国在全球商业卫星发射市场的比重也随之增长。中国为许多国家建立了卫星飞行跟踪站,向它们提供全套通信服务,培养  相似文献   

3.
季生 《经理人》2024,(3):45-47
<正>航天航空产业汇聚着全球最顶尖的人才、技术与资本,不是单个企业能够左右其发展的。航天环宇作为一家供应商公司,应找准自身定位,并深耕其科技前沿领域。2024年1月11日,引力一号商业运载火箭在山东海域附近成功发射,该火箭起飞重量405吨,起飞推力600吨,能够满足中低轨道批量卫星组网发射,是迄今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的民营商业火箭。据统计,过去的2023年,国内民营火箭公司共发射13次,成功入轨12次,创下了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八年来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4.
开启“阿波罗”后世界最大探月计划 当地时间9月14日上午8点31分(北京时间上午9点31分),日本第一颗探月卫星“月亮女神”号成功发射升空,正式开启了自美国“阿波罗计划”以来世界最大的探月计划。“月亮女神”将在1年的绕月飞行中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对月球进行全面观测,并为日本下一步的载人登月行动铺路。  相似文献   

5.
"嫦娥奔月",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正在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 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发射中心成功升空.  相似文献   

6.
嘉露葡萄酒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商,由于在商业实践、技术方式和IT人员管理方面的成功革新,该公司在2004年首次成为了“美国商业科技500强”排名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7.
一、信息年代的来临及其经济特征人类社会即将迈向二十一世纪时,以高科技信息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的崛起,推动了经济领域的一场空前革命,使人类社会正在加速向信息社会迈进。其表现为:一是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开始;二是1956年美国白领工人数量首次超过蓝领工人,标志着以体力劳动为主体的社会开始向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社会转变;三是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全球卫星通讯时代的开始;四是1991年美国企业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方面的销售收入第一次超过了机械工业;标志着信息产业的崛起;…  相似文献   

8.
7月30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中巴资源卫星02号星出厂审定会,在会上国家航天局官员将正式宣布,中国与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卫星02号星将按计划于近期发射升空.由于4年前我国发射的第一颗资源卫星已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因此中国航天人对性能更为先进的资源卫星02号星也寄予很大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7月30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中巴资源卫星02号星出厂审定会,在会上国家航天局官员将正式宣布,中国与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卫星02号星将按计划于近期发射升空.由于4年前我国发射的第一颗资源卫星已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因此中国航天人对性能更为先进的资源卫星02号星也寄予很大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科技     
《领导文萃》2011,(8):142-142
中国大量投资于科学研究 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约翰·霍尔德伦说,和半个世纪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号时一样,美国现在面临类似的技术挑战。这次的对手是大量投资于科学研究和发展的中国。在科学和数学方面,中国小学生的表现一直优于美国小学生。  相似文献   

11.
2000年 3月 27日 17时,美国铱星电话系统中国服务区嘎然关闭,近千位中国用户花费数万元巨资购进的铱星手机,顿时变成一堆废铜烂铁。与此同时,地球上空耗费 57亿美元发射的 66颗铱星系统通信卫星,也将一颗接一颗地落入地球大气层焚毁,最终坠入茫茫大海。曾被评为 1998年度世界十大科技成果的铱星系统,颓然以其短暂的命运向世界宣告:“铱星”,不过是一颗稍纵即逝的“流星”而已! 当我们为“铱星”这一高科技产品以如此惨局退出通信市场而惊讶不已的时候,或许万万不会想到,“铱星”的陨落,不是因为落后,而是因为先进,它的技术水…  相似文献   

12.
美国和俄罗斯10月3日举行仪式,庆祝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50周年。两国在庆祝仪式上还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决定联手寻找月球和火星上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13.
7月30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中巴资源卫星02号星出厂审定会,在会上国家航天局官员将正式宣布,中国与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卫星02号星将按计划于近期发射升空。由于4年前我国发射的第一颗资源卫星已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因此中国航天人对性能更为先进的资源卫星02号星也寄予很大的希望。卫星研制是一项需要耗费巨资的工程,那么花这么多钱研制资源卫星究竟有什么用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的王志民主任告  相似文献   

14.
《领导文萃》2008,(14):10-11
中国周二成功发射了一颗气象卫星.它将为北京奥运会以及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提供气象服务。中国新一代卫星装备了可监测地球大气和气候的三维传感器:据说它还能监测海洋和有北极的冰帽。新卫星将帮助中国气象官员们在8月奥运会期间对天气作出更精准的预报。中国的太空计划是民族自豪感的巨大源泉。同时,中国还希望通过太空计划刺激卫星的商用。  相似文献   

15.
万安峰 《领导文萃》2010,(17):115-115
<正>霍华·休斯是美国环球航空公司的董事长,也是美国著名的大富豪,曾被誉为美国飞机大王。有一次,休斯开车去机场,车上还坐着另一位美国富豪福斯。福斯谈起一笔高达2300万美元的商业项目,希望能和休斯合作。休斯听了很感兴趣,他立即  相似文献   

16.
数字     
14亿元铺就嫦娥奔月路10月26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11月5日正式进入绕月轨道。“嫦娥一号“首次飞行任务研制和建设经费,共  相似文献   

17.
保密管理关键在于抓思想、抓教育,把功夫下在平时。近年来,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火箭发射、微小卫星、商业遥感等这些具有"商业航天"属性的名词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结合近些年的工作体会,笔者围绕如何做好商业航天时代的保密工作谈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三年之内载人航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日前表示,在未来三年内,即2005年前,中国将实现载人航天飞行。探测月球卫星先行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将分两步:第一步将发射探测卫星在气空中对月球进行探测,第一步将使用探测器在月球上"软件着陆"。目前正就如何"快速实现"向月球轨道发射探测卫生进行论证,一个方案是:利用我国现有的运载火箭、现有的卫星,稍加改进,即可直接向月球发射探测卫星。  相似文献   

19.
好像是为了向清华90华诞送去一份厚礼,今 年4月21日由清华3学子演绎的风险投资项目澳视公司周年庆典上,年仅25岁的总裁王科郑重其事地宣布:“令天中国第一家专业多媒体投影机制造商澳视公司用隆重推出两款新产品的方式庆祝母校的生日。从视美乐到澳视,从3名清华学生到107名专业技术人员,从中国第一家大学生高科技创业公司到真正规范运作的市场竞争主体,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视美乐完成了两次融资,成功开发了4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多媒体投影机。” 早餐桌上的决策 要说视美乐,话还得从邱虹云说起。 邱虹云,这位朴实而…  相似文献   

20.
邹浒 《决策与信息》2008,(12):119-119
遥感技术集合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生物学和地学等科学的最新成就,是现代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1972年美国第一颗地球资源技术卫星发射成功并获取了大量地球表面的卫星图像后,遥感技术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遥感技术的出现揭开了人类从外层空间观测地球的序幕,为人类认识国土、开发资源、监测环境、研究灾害以及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等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