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月下旬以来,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师范学院等校的哲学系或教研室,都举行丁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題的讨论会。讨论中,一般都认为杨献珍同志宣扬的“合二而一”论是和馬克思主义的辯证法根本对立的,是反馬克思主义的矛盾融合论。但是,有的学校在讨论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意見,说明还有深入开展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问題正在进行热烈的讨论。这是一場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唯物辯证法的精神实质的爭论。在我们看来,“一分为二”正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的、完整的、科学的表述。杨献珍、艾恒武、林青山等同志提出来的“合二而一”论,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歪曲。杨、艾、林等同志企图以“合二而一”论来代替“一分为二”,潘庆斌、姚伯茂等同志攻击“一分为二”的“片面性”,企图以“合二而一”来“补充”一分为二”,这些都是我们绝对不能同意的。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展开了对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的批判。我认为杨献珍同志的观点是非常荒謬的。如他说:“矛盾的統一,只是说矛盾双方是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意思。”这就是说矛盾的双方只有不可分离的联系,既没有斗爭,更没有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轉化。这是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怎么能说这是辩証法呢?他还说到:“学对立统一规律,就是要学会把两个对立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本事。”这是一种什么本事呢?根本不是通过斗爭解决矛盾的本事,而是道道地地的否认斗爭調和矛盾的“本事”。为什么我們要坚决地批判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的謬論呢?因为他是反馬克思列宁主义的,他又伪装成馬克思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和研究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論和社会主义經济运动規律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一些有爭論或疑难的問題。在《关于生产关系的几个理論問題的研究》一文中(載1961年12月18日《光明日报》),我曾对其中的“所有制問題”、“生产关系总和問題”以及“生产关系和經济基础问題”,提出了自己的粗淺認識。本文拟繼續就馬克思主义学者有爭論的“生产力二要素或三要素問題”作一些研究和討論。  相似文献   

5.
站在无产阶級的立场上,用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写历史題材的文艺作品,是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艺?对于这一問題,我和李冬生同志的回答是肯定的,王士杰、高正荣等同志的回答是否定的。现就爭論中所涉及的一些主要問題,再談談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各位同志。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刘丹岩、高清海二同志宣揚一种奇談怪論,說什么馬克思主义根本不是三个組成部分,“創造”一种馬克思主义組成部分“不断增加論”。 刘、高二同志在其所著“論辯証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一書中,既要把历史唯物主义从馬克思主义哲学中分割出去,又要从根本上修正馬克思主义的三个組成部分,而美其名曰反对“凝固”和“僵化”,来“发展”馬克思主义。 馬克思主义的三个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三大基石。在这个問題上的  相似文献   

7.
毛主席曾经说过:“学風问題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題,是我们对待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題,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題。既然是这样,学風问題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題,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有两种学風:一种是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主观主义地对待馬克思列宁主义,主观主义地对待工作;一种是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方法,用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对待馬克思列宁主义,用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对待工作。学風问題本质上是一个如何对待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问題。理论和实际结合,——用这种态度和方法去指导思想,去进行工作,去对待馬克思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主义文艺性质的討論,涉及到許多問題,而爭論的焦点則是:在馬克思主义指导下写的历史題材的作品,究竟是屬于什么性质的。这里又有两条杠子,一,这类作品是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二,如果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那是什么性质的。本文力求直指爭論焦点,試划两条杠子。至于其他与此沒有关系或是关系不大的問題,就暫且摆一下再說。先划第一条杠子。我认为在馬克思主义指导下写的历史題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赵洵同志最近应武汉大学和湖北省语文学会的邀請,前来武汉作了《捍卫馬克思主义语言学说》、《语言学与方法论》、《索绪尔学说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原理》、《语义学的几个问題》、《俄语语法中的几个问題》等专题报告。在有关的报告中,赵洵同志对斯大林《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发表前后的历史情况作了论述,认为必须充分肯定这一著作的重大历史意义。它不仅解决了当时苏联语言学家长期未能解决的语言学上的一系列理论问題,还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飞跃的爆发与非爆发两种形式等哲学问题上  相似文献   

10.
刘节先生在《学术研究》1962年第一期发表的《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合一”問題》这篇文章里說:“按照馬列主义的理論处理中国思想史上的問題,已經有《中国思想通史》这部大著作做我們的榜样……我这篇論文,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中国思想史上的問題,这个問題就是‘天人合一’說。”这里,刘先生明白地把自己置于与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相对抗的地位。中国思想史和世界思想史一样,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社会的阶級与阶級斗爭之反映,  相似文献   

11.
一毛泽东同志对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貢献,是极其巨大的。他在运用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实际問題时,天才地、創造性地发展了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  相似文献   

12.
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的基本思想是调和矛盾、否定斗爭、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辯证法。这是杨献珍同志的一贯思想。早在1955年,他在《什么是唯物主义?》、《共产主义世界观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斗爭——批判胡风小集团的哲学思想》、《思维对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上最根本的问题也是我们实际工作中最根本的问題》等讲稿和文章中,就曾宣扬过这个思想。当时,他是通过大讲认识论来宣扬的。因此,为了进一步批判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就需要  相似文献   

13.
馬克思在总結巴黎公社經驗的时候,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工人阶级不能簡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馬克思所提出的这个著名的命題,象一根紅綫一样,貫穿在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这部偉大的著作中。列宁同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者、机会主义者的决裂,主要地就是他在无产阶級革命的这个最根本的問題上恢复了馬克思主义原来的革命面貌,并且根据国际无产阶級斗爭的新經驗,进一步地丰富了和推进了馬克思主义。第二国际的那些可耻的领袖們之所以成为叛徒,主要地就是因为他們在这个問題上丢掉了和歪曲了馬克思的学說。所以,正  相似文献   

14.
杨献珍同志宣传“合二而一”論,就是向我們宣传矛盾調和論,抹煞阶級斗爭。这种宣传实际上是想毒害我們。我們青年战士要特別提高警惕,防止中毒。如果是警惕性不高,受了他的影响,就会使我們忽視阶級斗爭,丧失革命斗志,不能将革命进行到底。杨献珍同志强調說什么任何事物都是“合二而一”的,并且说“合二而一”就是“对立統一”,两个对立面只是“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这完全是反馬克思列  相似文献   

15.
第一国际是馬克思主义思想領导下的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級政党”,它的历史与馬克思主义和其他一切真正的工人政党一样,是反对机会主义的斗爭史。馬克思主义及共政党是在斗爭中发展起来的,它也須在斗爭中才能发展。馬克思主义的工人組織,如果不与自己队伍中的机会主义作不調和的斗爭,不把自己队伍中的机会主义者及其思潮粉碎,就不能保持自己的队伍的純洁,統一和团結,就不能实現其为无产阶級革命的組織者和領导者的历史使命。在第一国际反对机会主义的斗爭中,馬克思作为一个无产阶級的伟大革命領袖,起  相似文献   

16.
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爭,是第一次国內革命战爭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资产阶级右派从思想战线发动的进攻所作的反击,是新民主主义道路和旧民主主义道路、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爭学说和反馬克思主义的阶级合作谬论的斗爭在当时的一个重大回合。这一斗爭的历史意义十分值得重视。戴季陶主义是以当时戴季陶的反动理论而得名的。戴季陶反对以阶级斗爭学说来解释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主张以什么“中庸之道”来解释它,说什么自尧、舜以来的中国正统思想,即儒家思想,至孔、孟而中绝,到孙中山才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并且说什么要以“国家民族的需要”为它的“最高原则”,不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才是“纯正的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17.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目前,我国哲学界对“一分为二”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就是围绕着这一根本规律进行的。有的同志认为“一分为二”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表述;有的同志认为“合二而一”也同样可以表述对立统一规律;有的同志则认为只有把“一分为二”同“合二而一”结合起来,才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完整表述;又有的同志对这三者都持否定态度,认为这几种说法都不如对立统一规律本身表述得清楚明确,等等。  相似文献   

18.
《江淮評論》展开了錯誤思想是怎样产生的討論,有些同志在文章中提出了“錯誤思想也来源于实践”的观点,批駁反对錯誤思想来源于实践的同志。讀了他們的文章很受启发,但在基本观点上不能同意,所以想談談我的看法,求教于各位同志。我的基本观点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来源于社会实践,这是馬克思列宁主义认識論普遍的、科学的、革命的論題,“錯誤思想也来源于实践”这个认識論的命題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消极的,因而是不能成立的,正确的命題应該是錯誤思想都是脫离革命实践和革命实践的发展要求的。强調实践在认識論中的重要地位,是馬克思列宁主义认識论的根本特点。实践性和阶級性的統一,是馬克思列宁王义认識论的基本观点。这就是  相似文献   

19.
金景芳教授在古文献、經学的知識方面有很深的造詣。近几年来也能够积极的学习馬克思主义,并且試图以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研究古代历史問題,特別是古代思想史方面的問題,也写了一些文章,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作者还沒有切实掌握住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旧的資产阶級学术思想的影响还沒有摆脫,在学术研究中便不能很好的应用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而发生了或多或少的缺点和錯誤。“論孔子思想”  相似文献   

20.
《文史哲》1958,(9)
一、对过去政治課教学的功过估計过去几年我校政治課教学工作做得究竟怎么样,应如何估計,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問題。一年前,当右派分子向党猖狂进攻时,他們大肆叫嚷說“我校政治課100%是教条主义”其实他們是把馬列主义一概称之为教条主义来加以攻击。他們攻击的不是真正的教条主义,而是馬列主义。如他們污蔑說“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理論是錯誤的”,“黑格尔的哲学比毛澤东的矛盾论要高明”,“如果沒有馬克思列宁主义出现,世界上就会少死一些人,如果沒有共产主义,就沒有国內战爭,国民党可能还建設得更好些”等等。经过伟大的反右斗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