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确保国家安全尤为重要。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需从根源上考量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本质特征,分析当前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大环境及其现实背景,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从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机制保障方面寻求创新点,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培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2.
青年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突击队和生力军.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青年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坚定崇高理想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伟大目标筑牢了强大精神支柱,凝聚了源源不断的青春伟力,保证了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百年历程证明,党对青年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必须坚持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核心内容,必须坚持把做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必须坚持把共青团作为重要抓手,必须坚持把引导青年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这些经验对做好新征程上的青年意识形态教育,凝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青春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好、发展好.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儒学宗教复位论调的高度上扬,一方面是精神文化需要生成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关理论廓清儒学本质,明确儒学的发展样态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位置;在科学辩证地对待儒学的基础上,推动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相互成就,完成儒学的现代转型。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中国气派、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4.
受传统经验主义文化与现代理性主义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激烈冲突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模式正在悄然转型,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文化模式已见雏形。我国文化模式转型的深层的动因,来自于对传统农业文化模式的批判和重建,现代技术理性与人本精神协调发展的客观需求,对文化堕距的能动调整和对民族文化与全球文化的创新性整合。为了促进我国文化模式健康转型,必须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文化模式转型的根本目标,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当前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因素愈加复杂、多变,使对于世界各国乃至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考虑。意识形态作为精神文化的特殊系统,往往把文化作为它的积聚地。当前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相在国际舞台上通过推销自己的文化以实现其意识形态扩张的战略企图,特别是美国凭借发达的经济和强大的综合国力,正在竭力拓展世界思想文化市场,控制思想文化资源,把建立文化霸权作为谋求世界霸权的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咄咄逼人的文化霸权主义,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维护本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已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之失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意识形态管理作为一种运筹性要素贯穿于意识形态理论的构建和创新、传播和转化、交流和交锋三个方面。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失败的教训: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日益僵化与荒芜;意识形态教育管理方式的粗暴与强制;执政后期舆论领导权和管理权的反弹性丧失;领导人的"真理垄断"以及信仰背叛。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的启示是: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断与时俱进;实现我国意识形态管理思维战略转型;夯实舆论阵地建设强大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陆攀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2):10-13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赋予意识形态以“肯定”内涵,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科学的意识形态”等概念,而且在其经典文本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可概括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在革命和建设中是必要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者应当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及广大人民教师,受教育者是“千百万劳动者”;灌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方法,意识形态教育要遵守教育联系政治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层次性原则;青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点人群;“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实践形式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教育思想历来把德育放在德、智、体的首位。高校德育要落实到位,必须将它纳入整个高教系统工程之中,紧紧围绕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发挥德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方向、动力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中,正确把握德育定位,就要实事求是,适应变化了的客观环境和教育对象;既要主动适应、积极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又要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市场经济体制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把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意识教育作为根本性内容,把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作为重点,不断改造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是各种社会思潮激荡和碰撞最为活跃的时代.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是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锋与争夺的主战场.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科学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引导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其主流地位不受挑战并且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新自由主义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外部压力、经济结构转型引起的价值多元化、收入差距影响共同富裕目标实现以及市场化的挑战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地位、保持公有制“质”上主体地位、合理确定政府和市场边界、打造共同富裕的命运共同体,是迎接经济领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挑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石,党的十五大深化了对该理论的认识。初级阶段理论对民族地区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帮助科学定位民族地区的区情,把握民族地区的主要矛盾,着眼物质与精神的转变,懂得教育在转变中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显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特质决定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教育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决定了我们应该采取的教育措施以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大学教育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文化观念,是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的文化观念。社会主义的大学教育观主要包括和谐教育观、科学发展教育观和人才培养观。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和谐教育观、科学发展教育观和人才培养观。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占支配地位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具有对社会生活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复杂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先进性特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对于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政治、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搭建稳固的意识形态平台,为社会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精神保证。  相似文献   

16.
论孔子仁爱思想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在发生着变化,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遭受到了冲击。在传统文化遭受冲击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也失去了传统文化赋予它的部分真义。我们重新理解、重视孔子的仁爱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完善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迫切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力、扩大中华民族的影响力;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使中国共产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形式,具有自身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特征。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人们更多地注重传统意义上的道德说教和知识熏陶,往往忽视网络代表的新文化的内涵,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的冲突。鉴于此,本文拟对网络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冲突做出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两种文化的虚实结合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新文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设置内容需要遵循一定原则,要合乎一定要求.根据网络传媒的优势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特点,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思想教育、网络政治教育、网络伦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网络人文科学知识教育、网络国情教育、网络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等内容.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20.
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在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不断加强。这些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坚持以党的建设为主导,以理论创新为动力,以宣传教育为武器,以加强队伍建设为生命,以增强社会认同为保障,以关注民生为根基,以引领时代潮流为主线,以繁荣先进文化为平台。积极探索和科学把握十六大以来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进行理论创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