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察数     
人类的祖先发明了数,之后便把人世间的善与恶、功与过、是与非,与数联系起来,记载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大则见之宇宙之无穷,小则见之毫厘之细微。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数让人见到事物的本源,让人明众理而应万事,见其本末,明其始终,知所先后。古人说“隶首作数”,隶首乃黄帝之臣,可见炎黄时代皆有教。懈经音辩》记载:“计之有多少,曰数”《诗经》“小雅”阐述数的用处,称“心焉数之”;而《礼记》又称:“问国君之富数地以对”,“掌官常以治数,治数每事多省异也”。实际上有人便有了数,记述日常之事,制定管理国家之规…  相似文献   

2.
追数     
统计是通过数字认识事物本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正所谓“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客观世界也正是这样。天地虽然广大,用数字把其本性展示出来,人们就找到规律了;万物虽然繁多,用数字把其整理得井井有条,人们做事也便有了头序;人口虽然众多,遵循数字所展示的本原,百姓勤勉于事,国家就会原于德而成于天。以真实的数字说明事物的变化,其规律就能准确把握而不失尺度;以数字的观点分辨事物,其大小多寡就变得层次分明;数字给人以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勇气,而达天下之治。数是真实而又可信的,有实而又有形;以数汛…  相似文献   

3.
察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祖先发明了数,之后便把人世间的善恶功过、是与非,都与数联系起来。记载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大则见之宇宙之无穷,小则见之毫厘之细微,都是数字把真实的写照出来。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只有数才让人见到事物的本源,把一个杂乱无章的世界,井然有序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人们  相似文献   

4.
人小时候最初先认识的数,一定是“一”,在启蒙阶段,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数。一朵小红花,一个妈妈,一个这一个那,从“一”的概念出发,逐步认识了周围复杂多彩的世界。数字是什么,老百姓说某人不识数,是说这人不识理,是说这个人心地芜杂,不明白所面对的事情要讲事理,自己的应对行为要讲道理,这里说的数当做道理讲。黑格尔在《小逻辑》中认为数字就是思想,我觉得老先生说得对,思想基于认识,认识就是识理。老百姓用识数不识数来形容人,浅俗的解释了数是什么。人们日常认识事物,说明事物,真正从数量的角度出发表述,是精准形象…  相似文献   

5.
数字的寓意     
数字,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数字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定的情景下确有其独特的魅力。一是元,是万物之始,是本源。万事以一开头,它象征开拓,意味久远,给人以希望。二是双,成双成对,好事成双,阴阳调和,象征幸福、祥和。三是众,众即多、即势也!古人主张“天地人之道”,“道生一、一生  相似文献   

6.
说“九”     
说“九”《九》为数之极。《九》字在中国五千年文化源流中富有神奇的魅力。中国人学打算盘,总要先学加法《小九九》,乘法《小九九》,以至《九归》,《九九八十一归除》。因《九》字代表数字的最高权限,因此,在古今诗文里,人们常以《九天》、《九霄》来表达天之高远...  相似文献   

7.
浙江历史上正式设置统计机构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清代末年。在这之前所有“计数”(统计)工作均由相关部门的官员负责 ,分散进行。浙江地域最早的计数官员见于周代(公元前1046年—前841年)。据《周礼》记载 :人口登记工作由“地官”负责 ,“掌登万民之数 ,自生齿以上 ,皆书于版”。秦代(公元前221年—前206年)会稽郡的计数 ,上由郡守、县令(长)亲管 ,基层单位由“三老”、“啬夫”和“游徼”分别登录教育、财政和社会各种数字。汉代(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 ,全国已建有“上计”体系 ,中央设“计相” ,州、郡、县…  相似文献   

8.
数据之美     
数据在很多人眼里可能并不算啥,但对于我们统计人而言,她就犹如自己生养的孩子,怎么看怎么亲、怎么瞧怎么美!那么,数据究竟美在哪? 首先,数据之美,美在她有“数”.虽然如今广义的数据是指一切被记录的事实,但她的第一特征依然是数字.哪怕是非结构化数据,最终处理分析的结果还是要尽量将其表示为数字.基于十个阿拉伯数字和十进位制数...  相似文献   

9.
水曰     
吞名世人皆知。吾乃世人皆需。吾乃天赐地藏。吾之源远流长。吾之流淌婉蜒无端。吾之点滴汇成大川。鲁能伸能屈能急能缓。吾可深可浅可大可小。尽管如此,吾尚乃取之有尽、用之有竭哉?因此,也人皆须“视吾如油”乃至“惜吾似金”也?总之,吾乃人类生存、发展等须臾不可离哉?诚然,喜有自知之明。世人既爱吾、盼吾,又恨吾、怕吾。以唯物辩证法慨言之,吾乃具典型之两面性矣,譬如,当吾从“潺潺花底流”到“飞流直下三千尺”时,吾乃如此悠然自得,又乃何等威武壮观;更乃军事,一姑娘落洞28天尚得以生还,惟靠洞中之钟乳石每分钟只摘下…  相似文献   

10.
2010年6月30日.李宁品牌口号“一切皆有可能”(Everything is possible)及其标识正式“退役”,新口号“Mak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开始启用。富有李宁自创金牌鞍马动作意蕴的“李宁交叉”则成为其新标识。李宁原标识长期以来都被诟病为模仿耐克(Nike),而其口号“Everything is 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也被认为与阿迪达斯(Adidasl)“Nothing is impossible”(没有什么不可能)雷同。  相似文献   

11.
如果有人问,现在最时尚的词汇是什么?回答肯定是“诚信”。 管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倘若大家都来讲诚信,重信用,童叟无欺,一诺千金,言行一致,惟实惟真,你好我更好,该是多么令人神往啊!然而,在现实中诚信又显得极其悭吝。举其所见,以次充好,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指鹿为马,谎言流行,尔  相似文献   

12.
数序诗趣     
数序诗趣孙日泰数字本身是单调枯燥的,它一旦进入语言、文字领域,则另有情趣。把“一”到“十”或“十”到“一”的数字,依次联句而成的数序诗,更是构思严密,浑然一体,瑰丽多彩,妙趣横生。纵观古今数序诗,可分为顺数序诗、倒数序诗、正反数序诗三类。一、顺数序诗...  相似文献   

13.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公元)2000年也频频出现在报刊和电视中。无论在电视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公元)2000年的读法颇不一致.有的读成“贰零零零年”,有的读成“两千年”.从简便角度看,后者更为人们所常用、事实上,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读法。表示敬字的词分为基数、序技和分数等好几种。其中基鞋词是表示数目多少的,而序数词则是表示次序的,两者截然不同。“(公元)2000年”是库数词,它是指从公元元年(即公元第一年)数起.到第二千年,而不是表示从公元九年起至公元2000年数字的条计。“二”和“两”使用时,有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8以及与8相关的数字受到特别的爱。这是由于“8”是“发”的谐音。它源于广东粤语,发扬于香港。近年来南风北吹,6、8、9几个吉祥数字的身价日高,尤其是由8引出的“发”,更风靡一时凡是有数字的地方,无一不选“8”以为“发”的信号。人们求“发”心切,有些“官商”部门也就借此发财,公开高价拍卖8字连串的电话号码,车牌号码,以推波助澜。 静心思之,对吉祥数字这一客观  相似文献   

15.
《统计与咨询》2011,(1):42-42
神马都是浮云 出处:“神马都是浮云”乃是“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神马”和“浮云”的神奇之处,则是当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时便可组成万能句式,推之四海皆可用,成为无数网友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16.
统计是用数据形式对经济社会现象的描述和记录。统计把一个杂乱无章、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概括成几个数据,变得简单明晰,让人明白易懂。古人云:天下之理,惟有数字让人见得最透彻,提纲挈领,开示蕴奥。正因为统计数据有如此神功,才有三皇五帝之治,本于数,道于心。中国统计已走  相似文献   

17.
慎用数字     
崔柏 《中国统计》2002,(1):34-34
前,各行各业在反映其发展情况时,少不了用数字说明问题。一些领导在工作总结时也少不了用到数字,但有的使用数字说明问题时,概念不清,范围不明,容易产生混乱现象。下面略举几例: ★弄不清“增长”和“增加”两个概念 某乡1995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是523万元,1994年同期是447万元,乡长写报告时是这样说的:“我乡1995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76万元,增加了17%。” 这时乡长把“增长”和“增加”这两个概念理解错了。“增加”这个词所表示的是一个绝对数,是报告期数字减基期数字所得到的差,它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水…  相似文献   

18.
博饼起源于厦门,是厦门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早在17世纪中叶,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驻扎在厦门,时值中秋佳节,士兵思乡心切,而大战在即,郑成功部下洪旭,为宽慰士兵佳节思念亲人之心,研究设计了中秋会饼,让士兵品饼赏月,博饼取乐,以激励军士克敌斗志。每会饼按照各级科举制度的头衔,设有“状元”1个,“对堂(榜眼)”2个,“三红(探花)”4个,“四进(进士)”8个,“二举(举人)”16个,“一秀(秀才)”32个。全会有大小63块饼,含有七九六十三之数,是个吉利数字。因为九九八十一是帝王之数,八九七十二是千岁之数,而郑成功封过延平王,所以用六十三之…  相似文献   

19.
时下,统计数字“注水”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时有发生,且呈愈演愈烈之势。群众称之为“数字腐败”。有少数部门或单位的负责人,缺乏一种实话实说的精神,他们汇报工作和上报实绩时,不是实事求是,而是指使统计和财务人员在数字上下“功夫”,在报表上做“文章”,别出心裁地制...  相似文献   

20.
古人不但重视谷物,也喜食蔬菜。《尔雅·释天》有云:“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可见,在古人的饮食结构中,除了主食,蔬菜同样是不可少的。与“五谷”相对应,古代也有“五菜”。据《黄帝内经》一书说,这“五菜”分别是葵、藿、韭、薤、葱。葵,又名露葵、滑菜,为百菜之主。古人常食者为冬葵,秋天种植,当年即可采其苗叶为蔬,而其宿根至来年春天仍可发芽。葵味甘而无毒,又有宜脾滑肠之功效,故可备四时之馔。早在《诗经·七月》中即有“七月亨(烹)葵及菽”的记载。《周礼·天官·醢人》还记有“葵菹”,即用葵叶制成的酸菜。古人食葵,仅掐其嫩叶,而不伤其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