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跨越式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后发国家或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在较短时间内跨越社会发展的某一个或几个阶段从而向更高级社会形态的迈进。跨越式发展思想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的,并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得到深化和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要实现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走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之路,这就是“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邵武市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这就必须根据邵武市工业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充分利用其现有的各种有利条件,集中其有限的经济资源,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化工、造纸、食品加工和林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进而提升其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力争从"点"的突破来促进"面"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广西赶超先进地区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主要是工业化发展受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重大约束。广西应当实施生态经济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符合生态立区愿景的发展新路。体现生态经济意义上跨越式发展,就要在发展目标上提升生态经济指标的地位,在赶超上优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指标,根据生态经济战略目标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在产业结构上,转向发展低耗能、低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与生态型农业。根据广西的区情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为此,要从产业发展规划与企业动力机制上转型,夯实战略转型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龙头 ,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时机 ,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根据我国的国情 ,要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跨越式发展的含义和特征,论述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通过分析清华等高校的跨越式发展,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同时提出跨越式发展要走重点突破、有特色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6.
论跨越式发展的可持续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但在我国的当前现实中,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同的发展战略。跨越式发展具有现实性,那么如何保证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呢?这里的关键在于选择新的发展道路,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7.
2 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要使西部大开发达到起点高、效益好、竞争力强的目标 ,必须加强科技创新 ,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西方传统工业化道路、苏联工业化模式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时期工业化道路做出比较,总结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工业化的局限性。面对人类文明形态的转型和由此形成的世界普遍交往日益加深形势,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制定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内在机制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融入世界产业革命 开创跨越式发展新道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今的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具有“二重性”。从生产力的角度看 ,它是一次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浪潮 ,发展中国家必须融入其中 ,自主开创出一条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新道路来。即以制度创新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为前提和动力 ,以教育创新为基础 ,以科技创新和知识化 (当前主要是信息化 )带工业化为关键 ,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毛泽东看来,东方落后国家要赶上或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可以不必等待生产力的常规发展,而可以借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首先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实现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然后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前提下,打破常规,实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和巩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从时代发展的角度论证了加快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实现“三步走”战略的需要,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要加快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深化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科技产业化的中间环节;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及其基地和队伍建设,为科技产业化提供源泉和后劲;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促进产学研结合,有效发挥政府推进科技产业化的作用等一系列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措施,对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如何实施国家创新,促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是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几代中国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工业化成为建国后中国发展的几乎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的危机并非来源于科学技术,而是植根于人类的生存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人类非健康的生存方式导致了科技作用的异化,只有改变人类非健康的生存方式才能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根据社会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态势和时代特点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 ,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和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技术思想体系。江泽民的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新发展。阐述了江泽民同志从战略高度说明科学技术的现代意义 ,以及科技创新、科学精神、科技伦理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新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工业化是标志一国或地区经济起飞的重要特征。贵州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只有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方向,加快工业化进程,才是贵州经济发展的中心内容,也是贵州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它不仅会在应用过程中转化为社会的物质财富,而且也会在"物化"过程中转变为社会智能,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和发展,促进人们观念变革,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从科学发展史的前进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宗教神学的陈腐观念的胜利无疑是人类精神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7.
科技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状况和社会发展理念密切相关.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社会理念和我们所追求的社会状态,为科技的健康发展和合理应用提供了基本准则和价值向度,其中所蕴涵的社会发展的和谐论为科技多重功能的展现提供了条件,社会关系的和谐性赋予科技以人文的意义和关怀,人与自然的和谐观规定和引导着科技发展和应用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科技双刃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都含有自己的反面。科技在推动人类进步的同时,其双刃性的影响日益突出,从科技发展思想角度对科技的双刃性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提倡科技的伦理化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科技伦理化是解决科技对人类负面影响有效途径,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19.
理工科大学要推动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和整体实力的飞跃,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需要。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应遵循自身发展的实际,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制度,建设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坚持正确方向,加强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