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同志说:“党的事业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发扬钉钉子精神,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华国锋渐渐明白,只有把“四人帮”抓起来,才能阻止他们的争权夺利 ●华国锋说:邓小平一点没有减少活力。邓小平回答:他的精力归政治局使用 ●邓小平拒绝接受“两个凡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向华国锋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3.
<正>1975年11月4日,邓小平把胡乔木找去,谈《毛泽东选集》编辑工作,谈完以后说:"你们以后就抓两件事:一件是把编辑《毛选》的工作做好,一件是帮助学部把刊物办好。"胡乔木这时还不知道,毛泽东对邓小平为刘冰等人转信的事作了严厉批评,政治局内在11月2日已开会"批邓"。邓小平说的是实话。清华大学刘冰、惠宪钧、柳一安、吕方正  相似文献   

4.
1973年邓小平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毛泽东感到十分满意。他多次在一些讲话和谈话中,称赞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文武全才,不可多得”,决心让邓小平承担更大的责任。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信任、赞扬和支持,引起了觊觎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惶恐,他们把邓小平视为自己纂党夺权的巨大障碍,千方百计妄图阻止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进一步重用。1974年3月,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江青第一次直接向邓小平发难,但遭到了惨败。这次斗争是围绕邓小平的联合国之行展开的。1974年4月,联合国大会…  相似文献   

5.
“文革”后的复出 胡乔木得到邓小平重新起用之后,成为邓小平身边的“笔杆子”。往日,胡乔木为毛泽东起草文件,如今胡乔木为邓小平起草文件。  相似文献   

6.
吴自涛 《秘书之友》2007,(11):33-36
1992年9月28日,被毛泽东戏称为“靠乔木,有饭吃”、被邓小平赞誉为“中共中央第一枝笔”的理论家胡乔木在解放军三。一医院与世长辞。而就在此前的7月份,他因癌细胞扩散引起骨折住院时,还在病床上对陪伴了他50余年的老伴谷羽说:“我要活到九十岁,我希望做两件事:一是完成对主席50年代政治活动的回忆录的写作,  相似文献   

7.
<正>四川人邓小平最了解中国的是毛泽东,最了解世界的是邓小平。农民造反夺天下,非毛泽东不可。农民蜕变为非农民,非邓小平不可。毛泽东与邓小平最大的差别在于:邓去过西方,毛只去过苏联。遥想清末,留着小辫的邓小平赴法国勤工俭学。短短数年,既未勤工,也未俭学。台湾人说邓天天看足球,钻咖啡馆;中共党史说他狂  相似文献   

8.
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饭对党八股》一文中将那些说话、作文“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等弊病,称之为党八股。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少机关和部门“会议太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时至今日,机关工作中的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不客气地说,它已成为时下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通病”:  相似文献   

9.
赫鲁晓夫问我:“毛泽东刚才是不是在骂我?”我不便直译,只好说:“毛泽东说的是生气的话,但他不是骂您。”他半信半疑地看着我,又看着毛泽东。也对我低声说出一句难听的俄语。 50年代后期,中苏两国两党关系中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正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为官有为,需要把握决策规律,做到敢于决策、善于决策,切实提高决策的能力和水平。领导就是决策古往今来,为官从政者都把多谋善断作为重要能力。毛泽东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邓小平也说过,"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这些都反映出领导决策的极端重要性。决策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领导干部事务繁多,其中大  相似文献   

11.
佚名 《秘书之友》2010,(11):8-8
毛泽东第一次访苏,李克农一直护送到满洲里。路上聊天时,他向毛泽东提了一个问题:“主席!你知道美国总统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情干什么?”“哦?”毛泽东来了兴趣。李克农说:“他第一件事就是看情报要点。否则,这一天不知该说什么、做什么事了!”  相似文献   

12.
<正>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员一定要有"认真实干"的精神,强调"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同志强调"少说空话、多干实  相似文献   

13.
张聿温 《领导文萃》2008,(20):102-106
一天,陈云来到毛泽东的会客室,毛泽东劈头问道:“你电话里说有急事面谈,什么事这么急啊?是不是为‘一五’计划的事呀?”陈云回答:“一五’计划的事还未考虑成熟。我是想向主席反映一下高岗同志的问题。”毛泽东略感惊异:“高岗?他怎么啦?”“我看他有点不正常。”陈云说,“他主动找到我门上.同我谈对党和国家体制调整的看法。散布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有些话很出格。”  相似文献   

14.
苏台仁 《领导文萃》2011,(22):56-60
毛泽东逝世后,全世界都在议论和揣测“毛泽东以后的中国”。 西方的一些舆论家们认为中国已经而且必然要“否定毛”,“非毛化”。港台的报纸也说:“大陆批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闲话     
《领导文萃》2009,(10):136-136
北大图书馆长李大钊找到代理校长蒋梦麟,希望能给毛泽东安排一个职位。于是,蒋梦磷写了一张条子:“派毛泽东为图书馆书记.月薪17元。”后来。某英国议员哥玩笑对蒋梦麟说:“如果你那时多给他一点钱,也许毛泽东就不会变成共产党。”  相似文献   

16.
齐欣  林娟  佳盈 《领导科学》2001,(17):21-23
毛泽东与邓小平结识,最初是在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会后,毛泽东前往湖南组织秋收暴动,邓小平随中央机关迁往上海。四年以后,两人重逢在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在1975     
毛泽东批判“四人帮”1975年春天。邓小平复出工作一年多,就被毛泽东赋予了党政军大权,而且在周恩来的支持下,大张旗鼓地开展整顿,这实在让以江青为首的“文革”势力感到嫉妒、恼怒,甚至恐慌。他们深知由邓小平发起的这一场整顿,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威胁。从邓小平复出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在密切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不是自发的过程 1、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业已确立的1957年,毛泽东同志讲过这样一句话:“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81页)这里,“辛勤劳动”很值得玩味。联系社会主义的实践,尤其窥视社会主义的某些曲折,不难想到:“辛勤劳动”很大程度上象邓小平同志说得那样,“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地干”。  相似文献   

19.
河之洲     
毛、邓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异同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徐崇温撰文分析毛泽东、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异同。薄一波曾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徐崇温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毛泽东开始探索,由邓小平  相似文献   

20.
摘 要:创新是推进新闻事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是新闻的生命之源。而要想创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切忌空谈。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整风时,曾大声疾呼:“应当禁绝一切空话”,“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80年代,伟人邓小平又发出“说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恶习必须杜绝”的号召。前总理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为郑重地向全国发出“力戒空话套话”的呼唤。由此足见空话套话的顽固性,以及克服它的艰巨性。只有创新才能彻底克服空话套话,反之,要想克服空话套话必须创新,新闻事业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