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分制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在学分制条件下目前教务管理存在的弊端,从而提出了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现代化的教务管理模式,以及不断加强教务管理人员的自身建设,以期为全校教师、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靳强 《新天地》2011,(10):229-229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现代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学生最多的应是鼓励、尊重。但在强调师生之间这种新型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同时不要忘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纪律制度和规范的要求是学习的必备保证,学生课堂纪律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全面理解以人为本 搞好后勤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一个具有多种含义的命题,本文所讲的以人为本是指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要以广大学生、教师和后勤管理员工为本,即要以他们为目的、为动力、为标准。所谓准确理解以人为本,搞好后勤管理工作,就是说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广大学生、教师以及后勤管理员工都是后勤管理工作的目的、动力和标准,不能片面地理解后勤服务工作中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提高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增强,教务管理工作量的不断膨胀,管理程度的进一步复杂和管理难度的进一步加大,教务工作必须有所创新,静态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必须转变为动态的、规范的、科学的管理模式[1]。提高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艺术,已经成为高校教务管理改革紧迫的任务。提高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艺术,有利于落实领导意图。高校教务管理队伍由领导层和管理操作层两个层次组成,管理操作层的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贯彻领导层的教学管理意图,并实施具体的管理。作为教学管理信息上传下达的桥梁,不断接受和反馈信息,是联系学校、教师、学生的纽带,是教学…  相似文献   

5.
教务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不仅决定着教学的质量,而且直接影响所培养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为了能够实现教学过程的效率,保障教学的质量,必须要求教务工作能够不断地开拓、创新。通过分析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好教务管理工作的建议,为教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者,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管理者与组织者。教务管理是高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教务管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起引导和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务教学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不可避免地给教务工作者带来了更高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浅谈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和应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高校教务管理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教学管理人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决策者应高度重视、积极参与,高校应通过科学规划与合理实施,确保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并不断提高教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更新教务管理的硬件配套设施,使教务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院长负责制的高校,院(系)党总支立足尊重学术、尊重学者、尊重学生的工作思路,有助于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更加贴近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贴近教师和学生,是新形势下高校院(系)党总支工作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以抓教学为己任的教务工作则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的中心”,教务处是教务工作的实体 ,教务工作的优劣成败从根本上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要使教务工作程序化 ,提高教务管理质量 ,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确保稳定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教学状态 ;(2 )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 ;(3)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新高校教师,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知识型员工,普遍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除了要求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等得到满足外,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理解。这种尊重不仅来自学生,同样来自高校管理者。本文主要从高校管理者角度研究尊重教师问题。阐述了尊重教师的内涵,并分析了当前高校管理中教师不受尊重的表现及原因。提出了高校管理工作中尊重教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行为科学理论梅奥的“霍桑实验”论点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中专学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并以行为科学理论为依据 ,提出了中专学校可以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重视学生中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作用 ,尊重学生个人爱好、兴趣和愿望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师德也要与时俱进,新时代师德应有新的内容首先,以德治教,这样才能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树立新世纪教师的人格形象;其次,以人为本,在爱学生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是师德发展的新方向;最后,与时俱进,主动适应信息社会教育中的教师形象与职能转变,是师德建设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文化建设关键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师生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等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行为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教师角色的变化、形成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重视过程性教学、建立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氛围、关注评价中的反思和反馈作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4.
参与式教学法尊重人的对话权利,以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为参与课堂的实践策略,有效地实现了师生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思想教育的人性化、平等性、主体性、生活性、针对性、实效性。要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处理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上,以教师为本;在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以学生为本。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在坚持以人为本方面,还存在在教学中,未能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以学生为本没有到位;在管理上,未能实现由官本位向教师本位的转变,以教师为本没有落到实处等问题。因此,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内容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与时俱进,具有针对性;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推行参与式教学在评价方式上,由单一的教师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双主体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拓宽教学领域,切实加强社会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6.
高校的教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教务管理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管理水平。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给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创新要求和可能。教务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高等学校的创新与发展。在平常、繁杂、琐碎的管理工作中用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管理的高水平以适应时代对高校教务管理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高校师德建设中的人本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高校师德建设实际上是把教师作为高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种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积极态度和思想。师德具有先进性、示范性、创新性、进取性、团结协作性以及广泛性和深远性的特点;探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人本前提有利于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改进教风带动学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成才;有利于促进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参与式教学法尊重人的对话权利,以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为参与课堂的实践策略,有效地实现了师生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基础。随着独立学院规模的扩大,其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文章结合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论述独立学院的学生工作如何做到以人为本,以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思想教育的人性化、平等性、主体性、生活性、针对性、实效性。要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处理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上,以教师为本;在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以学生为本。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在坚持以人为本方面,还存在在教学中,未能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以学生为本没有到位;在管理上,未能实现由官本位向教师本位的转变,以教师为本没有落到实处等问题。因此,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内容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与时俱进,具有针对性;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推行参与式教学在评价方式上,由单一的教师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双主体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拓宽教学领域,切实加强社会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