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玲 《小康生活》2005,(12):45-45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无论对穷人还是富人来说都是通行的,理财绝对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如果你的钱本来就不多,那就更需要学会合理地理财,并且要避免两个误区。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相信很多人看了投资理财的相关书籍后,一定都想跟着记账、规划个人的财务收支,但常常都是拿了纸笔记了两三天后,就半途而  相似文献   

3.
刚刚过去的2007年,一场酣畅淋漓的大牛市刺激了人们压抑已久的理财意识。在这个“基情”燃烧的岁月,“有井水处必有论股者”。“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高CPI下所有人的财富数字不进则退,理财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现实需求。为投资者管好钱袋子的理财规划师也在这个黄金年代走上前台,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4.
兰鹰 《社区》2011,(24):38-39
当上“家庭主妇”后,财政大权便落到我的手中。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锅碗瓢盆的现实生活使我认识到:咱老百姓还真得学会理财,不理财,不但财不会找你,日子也会过得紧紧巴巴。如何科学理财卿我根据家里的实际情况,大胆地在家中设立了“家庭基金”,把家中的经济收入做了科学的安排和支配,以“家庭基金”的形式进行科学理财。真别说,这种理财方式使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5.
阿凡 《社区》2005,(14):60-60
工薪阶层是否需要投资理财?解决温饱问题后,要筹足多少钱才可以做“投资理财计划”?时下的工薪阶层,对于消费理财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以下是几种典型的“症状”和解决办法。误区1:理财是有钱人的专利很多普通居民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的专利,普通家庭收入低,无财可理。但从实际来说,收入多少都要讲投资理财,闲钱多少,都要讲究合理规划,也即有“财”可理。只要合理规划,便可让“钱”生“钱”,利滚利。王先生夫妇均是工薪阶层,无小孩,家庭收入每月5000元左右,除去每个月2000元的供楼款和生活费,每月剩余不到3000元,直接放在工资账户中,觉得无…  相似文献   

6.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懂得理财就是懂得如何经营财富。但是光知道理财是不够的,还要知道理财的各种武器,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合适的群体,这样才能在理财征途上大显神通,实现资产的增值。  相似文献   

7.
“村民理财小组”作为村级民主理财的组织,你可能并不陌生,但是你听说过“镇级财务民主理财小组”吗?盘城镇就发生了这样的新鲜事。  相似文献   

8.
小凡 《社区》2005,(13):60-61
60现在的理财形势可以说日新月异,去年很多人还不知道集合理财是什么东西,今年已经在大行其道了。特别是今年以来,光是人民币理财的从热到冷再到趋热,就发生了三次变化,关于房价更是变化很大,国家可以说使出了多道“金牌”打压房价涨幅过大;股市更是让人捉摸不透,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宏观形势非常向好,但股市就是一直不见起色,直到指数破了一千点之后,管理层才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多家有关部门降低了分红的税率,所以,各种信号表明,下半年股市将是从熊市转入牛市的开始……所有这些变化,将使广大老百姓在2005年下半年的理财思路和理财方…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荐     
白领理财日记2:投资伤不起 本书精选35篇投资理财经典故事,每个作者都是真实存在的理财达人,他们的故事你也可以复制,靠着平凡的智慧让自己衣食无忧,打着自己的财经小算盘,取别人的经,理自己的财,脚踏实地的理财故事比比尔·盖茨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替父母理财     
骆昌芹 《老友》2013,(4):41-41
房市、股市正红火的时候,我用攒下的钱去投资了一个网络小店。当时还不太懂得"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更美好的生活,要靠合理配置现有资产得到"的道理,只是觉得父母那一辈把钱都存入银行的想法太落伍了。不过在今天看来,那时候我的理财方式只能叫做"望天收"。  相似文献   

11.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理念已经在普通百姓中普及。理财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春节期间,购置年货、添置新衣、请客送礼等样样要花钱。如何做到家庭中的收支心中有数,不超支、不透支地过个平安快乐年,的确要对钱袋子好好地琢磨与打理一番。  相似文献   

12.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想必社会大众早已耳熟能详。投资市场起伏波动大,充满不确定性,所以,理财计划,尤其是家庭理财计划,切不可只注重收益而忽视风险,应结合考虑多种理财产品,合理规避风险,安全实现收益。  相似文献   

13.
论命运     
冯友兰 《社区》2013,(11):6-7
世上有许多所谓的“大哲学家”也谈命运,不过他们所谈的命运是指“先定”,既有“先定”.就有人要“先知”它,以便从中获利。例如预先知道某种物品将要涨价.就大量买进,便可赚钱;知道某种物品将要跌价,就去卖出,便不亏本。因此使得他们大发其财,无怪乎“大哲学家”们都生意兴隆了。  相似文献   

14.
“量入为出”和“量出为入”作为政府的两大理财原则,具有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在我国,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多样化,片面地强调以“量入为出”为主最终不能解决财政问题,“量出为入”作为一种政府的主导理财原则具有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简单·复杂     
《阅读与作文》2009,(1):30-30
你买过彩票吗?中过大奖吗?其实买彩票这玩意,始终都是件需要幸运垂青的事,运气到了,拦都拦不住,即便你不理财,财也会千方百计地理你:但若是运气不到,即便赔上了全部身家,也未必能中那头等大奖。 下边就是五大古怪的国外中奖趣事,一起看看吧。  相似文献   

16.
首先剖析了孔子对会计工作本质和应当遵循原则的认识,进而研究了孔子“政在节财、藏富与民”的理财思想以及孔子学说对现代会计人员价值取向、职业操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时下,理财成为一个时髦话题,人们都想通过理财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成为一句流行经典语。在这趟时尚列车上,老年人也不例外。经过一生的积累,老年人手中都有了一定的积蓄,理财安排得好,就可以保证退休后的积蓄保值增值,减轻子女负担,使生活无忧无虑。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05,(7):61-61
在很久以前,“富不过三代”,既是无可回避的现象,也是提醒风险的忠言。时至今日,富不过两代、甚至一代,都有可能。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如何把握财富,理性投资,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耳闻目睹了许多年前在房地产、股市中暴富的人们随着市场的大幅波动变得两手空空的情况,它告诉我们要保持财富的持续稳定增长,不但要有足够的理财意识,还需要有足够的理财手段和正确的理财方法。理财其实就是个人对钱财的规划,是一个基于人生规划的财务规划。个人理财的基本法则:1.确定需要:首先要知道自身的需求在哪里,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通过努力能够…  相似文献   

19.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的事,与己无关。其实,无论你是腰缠万贯的老板,还是普通的工薪阶层,都无法回避理财。“理财盲”们应尽快扫盲。  相似文献   

20.
张继东 《社区》2013,(36):54-54
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把“理财”挂在嘴边,其实所谓的理财,并不仅仅是买股票、基金、投资房产,最贴近自己的“理财”就是打理好生活一一只花该花的钱,养成良好的用钱习惯,并把它发展成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