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原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4,(9):202-207
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作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遏制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上升,是城市管理中亟待破解的难题。通过对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群体与本地青少年犯罪群体的比较分析可知: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缺位、流入地城市社会管理的滞后等因素,是导致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主要原因。从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入手,打破城乡户籍制度的樊篱,着力完善外来未成年人权益保障体系,消除青少年犯罪的成因,能够实现从源头上预防与减少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2.
浅谈道德教育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社会、学校、家庭忽视道德教育 ,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通过道德的抑恶扬善作用 ,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重点集中于青少年犯罪现状、犯罪特征、犯罪原因以及犯罪预防这四个方面。多数学者根据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来概括犯罪特征,并从网络、社会环境、文化与社会排斥等方面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提出完善立法、净化社会环境、刑罚矫正与有效社区管理等预防和治理措施。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将给我们进一步研究青少年犯罪带来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肩负着国家强盛、民主兴旺、社会进步的责任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后备军 ,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 ,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 ,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本文对青少年犯罪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提出预防及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金波 《兰州学刊》2004,(5):203-205
预防、控制青少年犯罪 ,是一个国内外公认的极其困难、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积极分析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深入剖析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努力探索预防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有效举措 ,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预防、控制青少年犯罪,是国内外公认的极其困难、极其复杂的一个社会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具有低龄化、女性化、暴力化和集团化等特点。其犯罪成因,既有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又有教育的失误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因此,政府、社会和家庭要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犯罪。  相似文献   

7.
预防青少年犯罪与家庭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异质型社会,青少年犯罪现象也日益凸现。本文主要结合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其特征,简要论述家庭道德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完善途径,以便减少青少年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8.
徐杉 《天府新论》2004,(Z2):143-145
青少年肩负着国家强盛、民主兴旺、社会进步的责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后备军,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本文对青少年犯罪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提出预防及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大问题.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认识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原因,怎样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崔丽伟 《理论界》2005,(6):87-87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当今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普遍关注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突发性和多向性、集团化和增长迅速的特点。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本文从主客观两方面谈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