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1,(6):2-M0001
吴邦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更加紧迫,这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各方面反映强烈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08,(14):30-31
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的五年任期内,审议和通过宪法修正案1件,法律73件,法律解释5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21件,一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相继出台。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提出,2008年共安排审议20件法律草  相似文献   

3.
在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庄重地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同时,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不能有效实施,便是一纸空文。事实上,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程中,已经建立起了包括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在内的一整套法律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4.
关键在党     
游劝荣 《领导文萃》2011,(11):10-13
早春三月,北京乍暖还寒。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时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按照信春鹰教授的说法,这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5.
徐华 《领导文萃》2011,(11):13-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取得了重大成果.也意味着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领导者》2007,(4):62-63
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代表委员们关心的问题,参加了多次讲座和分组审议,就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医疗改革、政府建设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新要求,为贯彻“两会”精神、做好2007年工作指明了重点。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六大、十七大提出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标志着党的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的重要转变,这是一个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3,(10):20-21
每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审议各项工作报告时,总有一些词汇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些关键词涵盖了我国政策、法律、民生、经济等各个领域,从一个个词条中可以反映出我们国家宏观政策的走向、国家机构和政府各部门工作的核心和重点等。2013年两会期间,国家机构、政府部门工作报告一出,迅速引发代表委员热议。在五个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平安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住房问题、严查贪污贿等关键词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的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六大、十七大提出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标志着党的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的重要转变,这是一个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王晓杰 《领导文萃》2011,(11):17-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成,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大成就,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难题。相较而言,人们却常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来评价中国的法治现状.可见法律的执行状况还差强人意,不容乐观。法贵在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在“两会”结束后的二十多天里,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中央领导,就围绕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在全国展开考察。与此同时,各省部领导考察及跨省交流也掀起了高潮。“两会”后的首轮考察,对各地抓住“十一五”工作重心,在“十一五”规划元年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重中之重3月15日,也就是“两会”结束后的第一天,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任务,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2006年工作要点》,其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摆在…  相似文献   

13.
徐华 《领导文萃》2008,(14):18-22
(一) 如果说30年来法治为百姓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首先是从制度供给上开始的。作为制度建设的最高形态.国家立法的分量日益显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进度不断加快.立法领域不断拓展.立法事业空前繁荣。党的十五大更提出“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4.
构建设社会主义法律援助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举措。本文将从法律援助体系的定义谈起,阐述,目前在构建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国法律援助体系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问题上,中央领导集体要坚定不移,全党同志要坚定不移,全国人民要坚定不移,  相似文献   

16.
钱其琛:中国国内正在为“入世”加紧法律和人才的准备,相信经 过充分的准备工作,中国能够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发展的需要。 吴邦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将认真履行对外承诺,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国际通行规则,进一步完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创造完备的法制环境。 吴仪:入世后中国对外开放将出现三个转变,中国将由目前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中国正在抓紧清…  相似文献   

17.
如今,我国已有有效法律200余件,行政法规及地方性法规7600余件。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由7个法律部门、3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8.
《决策与信息》2005,(3):6-7
2005年3月上旬,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简称“两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2005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强调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各项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两会代表和委员们、有关部委顿导在大会讨论中和记者招待会上.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向全社会的民众敞开了他们的发展思路和建设目标。本刊特结合两会主题.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宏观调控制、促进“三农”建设、发展区域经济等问题.编辑有关资料。供广大读者学习时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宪法和法律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相结合的道路,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很多法律仍然停留在书本上,尚未转化为我们共同的生活准则,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即法律实施问题成为法治建设中最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办公室业务》2009,(3):1-1
2009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十一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我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温家宝总理在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主题,深刻分析了形势,明确提出了目标,全面部署了任务,体现了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坚强决心,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稳定的时代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