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杜甫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他的忧患意识。杜甫在其诗歌中所反映出来的忧患意识,是我国古代诗人难以比肩的。本文探讨了杜甫诗歌忧患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杜甫诗歌忧患意识的自身特点与一般品性。  相似文献   

2.
由于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同,“月”在杜甫、李白和王维的诗中所体现的艺术境界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以王夫之的“情景论”为依据,杜甫、李白和王维月趣诗的意境当分别属于“景中情”、“情中景”和“情景妙合无垠”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3.
杜甫题画诗管窥张英在杜诗研究中,有一类诗常被人们所忽视,这就是题画诗。宋代无名氏分门别类集杜诗,得题画诗19首。这种题材在杜诗中所占的比重虽少,但对后人了解唐代绘画艺术及杜甫的审美思想却是极为珍贵的。绘画的发展同诗歌的发展一样,它的起源离不开劳动人民...  相似文献   

4.
<喜雨>一诗由梓州而及吴越的联想,是杜甫一贯的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他对战乱中民生凋敝的密切关注.然自郭沫若误解为"欲痛洗农民起义军"以后,此诗一直被当作杜甫敌视农民起义的证据.这其实是歪曲了杜诗的本意,误解了诗中所体现出的仁者情怀.  相似文献   

5.
杜甫诗歌中涉及亲子之情描写的片段有许多,其中14首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他的舐犊深情.杜甫的家庭子女较多,对于"无食致夭折"的幼子,他的愧疚之意终生未销;对于其他子女,他的关爱之情不仅是溢于言表的也是全方位的,他既关心孩子们的成长,也关心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其教子诗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颇有值得当今教育工作者重视的地方,而其儿女的反哺之情不但从侧面体现了杜甫的教育成果,更可见出浓浓的父子亲情.  相似文献   

6.
《四川社科界》2005,(10):53-53,52
由四川省杜甫研究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杜甫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于二00五年十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行。大会于十月二十六日上午在成都杜甫草堂藏经楼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参加大会开幕式的有四川省杜甫研究学会名誉会长钟树梁,成都市文化局副局长尹建华,四川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张家鎏,重庆市文化局副局长、西南大学教授、四川省杜甫学会理事刘明华,成都市原文化局局长史家健,杜甫研究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教授张志烈,成都牡甫草堂博物馆馆长、  相似文献   

7.
严铭 《兰州学刊》2013,(7):219-221
杨慎对李白、杜甫都很钦佩,其思想人格和诗歌创作受李、杜的影响较大,但笔者发现杨慎对杜甫的尊崇和追摹尤甚。文章侧重从杨慎对杜甫的诗评、诗歌创作中的模仿接受和晚年以杜甫自况等方面来说明杨慎与杜甫的独特因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四杜甫的作品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 杜甫:南征。关於杜甫的作品,我们分三部分来叙述:(一)几点与创作有关的说明;(二)杜甫作品的人民性;(三)杜甫作品的艺术性。(一)几点与创作有关的说明加以上各章所述杜甫的时代、生活和思想,杜甫将创作出怎样的作品,我们已不难想像。但在接触到杜甫作品本身之前,我觉得有几点得先说明一下,因为和杜甫的艺术成就有关;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创作经验来吸收,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这几点是:  相似文献   

9.
4月15日至19日,纪念杜甫诞生12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杜甫的故乡河南省巩义市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中华杜甫诗词学会、四川省社科联、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社科院、山东大学、四川省杜甫研究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和巩义市政府联合发起,由巩义市政府和四川省杜甫研究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日本、韩国和香港地区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了研讨会,并提交论文、专著共66篇(部)。  相似文献   

10.
杜甫是文学史上一个重要诗人。历代地主阶级文人、资产阶级学者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发,对杜甫作了大量的评论。近年来,“四人帮”又从其篡权复辟的需要出发,对杜甫进行了随心所欲的歪曲,把杜甫弄得更加面目全非。我们今天研究杜甫,必须首先清除“四人帮”在杜甫问题上散布的浓烟密雾。一、梁效论杜甫的用意何在“四人帮”在四届人大上遭到惨败后,一九七五年四月,就急急忙忙指使其御用文人梁效,同时抛出《杜甫的再评论》和《论李商隐的<无题>诗》两篇黑文,杀气腾腾地叫喊,要通过对杜甫的再评论,来“坚持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各个文化领域对资产阶级实  相似文献   

11.
唐代井盐产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井盐产地为87处(以县计),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增加了2.48倍。从分布情况来看,剑南道最多,山南道次之,陇右道和江南道较少。唐朝末年,剑南道和山南道盐井数大约为640所。如果把南诏地区、陇右道和江南道的盐井算进去,则全国盐井数至少在740所以上。唐代后期井盐产地增加较多,井盐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宋代池盐产地分布于6路9州(府)10县(寨),共有23个盐池。与唐代相比,增加了蓬莱成泉池和忻州马城池两处。  相似文献   

13.
在清代民国时期,四川自贡井盐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出山约”、“上、中、下节约”等特殊契约形式,导致这种契约形式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自然环境、盐井开采技术以及市场竞争是导致这些契约关系出现的重要原因。这些契约形式的出现对当时自贡地区盐业生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效地解决了投资者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保证了井盐开采所需资金来源,分散了投资风险,优化了盐井生产组织形式,提升了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使自贡地区的井盐生产能形成独特的生产模式,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4.
杜甫陇右诗在主题趣味和艺术风貌上展示了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与诗人的现实经历与处境有直接关系,同时也与盛唐晚期独特的审美文化风尚息息相关。杜诗里诗学精神的变化也对中晚唐乃至宋代的诗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吴中胜 《云梦学刊》2012,33(4):94-101
关于唐代人对杜甫的评价问题一直是学界的热门话题.近些年的相关论争有以偏概全、静止地看问题两个偏颇.为了说清问题,我们有必要对相关材料作仔细的时间和空间的排比和考量.时间上分杜甫在世时、中唐、晚唐三个阶段来说明,空间上则要注意具体材料是什么场合下的文字.三个阶段中,杜甫经历了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刘晏盐法下政府与商人合作的产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 《晋阳学刊》2006,(4):102-104
刘晏盐法下政府与商人的合作实际上是一次产权的重新划分与财富的重新分配,这次改革造成了商人阶层的分裂和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富商大贾通过加入盐籍,获得了这次产权划分与财富分配的机会,进入封建政府体制内,成为为唐政府财政服务的特权商人,并因此获得了唐政府的产权保护;中小商人被挡在了这次产权划分与财富分配的大门之外,其中很多人走上了贩卖私盐的道路,并最终成为唐末黄巢起义爆发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17.
宋庠、宋祁是后昆体诗人群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七律创作在西昆体向江西诗派的转变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就内容而言,二宋七律皆表达了自己的仕途沉浮、叹老念衰之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倾向,这一点迥别于西昆体。在风格上,二宋七律由效西昆体的典丽柔靡向瑰迈健举或沉郁奥博发展。这与二人七律学杜分不开,而学杜是江西诗派七律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在创作手法上,宋庠七律以比兴寄托、借用典故写景抒情及多用倒装句三大特征为主;宋祁七律除此之外,还在造语、炼字、对仗、用典等方面表现出求新求奇、精益求精的努力,特别是僻典、俗字的使用,已率先实践了江西诗派"化俗为雅"的理论。在唐风向宋调的演变过程中,宋庠七律更倾向于唐风,而宋祁七律则在很多方面开了宋诗法门。二宋七律,一以承唐,一以启宋,具有重要的诗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北宋七绝审美风格迥异于唐人的原因,清代一些诗评家将其归结为北宋诗人对七绝诗体源起的错误理解。此类论述涉及问题有二:一是北宋诗人认为七绝乃截律而成;二是北宋七绝不像唐代入乐而歌。其评述似是而非。  相似文献   

19.
明代池盐产地分布于北直隶以及山西、陕西、湖广三省,至少有52个盐池得到了开发。如果以县、所计算,则至少有22处池盐产地。与元代相比,明代池盐产地增加了14处,增长幅度为175%;盐池增加44个,增长幅度为550%。可见,明代池盐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恢复了唐代的规模。明代池盐生产之所以得到恢复和发展,与明朝建立以后统一局面的形成和社会秩序较为稳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胡建次 《阴山学刊》2005,18(4):73-77
“四唐说”的提出与完善,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一、宋代,“四唐说”雏形得以凸显;二、元代,“四唐说”骨架得以成型;三、明代,“四唐说”论说得以完善。“四唐说”的拈出,标志着人们对唐诗流程有了更合乎历史与逻辑的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