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数字阅读现象引发了学界的文化忧虑和探讨热潮。不可否认,数字阅读确实带有某些浅阅读、娱乐化、过度消费性等倾向,但其存在有诸多合理性。数字阅读的盛行是时代发展、技术发展和文化发展等多方面发展交汇的必然产物,数字阅读行为已经成为我们数字化生存方式中的重要内容。数字阅读对于当今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意义重大,其发展前景是光明、乐观的,它是数字时代人们基本的生存和文化需求。我们应引导数字阅读更好地为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2.
视觉文化时代人类阅读行为之嬗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赵维森 《学术论坛》2003,(3):127-131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 ,使人类的阅读对象和阅读主体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尤其是阅读对象的变化 ,不仅意味着负载人类文化艺术信息的外在符号形式发生了转换 ,而且意味着随着符号形式的转换 ,人类文化艺术的内涵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从而使传统的阅读动机、阅读心理机制、阅读性质、阅读效应、阅读价值等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对阅读中的认知加工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而目前最主流和最有效的研究方法就是眼动研究.本文在对阅读眼动研究的历史、阅读时眼动的几种形式、当前流行的几种眼动研究方法以及阅读心理眼动研究的几个模型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眼动研究在阅读理解中的认知加工的研究的贡献与局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大众的阅读方式,阅读媒介从传统的纸质阅读转变成手机、电脑以及互联网等终端.数字阅读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成本低且便捷性高,打破传统阅读的时空限制,进一步实现了绿色阅读,减少了环境污染.在未来,公共数字阅读将成为一种趋势.基于此,本文详细地概述了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的价...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社会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数字出版迅猛发展,数字阅读蔚然成风,对建设学习型社会带来深远影响.进一步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应顺应数字出版阅读趋势并统筹考虑数字出版阅读与传统出版阅读的关系,强化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把学习型社会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6.
常青 《理论界》2004,(5):167-168
图式理论是已被广泛接受的用于L2阅读理解的理论。本文在探讨图式理论和阅读的认知心理的基础上,阐述了如何引导L2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从而揭示图式和图式的激活对自主阅读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阅读陌生感,可以消解学生阅读的被动性,激发他们对文本的兴趣。在阅读陌生感中能够走进作者的心灵,丰富阅读心理图式,提高阅读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应用数字阅读、文化产业、生态因子、耦合模型等概念,通过对相关生态因子的互动分析,阐述了数字阅读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关系模式,提供了一个分析数字阅读与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曹小佳 《云梦学刊》2015,(2):151-153
目标阅读是指针对某一特定的学生读者群,由专家团队列出科学、严谨、系统的专业书目供学生阅读,由具备心理咨询执业资格和从业经验的图书馆馆员随时跟踪阅读的进程,及时提供个性化的一对一的指导,最终实现解决学生心理或人际交往困惑。目标阅读的实施有利于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延伸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触角,完善阅读疗法的理论体系,开拓阅读推广的新领域,彰显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朱永新说:“阅读改变我们一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课堂阅读作为阅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设计和组织的特定课堂情境中进行的一种群体性阅读活动,但它又是个体阅读基础上的群体性活动。  相似文献   

11.
师丽娟 《兰州学刊》2006,(12):96-97
组织集体性阅读活动是阅读的一种形式,与澳门地区相比较,我国从阅读活动的政策法规、组织机构、类型及形式,到组织活动的范围、影响面、长期性等都是不足的。提出党和各级政府要将全民阅读活动纳入到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要建立国家阅读活动的政策法规,要积极依靠协会组织及社会力量,寻求更多更好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全民阅读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12.
从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SWOT分析来看,两者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在这种情况下,须在两者间寻求“竞争平衡”,更好地扬长避短,使传统读物在数字化浪潮下得以健康、持久的发展。编辑出版人要转变观念;编辑出版人要及时调整知识结构,掌握必要的数字出版技术及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编辑出版人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通过提供高质量和精益求精的内容来抓住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3.
读者阅读倾向直接反映出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的特点,为了研究读者的阅读倾向及阅读心理,热情、科学、深层次地为读者服务,以理工类大学生为例,借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其阅读倾向以及倾向的成因,并针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引导利用阅读倾向的方法和措施:合理调整藏书结构;加强图书馆在新环境下的导读工作;充分体现出"平等、开放、科学、高效"的管理理念;实现"信息网络"的立体化服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人均阅读图书册数极低,数字阅读也不尽如人意。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不应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片面地夸大或贬抑任何一种阅读方式都是错误的。应该根据阅读的内容和目标,选择适合的阅读方式。阅读有浅阅读和深阅读之分,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浅阅读易碎片化、娱乐化,深阅读适合人文经典等内蕴深邃的读物。提倡非功利性阅读,有助于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和心灵成长。阅读是门学问,不可能凭空学会,需要训练。要加强对读者和读物的分层、分类指导,使阅读真正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家、心理语言学家对阅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陈述了有关阅读模式、阅读者的心理模式方面的理论,指出这些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李兵 《中文信息》2013,(10):12-12
公共图书馆是构建全民阅读的中坚力量,在网络信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的变革时代,公共图书馆应借助高新技术成果在数字阅读与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来延伸服务领域有效推进全民阅读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阅读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生理过程,是一种由多种心理因素参与的认知活动。要使学生主动阅读,读得快,读得好,首先要对他们的阅读心理进而整体调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文学中性描写的阅读心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性描写,对这个另类话题历来有争议.其敏感点正是它的矛盾之处:性描写作品传承至今的历史也是不断受禁止的历史.其实在上古时期"性"很自然,就是生命的一种形态.随着社会发展,"性"逐渐被贴上了许多标签.陷入尴尬.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在表现人的同时离不开性描写,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众说纷纭.从阅读心理层面分析,进化心理表明,性爱适应器积淀于阅读的感知觉基础;精神分析的性爱本能的替代性满足形成阅读的情感共鸣;人本心理的高峰体验提升了阅读的理解力,把握了对性描写的认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冀文秀 《阴山学刊》2002,15(5):70-73
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形成发展性阅读能力,是当前语文教改的重要课题.调适阅读心态,形成"我要读"的阅读动机;构建"心理词典",为阅读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掌握阅读方法,活用于不同功能的阅读;训练阅读技能,提高阅读效率;鼓励自主阅读,尊重阅读个性--必须综合运用这几条策略,才会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