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英语诗歌是英语语言的糖髓,数量浩瀚,形式多样。它不仅拥有与其它语种诗歌相同的特点--形象、生动,同时还具有更强烈、明快的节奏和和谐、优美的韵律.阅读、欣赏英语诗歌不仅给人带来美的精神享受,而且能帮助提高语言水平。这是英语语言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提高阅读和欣赏英语诗歌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了解一点奖诗知识。下边就英诗的意象表达及格律特色略作简述以助初学者一臂之力。一、英诗意象表达与欧宝有人说意象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意象就不成其为诗。这种说法当然有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使用形象、生动语言所达到的意象效果…  相似文献   

2.
英语诗歌文体学分析法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现代文体学理论,从变异、前景化、比喻的语言以及押韵、拟声、节奏与格律等方面对诗歌语言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简要归纳出较为适合中国学生的英语诗歌分析模式.结尾部分以狄金森的诗为例分析了诗歌文体,旨在帮助中国学生提高他们理解和欣赏英语诗歌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诗的语言是文学语言中最美的,而诗歌的优美和内涵往往依靠隐喻得以实现.隐喻在诗歌中发挥着修饰功能、陌生化功能、认知功能等.本文意从隐喻在英语诗歌中所发挥的功能入手, 探究如何理解和把握英语诗歌,展现它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4.
论威廉斯和肯明斯的具象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的排列形式是诗最重要的形式特质之一,具象诗是重视诗的视觉效果的诗体,能够采用非语言形式起到表情达意的特殊功能,受到二十世纪现代诗人的高度重视。威廉斯和肯明斯是英语具象诗不同时期的代表诗,威廉斯只是对传统诗形作了不违背诗歌规则和语言规则的改良,肯明斯颠覆了已有诗歌秩序和语法规则,将具象诗创作推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5.
英语诗歌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如19世纪英国诗人阿诺德所说,在英国引以为荣的事物中,没有一件堪与英诗相比。格律诗是英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语言历史的产物。合理而巧妙地运用格律和韵律,可以使诗歌在音、形、意上达到完美的统一。本文分别从诗的格律、韵律与欣赏方面对英诗进行探析,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阅读和欣赏英语诗...  相似文献   

6.
诗的语言是最精炼的语言,它又是音乐的语言。由于诗歌具有明显的节奏和韵律,因而也就便于朗读和记忆。这是中外诗歌的共同特征。多读外文诗歌可以培养外语语感。英语诗歌是英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伊丽莎白时代,诗歌吐萼扬华,开得满园春色,莎士比亚便是当时最享有盛名的伟大诗人之一。继而在十七、十八、十九世纪,英国又相继产生了弥尔顿、布莱克、彭斯、  相似文献   

7.
英语诗歌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如19世纪英国诗人阿诺德所说,在英国引以为荣的事物中,没有一件堪与英诗相比。格律诗是英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语言历史的产物。合理而巧妙地运用格律和韵律,可以使诗歌在音、形、意上达到完美的统一。本文分别从诗的格律、韵律与欣赏方面对英诗进行探析,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阅读和欣赏英语诗歌。  相似文献   

8.
诗歌的翻译不仅仅是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而是把一种语言的诗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诗,在不影响内容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使译文具有一定的诗歌格律,即"以诗译诗",体现诗歌的节奏和音韵.  相似文献   

9.
华兹华斯的诗作《三月》语言简单朴实,意境清新优美。本文从该诗的音韵节奏、词汇、句法等语言特征对该诗进行文体分析,并联系诗歌的意象和修辞对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运用文体学方法解读该诗,有助于了解诗歌的风格,并加深对该诗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诗歌浩如烟海。在这一文学宝库中我们不难发现一颗璀璨的明珠——英语象形诗。该诗外表结构独特,其主要特点是以语言为材料,充分利用空间进行有意义的版面布局,以图示诗,形成视觉上的造型美和绘画性,使抽象的诗意具体化。是“感觉艺术”与“思想艺术”相互融合的尝试与结果。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诗作中都表达了对自然无限的仰慕之情,但是,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各自所生活的国度造成了他们在文化、哲学以及美学认识上的差异。在诗歌创作中采用了不同的意象,不同的语言风格,创造出相异的意境,从而反映出不同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2.
雅各布森的语言学诗学批评一直是文学理论的难点。本文通过对其诗学理论中几个重要概念的探讨分析,展示了雅各布森诗歌批评的思维逻辑和“诗歌语法”批评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柏格森指出了语言符号的局限性,认为它是僵化的、静止的和空间化的,因而无法表达动态的、整体性的和时间性的心理绵延,庄子也论述了言不尽意的语言观。他们都认识到语言不能表达直觉,不能认识实在,而他们的哲学著作都具有文学特质,都采用诗一般的语言,构建了他们独特的诗化哲学。  相似文献   

14.
赵树勤的新著《找寻夏娃———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透视》对当代女性文学的历史衍变、主题话语、语言特质、诗学模式、文体风貌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文化诠释和诗学建构 ,体现了建构中国化女性主义诗学体系的学术自觉。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华语诗苑中的奇葩--中亚东干诗人雅斯尔·十娃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亚东干文学定位为世界华语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由此出发考察了雅斯尔·十娃子在世界华语诗苑中的地位,并从文字、语言、诗歌的精神内涵及艺术形式方面具体论述了其诗歌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诗人艾青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将印象派绘画中"色彩分割"或"色彩并置"的运笔技法和色彩技法,转换为诗歌语言词块或句块的(意象)并列、组接。词块(句块)与词块(句块)的并置、组接形成了艾青诗歌语言的"空缺"与"断裂",瓦解了诗歌语言的语言规则和语义逻辑,引发了读者的创造性想象和"延伸/保留"等阅读行为,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表现力。并通过词块的叠加"化美为媚",为实现诗歌与绘画两种艺术形式的转译再现,为弥合其相互分裂引起的表现与解读的缺陷与形变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论台湾现代诗的"抒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寻了台湾现代诗的诗学理想.认为台湾独特的时空语境、诗人“知性”精神的自觉,创造了台湾现代诗独特的“抒情”诗学,产生出区别于中国传统抒情诗的新人文抒情形象与抒情策略、方式.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诗导读》率先而为,对现代诗例题进行审美解码,便具有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原创性。对于读者它是阅读的解码器,对于诗人它是创作的助动器。对于诗坛它是现代诗运行的催化剂,对于现代诗文本,它是芜杂内容的净化剂。时光越过了1980、1990两个年代,我们再次阅读叶橹的《现代诗导读》,会更清晰深刻地认知人文精神范畴、而不仅是语言技术范畴的现代诗。  相似文献   

19.
把诗歌翻译看成是一种语义对等、信息同一的媒体符号对另一语言符号的文本阐释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翻译观。诗歌翻译标准是由诗的意向结构中的意蕴与审美价值所决定的。至近而意远,意境成了诗歌翻译的灵魂。境生于象外,使象与象之间互相规范涵盖,互相融通生发并超越自身的限定性而获本真的生命。这一本真生命之象流光溢彩,“意味生”而“神境出”,无画处皆成妙境。  相似文献   

20.
唐代词汇研究是整个汉语词汇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唐代诗歌语言数量极为丰富,既有对先秦汉魏词语 的继承和发展,又创造了大量新鲜的有生命力的诗歌语言,同时吸收了民间口语方言,成为近代语言研究的宝贵资 料之一。文章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唐诗语言的特点和研究概况,试图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