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祝愿语的形式和意义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祝愿脚本的语句,通常是含有标记词X的兼语句式,可以分为典型式和非典型式.其中的典型标记词X是:祝、愿、祝愿、祝福等,非典型标记词X是:让、希望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入手 ,详细介绍了俄语言语中祝愿语的表达方式 ,有利于提高外语的交际能力 ,从而增强与外国人交流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4.
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英汉委婉语的对比探讨了委婉语的各种语用功能 ,指出委婉语是一种得体的迂回表达方法 ,在语言交际中十分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5.
西方语类理论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语类是人们在特定的语境或话语社团中运用语言来做事的一种话语方式。西方的语类研究通常分为三个流派: 美国的新修辞学流派、系统功能语言学流派及应用语言学流派。三大流派的研究焦点可以放在语篇/语境这一连续统上进行考察,新修辞学流派倾向于语境端,而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流派则倾向于语篇端。三者在理论渊源和研究焦点上虽不尽相同,但共同目标都是试图描述和解释语言运用的交际目的、形式以及语类作为一种语境化的社会行为的规律性,试图揭示话语与社会的种种联系,挖掘语类形成的深层动因,并且三者都将语类看做是动态的、历史的。目前的语类研究主要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语类,加强从认知的视角来解析语类应是语类研究的一种有价值的补充。总之,三大流派的发展与演进更多的在于流派间的互补和融合,这种互补和融合受到研究范围及目标的制约,这也是语类理论和语类分析目前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英汉委婉语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语言实例对英汉委婉语中词语替代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尝试性的对比和分析,指出英汉委婉语都具有避讳功能、礼貌功能、避俗功能、掩饰功能和褒扬功能;同时两者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其共同特点是用令人愉快、委婉曲折的话语来表达令人恐惧、尴尬、令人厌恶、惹人不快的事物.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章从语用学角度论述了委婉语的产生,并进一步探讨了英汉委婉语的构成方式,从而加深对委婉语的理解和应用,对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闻语篇中存在大量的模糊限制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新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并基于新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特殊性,对其进行了分类分析和实例研究。通过对模糊限制语的例证分析,论述了新闻语篇中存在的模糊限制语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语言交际是人类赖以维系社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委婉语的使用有效避免了引起交际双方的不快从而损害双方的关系,因为委婉语具有避讳功能、礼貌功能、避俗功能、掩饰功能、劝诱等功能.了解其这些功能将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觉和准确地使用语言,并且对于我们学好英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它发挥着重要的语用功能,尤其在经济领域中,模糊用语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所有的现象乃至数据都是时刻变幻莫测的,即使再专业的经济学家也不可能做到十分精准的预测。因此,本研究将以中英文经济评论类语篇为研究对象,探讨英汉经济类语篇的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方式,研究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以及比较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贾樟柯在记录影片《海上传奇》中以18位与上海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的口述呈现出上海从1930年代到2010年的历史样貌。影片在叙事中运用影像交叠构筑起上海这座城市的聚散离合与颠沛流离命运。影片中对上海日常生活场景以及无名人物的聚焦则是贾樟柯自己的生活经验的投射,反映出他对上海这座城市情感上的疏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经济的高度全球化,我们与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交流也随之越来越频繁。在这样的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每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得非语言交际在不同的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使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本文拟从中德文化差异比较入手,阐述在当前外语教学和学习中,不能只单纯地强调语言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识以及提高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实现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语言 ,尤其是影响语言中对社会文化反应最敏感的词汇。科学技术的变革、社会历史的进步是新词产生的决定因素 ;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社会心理和社会时尚是词语变化的现实依据 ;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是词语发展的外部动力。反过来 ,透过词汇的发展变化 ,我们亦可清晰地看到社会文化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高考平行志愿利弊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在体现高招工作的公平性、增加高分考生人学机会、推进高等学校层次分化等方面有着明显优点,但其在强化分数地位以及规避考生落榜风险等方面也还存在固有之弊。可通过加强志愿填报指导、控制投档比例和采取两阶段投档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平行志愿录取方式。  相似文献   

15.
汉维语人名文化异同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形式、结构看,汉语人名姓+名,姓有单姓、复姓,名有单字、双字甚至三字名,维语人名本名+父名。名有复名,名后可加润色词语;从来源看,汉族姓氏来自本民族的姓和少数民族姓氏译音的姓,维吾尔族以父名为姓。主要来源于本民族的人名、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中诸先知的尊名等;而在命名方式方面有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汉英谚语在起源、修辞及内容三方面进行归类、举例和分析,发现汉英谚语在诸多方面存在共同点,而汉英谚语中的共同点均发源于相似的文化背景,从而印证中西方深层次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共性,使人们通过谚语对中西方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印象,有助于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经历了一个由兴盛到陷入困境的过程,究其陷入困境的原因,蕴涵在这一文化体系中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传统思维方式中乏于抽象、长于经验的思维倾向,尚古保守、惯于排异的思维倾向等,使得儒家文化缺乏一种进行自我更新的内部机制,与文化固有的开放性、时代性等特点越离越远,最终陷入自身无力摆脱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8.
汉日礼貌表达法异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问候语与告别语、致谢语与道歉语、称呼语三个方面对中日文中的礼貌表达法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在礼貌表达上被认为是同出一辙的中日文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若不了解其不同之处,就容易造成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9.
答谢言语行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交流沟通方式,其表现形式、策略类型、语用功能均丰富多样。文章主要讨论了英汉答谢句在句法结构和语用功能两方面的异同以及产生不同的原因,以期对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通过年长的英国女职员与来自阿曼的学生之间的对话,以及男女说话方式上的差异、非言语所表达的意思的不同等,说明交际失败的原因,强调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