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增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对于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电影作为话语的重要载体,无疑是对外文化传播交流的排头兵,增强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是提升我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在数字网络时代,仅仅从审美层面下功夫,提升影视作品的思想艺术性显然无法让中国电影更有效突围,中国电影要想真正走出去,需要思想艺术与先进科技的双重合...  相似文献   

2.
面对当下“娱乐化”与“高科技”相争衡的电影生存环境,电影《白鹿原》对戏曲艺术的回归再次唤醒了民族文化审美的强大生命力,成为中国电影的“重头戏”。作为民族电影的重要基石,民族文化符号历来备受中国导演的钟爱,而导演王全安在电影《白鹿原》中对戏曲元素的多重审美关照,使陷人困境的中国电影的民族化探索道路上迈开了可喜的一步,为中国电影艺术注入了鲜活的民族印记。  相似文献   

3.
衣凤翱 《阅江学刊》2012,4(2):135-139
海派文化历史地成为中国电影中上海影像的缘起。在中国电影上海影像中,海派文化的商业性、开放性、个性化特质贯穿其间。纵观中国电影史,上海影像与海派文化的特质遥相呼应,形成了一幅曼妙的海派文化"影像志"。上海影像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中的嬗变与海派文化随社会历史的变迁,不断实现着有机的审美"耦合"。  相似文献   

4.
史可扬 《唐都学刊》2004,20(3):43-47
电影的审美文化分析就是要探询电影与人的生存的关联,对人的理想生命状态的揭示和回应。这种关联是双向的,一方面要探讨社会因素对电影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寻觅电影在社会中是如何贯彻和实现审美原则的,或者说是如何成为审美文化现象的。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电影进行了审美文化分析。  相似文献   

5.
审美文化与艺术生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审美文化与艺术生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滕守尧(北京100732)在当今汹涌澎湃的现代化大潮中,重提审美文化,就是要发展一种足以与“数字化生存方式”抗衡的“艺术化生存方式”。在我国多数人心目中,所谓现代化,主要是以科技的发达和物质的进...  相似文献   

6.
禅与唐诗的合流是唐代诗歌重要的审美现象。禅与诗人、与诗的创作和审美有着密切的关系,禅与诗的融汇、渗透拓展了唐诗的审美内容,完善了唐诗的艺术形式,它所展现和表达的艺术精神代表着唐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情调,并成为中国古典艺术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审美文化的概念和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照传统的划分法,文化往往被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领域。后来,一些研究者发现,把艺术划入精神文化似有不当,因为精神文化含括不了艺术的所有特征,于是划分出来一个艺术文化。近年来,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审美、文化理论研究的不断深人,又产生了审美文化这一新范畴。本文旨在对审美文化的概念和内容机制作一点尝试性探讨。 审美文化这一概念诞生的时间并不长,在苏联只有约30年的研究历史,而在我国至今尚少见,研究成果。苏联美学家和研究者为审美文化下了许多定义,值得注意的诸如“审美文化是社会其他领域审美方面的总和,或者人们在生…  相似文献   

8.
西部升起的“太阳”——论中国西部电影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何春耕 《唐都学刊》2003,19(1):80-84
从《人生》、《黄土地》、《老井》到《美丽的大脚》等以反映西部地域文化特征为主的中国西部电影,在它发展过程中,其文化审美视角形成了鲜明的特征:从20世纪的80年代侧重于道德评判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到21世纪初转向对平民情怀的关注,体现了文化重负下的多维融会的发展趋势,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深度;而它向观众展示的浓郁的地方特色令人耳目一新,富于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的西北风土人情的文化长卷,以及复杂的人物性格,富有感染力的综合艺术手法,构成了西部电影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浪潮电影在本土美学实践的代表作,严浩的《似水流年》借助西方现代电影语言进行了电影内涵、意义表达的艺术实验,开拓出了一片不同于香港主流商业电影的影像空间。《似水流年》具有多重美学意蕴,反映了城乡切换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变,也意味着因时间与空间中的移动,人的精神结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发生了改变,而这恰恰说明,个体或群体的主体性在城乡切换的多元建构中至关重要。该片展现了港人由于所处历史时空与母体文化存在的割裂性,同时也反映了其对中华母体精神的依存性,因此电影不仅具有中华母体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也具有现实意义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审美文化的结构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审美文化是当代美学和艺术思潮发展中的新现象。审美文化结构作为审美文化主体生命活动型态的展开方式与表现方式有不同层次,从历时性视角看,审美文化的结构表现为由浅入深、由显型到隐型特征,分别以审美文化产品、审美文化现象、审美文化心理、审美文化符号等层次排列。作者对审美文化结构系统的内部要素及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1.
意境与中国影视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菊  丁卉 《唐都学刊》2005,21(5):119-121
作为凝聚着华夏民族审美理想的中心范畴的意境,在现代中国的各门艺术中依然有所传承。在电影艺术领域,营造意境同样是提升其艺术境界的重要手段。《小城之春》、《卧虎藏龙》和《花样年华》都是化用中国古典意境的佳作,而各自的风格又全然不同,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国电影创作在吸收本民族的古典美学精华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融入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2.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话语是近代以来德意志历史发展的自我显现,由德意志自然、历史、社会、思想共构的德意志文化生态,统摄着德意志审美现代性话语的历史命运,也现实地决定着德意志审美现代性话语的本质特征。德意志由文化立族,新教精神是德意志的民族意识、思想观念、文化理解、生活经验的灵魂。由市民社会孕育、养成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制度等德意志市民文化生态情境,极大地决定了德意志审美现代性话语的形态。德意志启蒙思想中的感性确立与美的独立、理性主义调整与价值理性的生成、艺术公共性的建立三大思想情致,是德意志文化生态的构成元素。  相似文献   

13.
通识艺术教育是聚焦人文、审美及素质的教育.具有"美德"育人、"人文"育人、"大美"育人的功能与意义.针对目前通识艺术教育在实际教学落实中的课程内容、结构、设计特色等存在的问题,探究通识教学实践改革与创新策略,进一步提升艺术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引导力、文化素养与艺术审美、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在给审美与艺术带来空前便利和自由的问时,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利于审美与艺术发展的问题:艺术探索的停顿、审美趣味的降低、审美活动消失、平庸作品的泛滥等等。在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审美与艺术创造的新的传播和交流手段的同时,避免其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是美学家、艺术家和一切关心审美与艺术的人们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住宅观念与传统文化始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民居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它表现为反映社会文化的载体,从文化角度讲,居宅之所以凝集着人文精神与观念,是与文化长期孕育、作用分不开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审美理想与精神世界的体现任何品...  相似文献   

16.
试论文艺的经济功能方家良文化艺术产品有哪些社会功能,传统的文艺学只承认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产品进人流通领域实现交换,多数文化艺术生产经营部门将要面向市场,有的要走向...  相似文献   

17.
论盛唐诗歌审美理想的双重构建许总一开天诗坛,作为唐诗艺术高峰期的成就与特征的形成,一方面固然是人唐一百年来,诗歌在对前代遗产继承中反复熔裁变创、推陈出新的自身艺术进程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显然是与同步而至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诸多领域发展的高峰状态互为...  相似文献   

18.
论物质生产领域审美文化的本体──技术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文化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经验和所创造价值的积淀,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形成并贯穿文化一切领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范畴。不占而喻,审美文化赖以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审美活动,即人类“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并给自身带来愉悦的精神实践活动。提到审美活动,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传统的艺术活动,因为它的宗旨就是创造美,直接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与之相关,美学史总是研究艺术哲学,对艺术美的规律研究得十分深细。其实,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以对世界的物质实践掌握为基础的。最初,它同对象一实践改造活动完全交织在一起,后来才逐渐成为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19.
对高师中文系影视课教学的探索曹祖亢电影是最年轻的艺术之一,它不但给予亿万人以文化艺术享受,而且具有强大的社会力量,能影响千百万人的思想、信念乃至生活方式。近十年来,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科学,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赶上了文学和戏剧的传统学术地位。人们不仅重视电...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目前对审美大众化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大都偏重于将其当作一个给定的事实。然而,要深入理解当代文化中的审美大众化趋向,很有必要将其作为动态的历史过程来考察。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当代的审美大众化乃是历史上的审美大众化的一种继续和完成。其实质是艺术与大众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