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当前,中国和一些国家,都在经历着经济体制的历史性变革。体制变革的方式,从基本特征上看就是两大类:激进式的改革(“休克疗法”)和渐进式改革。中国正在加快改革步伐也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我们过去和现在所采取的是“渐进”的方式。这条道路能否走得通,与其他国家的“剧变式”改革相比孰优孰劣;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能否一方面进行渐进式的经济改革,一方面加速经济增长,尽快缩短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实现经济的现代化,更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本文力图就有关的理论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某些经济学家认为,世界经济在本世纪最后10年的变化之如此深刻,以致可以说形成“世界新经济”和“国际经济新秩序”。所提出的“世界新经济”和“国际经济新秩序”范畴(后者不应与联合国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混为一谈,尽管这一范畴不完全是源于政治和科学的变化,但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能对世界经济范围内发生的变化作充分的分析。 可以把下列趋势归结为现正在形成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源起于2 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开放,是2 0世纪后半叶世界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场改革不仅改变了当代中国,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全球进程。2 0世纪渐行渐远,已成为历史,在人类步入新世纪时,我们不难发现:周围一切都处在激烈的大变动中,并且节奏明显加快,正在深入发展的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我们的改革开放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江泽民同志说:“这是一场全球范围的大竞争,任何国家、民族都回避不了。在这种竞争中,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新世纪新形势下的中国改革要深化、要发展,亟需对它以往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韩剧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美的制作风靡全球,在全世界范围内刮起了一阵“韩流”。面对韩剧,各家评论贬褒不一,此文试图从媒介地理学角度切入,从韩剧本身负载的文化涵义,韩剧与中国文化交会时的共鸣以及中韩两国应该努力传播亚洲文化这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认为“韩流”与“汉流”应对流,共同把“亚流”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中国改革所带来的经济奇迹引起世界各国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形成了研究“中国之谜”(彼得·诺兰语)的热潮,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人能阐述清楚中国改革之所以成功的基本原因。 最近,青年经济学者吴焦苏先生应邀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见解,他根据现代游戏论、现代激励理论、现代增长理论、现代契约理论、现代信息理论和现代执行理论建立了一个关于诱导性增长和诱导性变迁的过渡经济学模型,由此解释了“弗里德曼难题”。所谓“弗里德曼难题”是弗里德曼曾经说过,在中国改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是一种解释和观察 ,通过主体对世界与时间的观察来解释历史。只有在世界和时间里才能发生历史 ,历史只能存在于世界和时间的多维发展之中。世界、时间、历史都是存在的现象 ,而全部的历史就是要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清理世界、时间、历史三者的关系和概念 ,在“三个世界”理论基础上分析了“三个时间”、“三个历史”的向度。世界、时间、历史的统一构建最终形成了历史学的发展 ,形成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历史向着“专题化”的世界历史方向演历。  相似文献   

7.
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世界高等教育正处于全面改革的浪潮中。通过对部分国家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回归工程”模式、大工程模式、整合和集成课程体系模式、终生教育模式、“楔型”教育过程模式、专才教育模式、“导师制”模式、“三明治”模式、教师和学生兼职模式等等)的剖析及其与我国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总结出三点启示,即围绕“3W”来培养人才,一切改革应该从实际调查研究出发,知识理论应该紧密联系实践,同时提出我国正在和应该形成的包括目标模式、制度模式和过程模式在内的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自17世纪到20世纪中期世界文学史有三次大的中国潮:17-18世纪的中国戏剧《赵氏孤儿》与《图兰朵》、20世纪初中期的中国古典诗歌与中国“禅宗诗流”进入欧美,在文学接受与改编创作等多种雏度产生巨大影响。这是欧美文学的一次重要转型,从中可以看出东方文学在世界文学进程中的思想与艺术贡献,正是在这种文学交流中,才真正实践了歌德与马克思所提倡的“世界文学”观念。作者从辩证理性层次进行阐释,认为东西方文学的互相融合是世界文学新阶段的主体标志。  相似文献   

9.
中国20多年发展的历程表明:中国已经走上“和平崛起”之路。中国为“和平崛起”正倡导并形成一整套适应世界潮流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及“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新睦邻政策。在这些国际关系新理念支撑下,正在崛起的中国就能够使世界各国充分相信中国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并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0.
铁路工业在地理大国的强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曾经和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历史上看,幅员辽阔的地理大国既是大规模铁路建设过程的主角,亦是这一过程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疆域巩固的受益者。从国际经济的现实状况看,上一个世界之交,铁路工业显现的是世界范围内量的增长,这一个世纪之交,铁路工业展示的则是世界范围内质的飞跃。然而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经济界、经济史学界日益盛行一种理论:铁路工业已属“夕阳产业”,应让位于民航、海运及高速公路,尤其是在中国东部沿水系地区,再上马京九铁路一类的大工程实属“性价比太低,得不偿失”、“逆世界经济技术潮流而动”……。本文拟从世界经济史和中国现实国情两大方面全面论证铁路工业的历史作用及现实地位  相似文献   

11.
“四个之问”是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四个之问”各有侧重又互相联系和渗透转化,其辩证统一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四个之问”的洞察、剖析和回答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回答“四个之问”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要以“六个必须坚持”为根本遵循,增强回答“四个之问”的主动性,从时代大潮流、世界大格局中谋求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反映民族思维的镜子。汉语方位词“东”从具体的空间域映射到抽象的社会域、心理域以及时间域,形成了丰富的概念隐喻类型。“东”的概念隐喻体系背后是人、物理世界、文化世界互动的结果。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阴阳八卦传统文化与方位“东”的互动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空间认知方式。“东”的概念隐喻不仅反映了概念“东”在人们的方位空间认知中的优先性,也折射出中国人时间空间化、主客一体化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3.
意”作为审美范畴,从其文字构成、直觉功能、历史演进以及与心灵诸词的关系等方面体现了其必然要在审美活动中及美感体系的建构中发挥关键作用。中国传统审美范畴体系,在“意”的功能作用下,形成了本源体系和流衍体系两个部分,“意”起着沟通本源体系和流衍体系的特殊作用。本源体系构成整个审美范畴体系架构的哲学基础,形成传统审美体系之“体”,这部分赋予了“意”作为审美范畴的道性特点,体现了“意”在审美活动中作为元范畴意义发生的根源。而流衍体系则构成了传统审美体系之“用”,是本源体系在审美领域的实现,也是“意”的道性特征的实现,显现出传统审美范畴间的关联性及这种关联性之所由。当然,以“意”为中心的传统审美体系所呈现出来的生成性和同质性又构成了美感普遍性的中国式阐释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文化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力量在“9·11”以后变得截然不同。自从恐怖袭击后,世界上主要的国家——从北约到俄罗斯、中国和日本——以及其他国家都将它们同美国的分歧搁置一边。美国和俄罗斯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成为盟友,并且不仅仅是在反恐方面。关于削减核武器和导弹防御的谈判也正在进行中,而这一切在“9·11”袭击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的中国 ,正在从昔日的“东亚病夫”走向世界强国 ,中国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对世界具有示范意义 ,中国文化对世界具有启示意义 ,但国力发展的不平衡、成为制约中国国际地位上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话剧百年,经过创造性的本土化过程,从西方剧种成为现代中国话剧;与此同时,中国话剧又从本土出发,完成世界华人范围内的“全球化”过程,成为一种跨国界的世界华语话剧,形成由中国大陆、台港澳、东南亚乃至北美、西欧、澳洲三大板块构成的世界华语话剧版图。我们借助“全球本土化”的概念,讨论这一双向发展、彼此互动的历史过程,讨论在该过程中形成的整体性或一体化趋势,以及多中心、多层次的本土化特征。这不仅拓展并改变了中国现代话剧史研究的视野、格局、问题与方法,而且还能从中国现代话剧史的角度,反思现代中国的文化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多宗教的国家,形成了“和而不同”的宗教格局。本文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论述“中国宗教”的两个思想基础:一是阴阳五行,这种自然主义的宇宙观,表达了“天道和谐”的思想;二是礼乐文明,这种人文主义的人生观,表现了一种“人情和谐”。中国人的宗教意识缘此具有崇尚和谐、重视人文的特点,对于外来宗教或新兴宗教的取舍标准,主要取决于它们是否灵验可信。儒释道的三教合流、民间信仰的多元混杂,颇能体现中国人追求“和谐实用”的宗教观。在宗教冲突时有发生的当前世界,中国宗教的历史经验,尤显珍贵。  相似文献   

18.
张文礼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2期撰文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转折点,而“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在改革开放后亦有了新的诠释。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思想和政策的创新与发展集中体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六个“一号文件”中。从中央六个“一号文件”所体现的“三农”思想与政策来看,我国的“三农”问题有如下特征:一是长期性。由于我国农业人口超过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左右,这决定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任重道远,而且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所需要的资本积累需要很长的时间,要改革我国现有的制度模式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二是复杂性。由于我国的三农问题面临内部改革的浪潮以及国际市场形成、全球化、信息化加速等问题,所以,三农问题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景下,更加棘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国际秩序认知的变化与其自我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值得关注。国家身份的认同不仅是共时性结构的产物,更重要的是历时性社会变迁的后果。理解中国自我身份的形成,就必须考察国家生存的斗争与其自我认知的努力之间的历史纠结。“全球化”的力量正在把民族国家这一曾经被视为同质的社会空间打碎,并依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地方化”的重组。在这样的世界中,“谁才是现时代的我们”这一追问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20.
汉语空间特质的研究需要加入时间的维度。它并非没有时间,而是将时间“空间化”了,呈现出汉语“时间空间化”的特质:从“象”的角度看,汉语“时间空间化”表现为孕育性时刻的象的建构;从“意”的角度看,它表现为空间并置的隐喻诗性空间;从“情”的角度看,它是“现在时”的当下感和超越感。汉语的“时间空间化”与古代诗学形成了逻辑清晰的因果关系。这使得汉语本身天然就具有诗性和艺术性,也是古代诗学能够独步世界文学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