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3年8月1日,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文明服务,对需要帮助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给予了有效救助,促进了社会和谐和稳定。  相似文献   

2.
2006年7月24日,民政部印发了《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以下简称“两个《基本规范》”)。两个《基本规范》的出台既是对国务院《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也为全国救助管理站的生存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两个《基本规范》理论联系实际,将救助管理机构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在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内部管理、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所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做出了详细规定,不仅有专业术语、服务标准、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机构设置、设施建设,还有人力配置等条款,是全国各救助管理机构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业务工作的最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3.
王斯纲 《社会福利》2011,(12):43-44
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颁布实施以来,上海市救助管理行业员工坚持人性化、专业化、社工化救助服务理念,勇于实践、勤于创新,在践行现代民政核心价值观中开创了形式多样的管理方法,为传统民政救助向现代民政救助转型起到了开拓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原文速读:河南省为了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令《河南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8月实施救助管理制度以来,全国各救助机构依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行以人为本、自愿救助、无偿救助、先救治再救助的工作原则。围绕这一新的救助制度和工作原则,全国所有救助管理站千方百计想办法,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实行亲情服务,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上海市民政局以《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一系列全国救助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自身职责,努力打造救助管理“六个一”工程,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救  相似文献   

7.
荣道清 《社会福利》2006,(10):17-18
自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正式施行以来,成都市救助管理站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始终坚持“主动救助”理念,创建“管理与服务并举”的工作模式,采取各种措施,有效解决了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增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5年初,上海市在浦东新区开展救助管理进社区试点工作,拓展救助管理工作领域,将救助管理融入社区建设,建立“横向到边、竖向到底”的救助管理服务网络。2005年8月1日,《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3周年之际,上海首批街镇救助管理咨询服务站率先在浦东新区梅园、金杨两个街道挂牌运行。3个月后,又在沿江14个街道、镇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9.
刘涛 《社会福利》2008,(12):29-31
政府重视 制度规范 救助管理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救助的最后一道防护线,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重庆市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救助管理工作,200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社会福利》2006,(8):22-23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1号) 2003年6月18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经国务院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6月20日,温家宝总理签发,8月1日起正式施行。《救助管理办法》明确了救助管理的原则、对象、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价值观提升和丰富了新型救助管理制度的价值理念 2003年6月,由国务院签发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  相似文献   

12.
自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简称《救助管理办法》)施行6个月以来,天津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858人。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救助管理站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坚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救助管理工作。在丰富救助工作内涵方面,他们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创新工作方式 开创救助管理工作新局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自2003年8月1日实施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国务院对救助管理工作一直高度重视,2004年8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办秘书一局《专报信息》上批示:"民政、公安等部门认真贯彻《救助管理办法》工作很有成效。希望继续努力,注意总结交流经验,不断完善救助管理政策,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创新工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与民政部颁发的《城市生活无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实施以来,郑州市救助管理站本着“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开拓创新,主动作为,走上街头,现场服务,为切实维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配合新办法实施的  相似文献   

15.
四川实施救助管理制度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及其救助管理站认真贯彻《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立足自身职责,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使救助管理工作按照新时代形势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2005,(8):1-1
2003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两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性的变革已经初见成效。各级民政部门尤其是救助管理机构认真贯彻落实《救助管理办法》,转变惯性思维,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主动救助,  相似文献   

17.
关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8月《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民政部坚决贯彻、狠抓落实,迅速完成了由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向关爱性的救助管理制度的转变。几年来,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对救助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中的人性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前权  叶蓓 《社会福利》2004,(11):31-35
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381号国务院令,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该办法于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指出:新办法的实质,就是将强制性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救助  相似文献   

19.
《社会福利》2006,(8):32-32
2003年8月1日,国务院和民政部颁布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实施细则》,标志着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制度全面向人性化救助管理制度转型,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面对这次变革,黑龙江省积极响应,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打开了救助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2006年8月1日,是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施行三周年纪念。三年来,在民政部的指导下,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和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江西省各级民政部门切实贯彻《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及《实施细则》,认真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