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你说你"分布在"X+‘你说你’+(Y)"语境中,X表示言语交际中听话人实施的动作或发出的话语,Y表示说话人对X的认识、评价或要求;说话人的主观态度Y是对听话人X的负面评价。"你说你"具有话语提示、话题转接和话题评述三种话语功能,话题评述即"你说你"标示说话人对听话人言行的否定和责怪是其核心功能。"你说你"的形成经历了从"截断块"到"认知情态结构体"再到"话语标记"的过程,是词汇化、语法化和主观化交互作用的结果。"你说"、负面评价和人称代词"你"等是"你说你"形成和产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2.
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别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标记"别说"常在话轮的开头或中间,有多个语用变体。话语标记"别说"具有"肯定-确认"、"否定-标异"、"标异-提醒"和"引发-阐释"四种功能。其中,"确认"和"标异"是话语标记"别说"的核心义。"确认"标示着听话人和说话人认知倾向的一致性,"标异"标示着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和听话人认知倾向的不一致,表现出强烈的语用主观性。话语标记"别说"语法化于"不用说"义,与它同义的"甭说"也已发展出话语标记的用法,"不用说"还在语法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也”字独用语篇衔接功能的视角化阐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也"字独用时有承上、承上启下、启下等三种语篇衔接功能,在承上、承上启下、启下三种语篇衔接功能中,"也"的主观性和虚化程度逐渐增强."也"虚化为"话语标记"是说话人在主观性表达欲望的驱动下,规约义素在视角化过程中"潜化",而隐含义素"显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从语用因素角度考察,"以政治民"与"政以治民"句式的转化是上下文语境、话题、说话人的主观情态共同作用的结果.言说者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感情和态度,通过语序的调整使"以"的支配成分话题化,从而使新构句式获得主观性的表达功能.其中,上下文语境在引发这种变化时起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够了"是汉语比较常用的话语标记之一。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够了"总是处在一定的前言后语中,并辅以特定的非言语符号。话语标记"够了"总体上表达了说话人的否定态度,具有两种语用功能:第一为话轮标记;第二为不礼貌标记。"够了"话轮标记功能又可细分为话轮起始标记、话轮转换标记和话轮结束标记。在不礼貌标记功能下,"够了"又呈现出批评指责、警告劝诫、讽刺挖苦等微功能。  相似文献   

6.
"可以说3"是一个固化了的弱断言成分,是"可以说1"主观化的结果。跟"可以说2"比较,"可以说3"一般不带"说"的施事,其前面的主语已经话题化。正是由于"可以说3"的句法特点,使得它可以表示说话人对命题的不完全的肯定,成为一种出于礼貌原则、顾及听者面子而使用的一种缓和语气的方式。"可以说3"的弱断言性还同时带来了它在传信功能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够了"从松散结构到连用现象,最后演变为语气词,经历了词汇化过程。在词汇化过程中,"够了"语义在认知隐喻的作用下发生了明显的泛化和虚化;"够了"位置后移,可以充当谓语和补语,语法功能虚化;处于句末的"够了"具有新信息特征,在语言经济原则的作用下,可以独立使用,使用频率上升。经历词汇化后,"够了"作为语气词,是典型的话语标记,照应话语交际中前面一方已陈述的话题,同时表明说话人自己对前面话题持一种不耐烦或厌恶的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8.
指示性时间是指以说话时间为参照点来认识和理解的时间。平定方言含"来"的时间性词语和位于小句尾的表"与过去相关时间"的"来"是该方言指示性时间表达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形式而言,有"X来"和"来X"两种,从意义上看,"来"既可表示"过去",也可表示"未来",形成既对称又不对称的局面。文章引进标记关联理论,证明以"时间运动人静止"为建构方式,"X来"表"过去"和"来X"表"未来"为无标记项,进而建立起形式范畴和意义范畴之间的自然关联模式,即:"X来"表"过去"和"来X"表"未来"均为自然配对。  相似文献   

9.
通过考察唯一现存的清代乾隆年间以泰兴方言流传的长篇章回说唱本《玉如意》,探索泰兴方言如何从"把"处置式演变为几乎完全的"拿"处置式。此外,泰兴话中的"给予"动词"把"也成为最主要的被动式标记。所以,用"把"标记宾语的句式,目前在泰兴话中存在着不同的句式和标记之间的竞争。而"把个"句式由于语法化和保留程度比较强,"把个"句式相对于"把"句式,处置和被动的歧义和竞争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0.
祈使句的主观量级不是指祈使强度的有无,而是指祈使强度的大小。从意义入手,按照说话人S希望听话人H执行祈使指令和实现交际意图的主客观条件的强度大小,祈使句主观强制度X可分成三类:X强、X中、X弱。每一类祈使句主观量级都有相对固定的句式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11.
语气副词"千万"在明清时期表现出和现代汉语一些不同的特征,对这些特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语言的发展演变历程,"千万"在语义、句法和句式中的表现都可以从语言的主观性上得到解释。在表达语气上,"千万"经历了从表确定语气与强调语气共存到以表强调为主甚至成为一种表叮嘱的主观标记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从历时平面看,"X+透"结构中的"透"从本义发展为表实在的结果义,到表抽象的结果义,继而再发展到表程度义;从共时平面看,"X+透"结构中的"透"在现代汉语中可以表示动作的结果、程度等义,并且"透"还在进一步语法化。可以说,"透"逐渐从实义动词走向了虚化。  相似文献   

13.
X)整个一个Y”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隐性量表达构式,构式语义为说话人主观认定X已完全达到Y所表达的极限程度量并对此确信不疑。该构式常使用在具有强烈主观评价论断色彩的语境中,有着特殊的适切语境及语用功能。体词谓语句是构式形成的外部句法动因,构式成分的语义演变和主观化是构式形成的内部语义动因。重新分析和认知隐喻是构式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汉语语法研究中,"差点儿(没)VP"句式一直是很多语法学家关注的重点。朱德熙从说话者是否企望该结果发生这一角度出发将"差点儿(没)VP"句式区分为4种类型,这一区分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主要存疑点为"差点儿没VP"这一句式。与通常认为的情况不同,当VP表达的是说话者企望发生的结果时,"差点儿没VP"不仅可以表达肯定含义,还可以表达否定含义;当VP表达的是说话者不企望发生的结果时,这一句式在特定语境中也可能表达肯定含义。并且从历时角度看,随着时间的发展和表达的需要,"差点儿(没)VP"这一句式的结构日益复杂化。  相似文献   

15.
话语标记“别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然口语中,"别说"具有一种话语标记的功能,经常出现在对话或非对话中。对话中多出现在话轮的开头;非对话中,多出现在语篇的中间和开头。作为对话中的话语标记语,"别说"具有认同和反对两种反应功能,非对话中的"别说"具有引发和转换话题两种功能。"意外"是话语标记"别说"的核心义,它标示着说话人自身认知倾向上的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人自己的反应与听话人期待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在语言交际中,功能性话语既表达了命题内容,也表达了说话人的主体意义。从交际的角度讲,说话人是交互主体,说话人意义在交际行为中通过语言符号得以体现。功能性言语这一现象同时涉及语言符号系统和语言交际两个方面。第一,说话人主体意义与命题意义不同。第二,功能性言语体现了说话人主体。第三,说话人意义体现在功能性言语标记语上。学术语篇中大量使用功能性言语,从中可以看到用做功能性言语标记语的词汇如何具有说话人主体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两宋"说话"艺术的形式是一种置于说话人生存和"说话"艺术精神特性基础之上,在长期的表演实践和与听众交流磨合下形成的具有思想内涵的"生命形式",其核心的艺术特征就是"说——听"的"交流"模式。这是一种渗入"说话"艺术各个层面的艺术特征,"交流"已经成为一种艺术方法。话本小说是对"说话"艺术具有书场感的书面化,是一种书面化的"说话",它很好地保留了"说话"艺术的文本形制和"交流"艺术特性,并对之进行了"写——读"交流方式的书面化改造。这种改造也存在于作品的各个层面,但"交流"作为一种艺术方法始终是话本小说的艺术核心。  相似文献   

18.
人体名词是名词中的一个特殊小类,它与方位词组合后可以形成"方+X"和"X+方"两种结构,前者既可以指称人体,也可以指处所,后者只能指处所,但二者指处所的方式并不相同.文章在选取了4组对称的方位词和25个人体名词,考察了其组合规律与特点后发现,在"方+X"的组合中,"左/右+X"在形式和意义上最为对称;而在"X+方"的组合中,"X+上/下"最为对称,另外"上""前""里/内/中"相对"下""后""外"更容易后附于X.这些特点,均可从认知的角度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9.
空间介词是表示事物与事物或者事物与处所之间、动作与事物之间某种空间状态或空间关系一类的介词,这类介词既有着介词共有的性质,也有着自己不同的特点。它们在句法结构、语义结构、语用平面都有自己具体的作用或功能。在句法上,空间介词介引表示空间意义的名词性成分,可以自由出现在"空间介词+处所名词+(方位词)"这样的格式中。在语义上,空间介词是介引与空间意义有关的语义成分,是标明具体空间关系类型的标记。在语用上,空间介词除了具有标记、凸显焦点、管界等作用外,还凸显了说话人对于背景信息的选择和显化过程,反映了说话人的认知心理和语用倾向。  相似文献   

20.
语用标记语功能认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用标记语是人类语言"语法化"的结果,是语言"主观化"现象的类典型.语用标记语的语用意义和概念意义的规约化程度具有不均衡性、不对称性及动态发展的特征.英、汉语言中的一些常用语用标记语,如坦言性标记语、阐发性标记语、理据性标记语、断言性标记语、评价性标记语、警示性标记语和补说性标记语主要表达语用信息,具有人类语言元话语功能的一些典型性特征.即使是同一类语用标记语也可表达几种不同微功能.语用标记语对于话语的生成和语篇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