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四川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方面,大显身手,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底,四川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5761个,比上年增加1068个,增长7.3%;成员298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5.1%,增长5.5%;带动农户906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5.8%,比上年增加0.85个百分点;成员户均纯收入比当地户均纯收入平均高23%左右。  相似文献   

2.
四川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一个人口大省,截至2004年底,全省共有8724.6万人,乡村人口6885.69万人,占总人口的78.9%.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扶民惠农"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农民收入增长较快.2003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30元,比上年增加122元,增长5.8%.然而,各区域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在有些落后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长仍较缓慢,离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要达到8000元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3.
四川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农民收入的增长至关重要.近年农民增收步伐明显加快,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1.4元,比上年增加872.9元,增长14.2%,增速比全国高0.7个百分点,实现了农民收入逐年加快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增加436.4元,家庭经营纯收入增加243.2元,财产性纯收入增加26.2元,转移性纯收入增加167.1元.  相似文献   

4.
杨雪 《四川省情》2010,(4):36-37
农户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兴起和发展的主体,其参与意愿程度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农民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四川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近年来各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此次调查中,我们以四川农户为调研对象,拟从农户的基本合作意愿人手,着重调查和研究农户参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意愿和行为,从而为推动和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据全国29个省(区、市)66836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1986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24.05元,比上年增长6.7%,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农民实际收入比上年增长3.2%;人均生活消费额达356.95元,比上年增长12.5%,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增长8.3%.下面是1986年农村住户调查的汇总资料.  相似文献   

6.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户税费负担和生产投入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农民税费负担人均为91.2元,比上年减少4.3元,下降4.5%,税费负担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3.9%.2002年1季度农民税费负担人均为9.6元,比上年同季减少1.3元,下降11.6%.从总体上看,农民的税费负担自1997年以来持续下降,无论是负担额度,还是占纯收入的比重都明显下降,"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取得了实效,与此同时,农民用户生产的投入也相应增加了.  相似文献   

7.
据对全省40个县4000个农户抽样调查,今年1-6月,四川农民现金收入呈现良好增长势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不含储蓄贷款性收入)891.9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8.29元,增长5.7%。全国比四川多增加3元,增幅四川又比全国快0.7个百分点。担除物价因素影响后,四川实际为887.5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3.91元,增长5.2%。今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8.
1996年我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我省建设农业强省的起步年.据对全省26市县2080户农村住户家庭抽样调查,1996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182元,比上年增长23.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为1882元,比上年增长6.6%.由于我省粮食产量的连续大幅度增长,拉动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使全省农民收入超过辽宁、吉林两省.在1996年我省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有稳步增长的同时,我省与辽、吉两省横向相比在一些方面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为纽带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家庭户规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家庭状况裂变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呼和浩特市家庭规模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一)家庭户的规模与现状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呼和浩特市共有家庭户95.29万户,家庭户人口257.38万人,平均每户2.7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市有家庭户72.24万户,家庭户人口221.42万人,平均每户3.07人.十年间,家庭户数增加23.05万户,年均增长2.8%,家庭户人口增加35.96万人,年均增长1.5%;十年间,家庭户数年均增长比家庭人口数年均增长高1.3个百分点,户均人口减少了0.37人.其中,一人户占12.31%,二人户占29.85%,三人户占39.49%,四人户占13.86%,五人及以上户占4.5%.与2000年相比,一人户、二人户、三人户分别提高2.77、9.38、1.46个百分点,四人户和五人及以上户则分别下降6.11、6.49个百分点.从构成看,纯老人户大幅增加,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数量15.76万户,比2000年增加4.15万户,增长35.7%,占全部家庭户总数16.5%,比2000年提高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数字     
《四川统计》2008,(2):40-40
544.3 2007年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46.7元,比上年增加544.3元,增长18.1%;增加额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统计与社会》2005,(2):21-22
记者从日前结束的陕西省扶贫开发工作会上了解到,去年,全省共累计解决了40.95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61.68万贫困人口脱了贫。全省77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612元,比上年增长11.98%,去年人均占有粮食387公斤,比上年增长了13%。  相似文献   

12.
李华 《四川省情》2014,(5):42-42
2013年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895.3元,比上年增加893.9元,增长12.8%。增量超过上年,增速比全国高O.4个百分点,实现了2011年以来连续三年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2010年以来连续四年高于四川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相似文献   

13.
据对上海市郊600户农村居民抽样调查,1995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比上年增长22.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09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68元,比上年增长24.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5%。农村经济迅速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中宁县位于宁夏中部,属于山川相济的川区县,农民尤其是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如何,事关全县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近年来,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我县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民收入增长形势较好。据我县对10个乡镇200户农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前三季度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了4732.21元,比上年同期增收588.92元,增长14.21%。  相似文献   

15.
《青海统计》2008,(5):43-43
随着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增加。2007年底,在全省43.07万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4.92万人,比上年增加0.78万人,增长5.5%,专业技术人员占全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比重为34.6%。其中女性专业技术人员6.52万人,占全省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43.7%。  相似文献   

16.
3148亿元,全省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三千亿元大关的市州;8.9%,增速居全省第1位。这是2021年宜宾交出的发展答卷。2021年,宜宾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三千亿元,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比2020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在四川经济版图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GDP比上年增长8.9%,分别比全国、全省高0.8、0.7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7%。如此亮眼的发展成绩,宜宾是如何做到的?  相似文献   

17.
地级以上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发挥城市社会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全省城市人口增加快,尤其是暂住人口上升突出。2004年,18个市年末户籍人口总计7994.76万人,比上年仅增加0.7%;其中,非农业人口达1823.65万人,比上年增加7.1%;暂住人口155.76万人,比上年增加23.8%。同期18个市辖区暂住人口数量比2003年增加38.7%。全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市辖区城镇化率上升快。城市化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国际上,城市化发展通常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低于30%的低速增长阶段、30%—60%之间的高速增长阶段和高于60%的成熟…  相似文献   

18.
数字看青海     
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继续提高据非公有制经济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14.51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27.5%,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的户数为153358户,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数为11088户,占非公有制总户数的7.  相似文献   

19.
李芬仁 《青海统计》2004,(10):20-21
据市农村经济抽样调查户资料显示,2003年西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元,达到2054.03元。增长11.68%,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高出236.6元。总体看,2003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近几年增加额度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但较高平均数后面的现实是,县与市区农民收入差距过大,高收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是低收入县的3.17倍,直接影响着西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数字看青海     
2006年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提高据非公有制经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64.90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为25.72%,比上年增加了1.59个百分点。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的户数为162049户,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数为10026户,占非公有制总户数的6.19%;个体户152023户,占93.81%。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889户,占非公有制总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