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梦麟于1931年1月来北大走马上任,除校长一职外还兼任文学院长。因为实在忙不过来,蒋梦麟几次恳请胡适出任文学院院长,胡适再三推却不了,最后只得答应。遂从这时起担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胡适还是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的董事,他利用这层关系极力为北大化缘拉赞助,由中基会与北大每年各出20万元作为合作特别款项,专作设立研究讲座、聘请专任教授及购置图书仪器之用。  相似文献   

2.
马坚先生于1946年夏季来到北大。我于这一年的深秋来到北大。不久金克木先生也来到了,加上原来在北大的王森先生,我们四个人,在校长胡适先生和文学院院长汤用彤先生的领导下,共同创办了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这个系到明年整整50年了。经过历届许多先生的  相似文献   

3.
胡适与郭沫若的第一次见面胡适和郭沫若同为“五四”的健将。胡适虽只长郭沫若一岁,但胡适在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起步甚早。他在1917年初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随后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教授。而到了1918年8月,作为日本冈山第六高等学校(相当于高中)学生的郭沫若,尚与去年已发生的新文学运动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4.
简讯二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会1988年第二季度学术讨论会于5月10日在北京大学东语系召开,题为“阿拉伯文学翻译的回顾与展望,经验、体会交流会”,参加会议的共有28人,其中有特邀前来出席会议的孙绳武、刘麟瑞两位七十开外的老先生和北大东语系主任陈嘉厚教授.北大仲跻昆老师主持了会议. 上午会议集中谈了我国阿拉伯文学翻译的历史、现状及今后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大概有两种,一种是“黄祸论”,另一种是典型的中国女性形象。在赛珍珠之前,没有小说对中国形象进行过正面描写,赛珍珠开之先河。她因对中国农民生活的真实描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则运用女权批评理论分析中国女性形象。赛珍珠笔下的女性多为沉默的女性。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大概有两种,一种是"黄祸论",另一种是典型的中国女性形象。在赛珍珠之前,没有小说对中国形象进行过正面描写,赛珍珠开之先河。她因对中国农民生活的真实描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则运用女权批评理论分析中国女性形象。赛珍珠笔下的女性多为沉默的女性。  相似文献   

7.
胡适的家教     
胡适晚年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娶太太,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别的方面有缺点,但对子女一定会好好管教的。"胡适和他的太太江冬秀育有三个子女。长子胡祖望虽接受了高等教育,但远远未能达到胡适的期望。小儿子胡思杜就完全不成器了,读了两个大学都未能毕业,还染上不少坏习气,最终被美国当局驱赶回国。女儿素斐五岁那年患病,救治不当,夭折。胡适公务繁忙,无暇照顾、管教孩子,而他的太太江冬秀因没有接受学校教育,对孩子,无论是养育还是管教,都不甚得法。所以,胡适晚年说的这番话充满了苦涩和无言之痛。胡适对长子胡祖望的期望原本是很高的。1929年8月26日,胡适给胡祖望去信,当时,胡祖望即将去苏州读书。  相似文献   

8.
姜菁 《职业》2008,(6X):4-6
深圳有个安子,安子是个传奇人物。她用行动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从一个平凡的打工妹成为打工皇后、成为四家企业的老总。她因打工文学而出名,就像她自己所言:在将来的文学史打工文学章节中,代表作就是安子的《青春驿站》。她挑战平凡,追求卓越,直到跻身于中国城市生活的最重要的10个角色、中国第三届时代十大新闻人物的行列。她无疑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明星。  相似文献   

9.
沉默的吴晗 1966年6月3日,北京的《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署名“史绍宾”撰写的文章,公布了当时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与胡适在1930年代的通信,并将这些信视为吴晗投靠胡适的铁证。胡适在中国的声名,早因思想批判运动的推展而不堪,这些信乃如“罪证确凿”,从此,吴晗必须被拉下马来遭受批判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前几天,我接待了一位学生家长。这个学生参加了北大的保送生考试,但没有通过。家长不甘心,还想给孩子争取一次机会。这是一位母亲。她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双肩背书包,里面全是孩子在中学获得的各种奖励、参加社会活动的材料,还有画作。每一个证书、每一摞材料、每一张画作都用塑料袋干干净净地包好。她一边给我看材料,一边讲述孩子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崔述伟 《老年人》2011,(11):18-20
黄美之,一位美丽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她出生于长沙,却在台湾因孙立人案被判坐牢10年,出狱后嫁给了一位美国外交官。退休后,她潜心著作,成为了一名颇有成就的华人作家。我与她相识,是在编辑出版《我与名人没有约》一书时,后又到洛杉矶拜访过她,了解了她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她操作散文,产量极高,一年算下来,发表和被收入各种选集的竟超过了四百篇;他写小说,几乎所有有影响的文学报刊都登过他的作品,而且频频被转载。她喜欢他小说的厚重、机智、从容,他欣赏她散文的明净、秀丽、雅致,只是他们从来没有打过交道。她把自己希望结交他的想法告诉了丈夫,在文联做专职画家的丈夫极其开通,当即表示她可以与他联  相似文献   

13.
传媒览要     
北大改革——《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7月14日出版张维迎在北大为学生举办“关于北大的改革”的讲座,听众超过了座席。他说:“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所惟一没有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地方。”北大要建成一流大学,体制的落后被认为是最大的束缚,尤其是师资管理体制。张维迎归纳了改革的四点理由:首先,北大要成为一流大学,所谓一流大学,学校里的每一个学者都应该是一流的,而不是平均一流。其二,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北大的学生录取是万里挑一的,而北大没有与之匹配的百里挑一的教师。第三,为使教授有尊严,门槛就得高,意味着抬高教授的身价。第四,因为整个国家在改革,所以没有理由独独让教授的岗位稳如泰山。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因为特别所以好记的名字,属于一位年过80的中国女药学家。这位发现了抗疟病药物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2011年9月14日出现在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名单上。她就是屠呦呦。离谱贝尔奖一步之遥此前,这位似乎已经被人们忘却的老中医科学家屠呦呦,因北大"罢选教授"饶毅的  相似文献   

15.
10年前,他是在医院里实习的大男孩,她是前来求医的因脊椎严重受伤而致瘫的可怜女孩。治疗一段时间后,女孩再也无法支付医疗费,只得回家,这时,她请求他:背送她一程……怀着一颗悲悯之心,默默地,他将她背上了由北往南的火车。只是,他没有想到,面对生命的无助与渴盼,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折回。  相似文献   

16.
文燕 《现代妇女》2010,(10):11-12
有一个东北女孩,名叫司晶,她一生只拥有过270天的健康身体,却已经经历了70余次大、小手术。现在,她靠体内的3根钢棍支撑着身躯;她没有上过一天学,17岁才从天花板上糊的报纸里学习识字,至今却已经发表了上百万字的作品;她终生只能坐在轮椅上,却已经在全国巡回讲演400余场,3次震撼了北大讲台;她饱受苦难,除了左手之外全身瘫痪,却以残存之身挽救了成千上万健康人的绝望灵魂。  相似文献   

17.
我第一次失败的婚姻中学毕业之后,在一位老师的带领下我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之后我留校任教。之后,那位老师说他同学的女儿也想考北京电影学院,让我帮忙辅导一下,我答应了。后来,她虽然没有考上北影,却与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自然而然地恋爱了。1980年,我拍了第一部电影《新兵马强》,获得同事们的好评,她也十分高兴,常常在工余找我聊天。那时,她分配在北京友谊医院做助产士,我常常骑着自行车去医院接她,到北大校园游荡。校园里开满了丁香花,处处可闻到浓浓的花香,她兴奋时会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吻我一下,我的心…  相似文献   

18.
北大最年轻漂亮的女博士 1988年冬,我认识了北大生物系的熊猫博士吕植.她15岁考进北大生物系,读的是植物生理,是当年北大最年轻、最漂亮的女博士.可是23岁的女博士人小鬼大,慧眼识妖,一眼就看出我"只可远观,不可近看".最终妥协成:到1995年5月10日她"三十而立"之后,再嫁给我.  相似文献   

19.
正【新闻背景】近期,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作为湖南省文科第四名,钟芳蓉考出了676分的优异成绩,最终决定报考自己心仪的考古专业。能够追求自己的梦想,原本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但她的选择却受到了不少争议。在一些网友看来,钟芳蓉并没有选择一些  相似文献   

20.
李黄珍  苏黎明 《职业》2008,(16):11-12
2002年的她刚刚从北大毕业,年轻气盛.在搜狐做了一段时间的编辑之后,又跳槽到一家广告公司作策划,一年之后她成了策划总监.2004年,她和投资人一起成立了新语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7年,她已经是京师同文校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