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见过的最幸福的一对伴侣,不是在杂志上,不是在公园的藤椅上,不是在日剧韩剧里,就在我的家里。父亲认识母亲的时候还在当兵。到了婚龄,回家探亲的时候,姥姥说:"给你娶了个媳妇。已经交了礼钱,你去见个面吧。"母亲双亲早逝,长兄为父。最大的舅舅管理着家里的全部,包括,娶母亲要多少钱的聘礼。父亲第一次上门,大舅舅不让母亲出  相似文献   

2.
正网络上,关于隔代育儿的利弊大讨论一直是个火热的话题,老人家带完儿女又带孙子,劳苦,但功高不高?是隔代爱?还是隔代害?且看下面我们为您整理的"隔代育儿利弊PK榜"。"隔代抚养"之利桐桐妈:三岁的桐桐最喜欢玩"推墙"游戏,就是我们把积木垒得高高的,然后她一下推倒。每次我和老公陪她玩这个游戏的时候,顶多能坚持垒10次,我们就没耐心了。但是姥姥不一样,无论桐桐玩多少次,姥姥都能  相似文献   

3.
不识字,打算盘可溜啦。家里的大小账姥姥三下五除二就都扒拉清楚了。为什么我妈上学选择了做会计?莫不是因为他们家有个算盘。有个会算账的姥姥? 姥姥说她吃了一辈子小亏,占了一辈子大便宜。她活得很知足,用她的话说:“一辈子没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个”  相似文献   

4.
三个爸爸     
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分开了,她被判给了母亲,是由姥姥一手带大的。她这里说的"三个爸爸",一个是姥姥口中的爸爸——太好,一个是妈妈口中的爸爸——与姥姥描述的完全相反,另一个则是她自己见到的爸爸——姥姥说:"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姥姥因为我没有"父爱"而格外地心疼我。看着邻居的父母双双拉着孩子的手  相似文献   

5.
姥姥老了     
在记忆里翻找出那只猫时,忍不住哭了。姥姥老了。阿姨在电话里说:"她就是身体不怎么好,过年前才去打了四天吊针。"姥姥今年98岁,四世同堂。几十口人都眼巴巴盼着给她做百岁大寿。93岁时,她打麻将无人可赢她分厘;94岁时,厨房里淘米做饭是她的工作;95岁时,她还在电话那头唤我:"宁宁,过来耍啊。"可是昨天见到的姥姥,瘦瘦小小的老太太,变成了孩子般的脆弱。阿姨没告诉我,姥姥已经快看不见了。我坐在她身边,唤了声:"姥姥。"她应是听不见的,可她能感觉  相似文献   

6.
回农村老家过年,亲朋好友纷纷给9岁女儿红包。姥爷和舅舅分别给了她1000元,女儿高兴坏了。一个亲戚给了她100元,女儿竟当场发飙:"我妈给你两个孩子每人500元,你居然就给我100块?你们家穷成这样了吗?"我和她爸又惊又气,但女儿不道歉,还把那100元扔地上。女儿这么做,丢脸的是父母。我该如何教训她?当我们教训孩子时,往往在意的是孩子的行为给我们带来的"丢脸"等负面  相似文献   

7.
我的母亲松户露子,1899年生于日本国千叶县,初中毕业后到东京打工,在餐厅当服务员。我父亲郗朝熙1914年公费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药科专门学校,即现在的东京药科大学。我父母在东京结婚,我外公、外婆、舅舅、姨姨反对我妈嫁给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当家人     
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 ,日历一页页揭下来 ,剩下的不多了。每揭去一页 ,妈的心头便多一份沉重。妈的心思我明白 ,腊月一到 ,就是姥姥的七十大寿 ,得准备礼物了。“李阿姨 ,有没有富余粮票 ,再借我点。”邻居刘娘带着愁眉苦脸又来了。她诉说着当家的艰难 ,“孩子们总吃不饱……”还用多说吗?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10斤的粮票。从她发白的指甲盖上 ,我看出妈捏得那么紧 ,那小票像是让妈捏出了汗。刘娘两只干瘦的大手接圣旨一般 :“谢谢啦 ,我绕了几家子都没借来。平时总跟您借 ,心里真过意不去。发了粮票我就来还。”她的目光里淌漾着满足。“…  相似文献   

9.
王阳 《老人天地》2014,(9):32-33
<正>我妈想要一条白色的连衣裙,结果等了一辈子;我妈还想要听一声"我爱你",结果也等了一辈子。"我爱你!"是属于他们两人的秘密我妈是个医生,特浪漫;我爸是个军人,特严肃。我爸平生对我妈最浪漫的一次表达还是他们谈恋爱的时候。当时我妈的小腰才一尺七,穿着白大褂。我爸跟我妈小声说:"你穿白大褂真好看,等咱们结婚了,我就给你买件连衣裙!"  相似文献   

10.
亲子趣事     
《女性天地》2010,(4):53-53
舅爸 6岁的女儿总觉得刚入门的舅妈不是自家人,为了不让她排斥舅妈,我说舅妈是很亲的亲人,要不然怎么有一个"妈"字呢,"妈妈亲不亲?"我问女儿,她想了想点点头,又问:"那舅舅为什么不叫舅爸?"(杨莳)  相似文献   

11.
正我妈就像我爸用鱼钩钩住的一条鱼,我妈咬着钩不张嘴,我爸不撒手。我妈在饭桌上几乎是带着哭腔对我们说这句话的:"我跟你爸只有亲情,没有爱情了……"一副嫌弃我爸的样子。这事都赖我,给我妈买了个智能手机,她天天捧着手机看"头条",特别爱看明星的八卦新闻。我爸嫌我妈晚上睡觉前捧着手机看影响他睡觉,两人在饭桌上拌起嘴来,我妈就把耍笑当真,自觉委屈不少。为什么委屈呢?我爸这两年身体很弱,一年有半年时间住院,陪我妈逛街散步的力气也没有,更不见当年扛着鱼竿跋山涉水的气概了。  相似文献   

12.
妈妈来了     
<正>我写一会儿字,看一会儿我妈。我喜欢这样的时候,我在我妈身边,我妈在我身边。我身边。我妈笑起来像灰兔子,灰白的头发,张开的嘴里就剩两颗大门牙!不过兔子不流口水,我妈笑起来时会流口水。可谁也拦不住她笑,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笑完之后要说一句:"要是有啥药,能把我的笑给治了就好了!"我笑了:"你只管笑,笑比哭好!"我妈自从中风之后,就爱笑。我问:"妈,你笑啥咧?"她说:"想着有一年下雪,咱屋里一只鸡摔了一跤,爬起来,一拐一拐  相似文献   

13.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里好像有点点泪光。我的眼里也好像有点点泪光。房子装修完之后,妻子说:"让我妈来住一段时间吧。"听了妻子的话,我老大的不高兴。倒不是我不孝顺或是对岳母有啥意见,而是妻子太自私。我妈在我这儿住过小半年,辛辛苦苦做家务,还要接送我女儿上下学,但就是得不到妻子的一个好字,她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弄得我妈常常背着妻子和我掉眼泪。我妈说:"儿啊,媳妇不是娘养的,我还是去你姐家住吧。"我死活不让我妈走,并说:"她以后要是再给你气受,我就和她离。"我妈破涕为笑说:"傻孩子,有你这句话就行了。"  相似文献   

14.
迟到的温暖     
<正>其实,我并不讨厌她,可是我妈不喜欢她,提起她时一般称为"狐狸精"。尽管,并不是她拆散了我妈和我爸。她,就是我的后妈。她对我不差,但是,在感情上我不能给予她认同,那等于对我亲妈的背叛。在我眼中,她是我爸的二老婆、我家的  相似文献   

15.
脑袋一热,买了两张往返机票,在春节前,把我妈和孩子发往三亚。壮年人在这个节骨眼儿是不能离开工作岗位的,所以这一老一小相隔六十多年的组合倒成了绝配。幸亏这决定做得太唐突,我妈一直在屋里转,嘴里就一句:"还带点嘛呢?能多带不能少带。"在她的指导方针下,客厅跟地雷战似的。我惊呼:"这都要带走?那边是夏天!"可我妈说了:饱  相似文献   

16.
看着当年一同被推荐去上大学的人从外面风光地回来了。爸就问妈:"眼热吧?"妈答:"不眼热。"爸摇摇头说:"我可眼热。"日起那场雨,妈总是叹息一声:"那雨可真大啊!"叹息完,妈的眼里就有亮亮的东西汪着。那场雨跟妈的爱情有关。那年的夏天,妈被大队推荐去上大学。妈在生产队当妇女队长,被大队党支部命名为"铁姑娘队长",推荐的理由是热爱劳动,思想进步,出身贫农。妈准备上的是一所师范学校,中专。妈和爸正在热恋着。爸跟妈仅仅隔了一条河,就是如今我们村的玉带河。平时;玉带河水清澈见底,一到夏  相似文献   

17.
原谅     
爱,如果没放对地方,无论你是想给还是想要,都会事与愿违。这部电视剧是和我妈一起看的,我妈恨黄娜娜和孟向东恨得咬牙,盼徐青嫁给曲林盼得不行。可怜的是老太太一点儿劲儿也使不上,好在剧尾大团圆的结局算是给了她一点儿安慰。我想,在《原谅》的观众中,和我妈同想、同感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吧。然而,引起我兴趣的不是这些悲欢,也不是剧中预设的"原谅别人也就原谅了自己"的主题,而是关于"爱"和"孽"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那一年,她上中学. 放暑假,去同学家里借书,快天黑时下起了大雨,同学说:"你别走了,在我家住一宿吧!"她说:"不行啊!我妈会杀了我的,她给我定了规矩,外出时不能在外面留宿." 同学吐了下舌头说:"你妈把你当公主培养呢!"她笑:"什么公主?有我这么破落的公主?我妈就是把我当成一只小鸟关在笼子里."  相似文献   

19.
开心一刻     
《老年人》2000,(8)
攀亲开心一刻可怜天下老人心(漫画) 张克勤舅舅从乡下带着新鲜玉米棒子进城看外甥女。进屋后 ,他热情地拿出玉米棒给外甥女看。外甥女接过来逗狗 ,并说 :“宝贝 ,快谢谢舅舅!”舅舅心里一惊 ,阴着脸说 :“算啦 ,我可不敢和你的宝贝攀亲。” (杨碧霞)妙计小囡正学说话 ,当妈的想让小囡的奶奶惊喜一番 ,见奶奶跨进门 ,连忙举起手里的奶瓶 ,小囡马上大叫 :“奶!奶!” (高节)外来妹爷爷问孙女 :“你和爸爸、爷爷都姓李 ,为什么你奶奶和你妈妈不姓李。”孙女干脆利落地回答 :“她们都是外来妹!”神仙打针某人求神治病 ,不料触动了神像…  相似文献   

20.
两年来我们面向小作者开设了这个栏目,听他们讲讲自己心中父母的样子。孩子们鲜活的语言、独特的视角,让我们忍俊不禁、如获至宝。今年,这个栏目精彩继续,小朋友们快来吐露心声吧!我妈今年50岁,是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数学老师。因为一直将身心放在学校的"孩子们"身上,她自己的孩子—我和弟弟,跟她见面都比较晚。我在她35岁时呱呱坠地,弟弟则是在妈妈40岁那年才出生。别以为我妈"晚年得子"就会对我们宠爱有加,事实恰好相反。我从小就成绩一般,属于中下等。我弟弟听话懂事,成绩优秀。所以我俩的待遇也天差地别,弟弟深得我妈的宠爱;一看书就困,一提笔就忘字的我,让我妈头疼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