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导语:女人们大多都曾想过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我的老公被另一个女人抢走,她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她应该比自己好,要不,老公不会弃自己而选她啊。这样一个女人,我又能凭什么打败她呢?以下测试告诉你答案。请凭直觉从以下四个颜色的瓶子当中,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颜色。  相似文献   

2.
正我曾在电视上看过一个相亲节目,一个女嘉宾出场时说,她对男生的要求是能"解决问题而不是提出问题"。主持人问她是什么意思,她说,她是开酒吧的,每天都要看酒吧要熬夜,她前男友总是会说她,让她少喝点酒少熬夜对身体不好,她就问他,我不去看酒吧你能帮我看吗?或者你能找人帮我看吗?或者我不开酒吧了你能养  相似文献   

3.
刘仪 《伴侣(A版)》2011,(10):42-43
正一我打电话对母亲说,我要结婚了。母亲在电话那端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她迫不及待地问,男孩叫什么名字呀?我说叫Rick,一个在中国的一所大学里执教的美国人。我解释了半天,母亲才明白Rick是个人名,她幽幽地说道,孩子,你出什么风头?好好的中国人不嫁,干嘛和一个外国人结婚?咱祖祖辈辈都没做过这么"出格"的  相似文献   

4.
幸福一小时     
身边的人都问她,他现在的职位越升越高,人又长得英俊潇洒,你就放心他一个人在外面?她总是浅浅一笑,自信地回答他们,我相信他,也相信自己! 他以前是公司的驻外销售,每月回家一次,一待就是一星期,但自从升为主管后,虽说每月也能回来,但两天一过,他就无心在家待着,总是匆匆忙忙地离开,说是放不下公司的事.  相似文献   

5.
正△:老师你好,我可以向你请教一个有关恋爱方面的问题吗?:可以,请说。△:我有一个妹妹,今年27岁了,还没有结婚,家里人都很着急,每次问她,她都说已经谈了,让她把朋友带回来,她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脱。:你们不相信她已经谈了?△:是的,因为有好几年时间了,每次都带不回来,而且问她男孩子叫什么,干什么的,她也是遮遮掩掩,一会说是她同学,一会又说是另外一个人,总之没有哪两次说的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6.
临出门前,我犹豫了。如果不是她,我不可能对圣诞节感冒。这个东西是西文人的,与我八竿子打不着,有什么可庆祝的?但是,这是半年来她首次答应见面,我不能放弃。在此之前,我拍过拖,却从未体验过真正的恋爱。现代女孩子的开放意识、已使我对爱情怀有疑虑。惟有她,网上的一言一“行”,能叫我产生浪漫想像……  相似文献   

7.
"两年前大家都在玩微博,当时我们也在拼命地想把搜狐微博做起来.但现在发现,不用跟新浪竞争了,因为现在大家都在玩微信.这是我‘闭关’出来后,发现的最大的一个变化." 在闭关一年多后,没有人对张朝阳的复出表示惊讶,因为这样若即若离的游戏,他以前又不是没玩过.而这次镜头前的张朝阳,首次坦露心扉,进行深刻地自我剖析,展现了一个成功者的另一面:成功是一种"诅咒"——一个外人可以想象却不能体会的烦恼.  相似文献   

8.
[藏了九年的人] 梁宇发来请柬,问涂辛有没有时间做伴郎,涂辛利索地拨了电话过去,直接开口问":她会回来的吧?" "你说我姐?她都结婚好久了,你该收收心思,找个好姑娘成家了."梁宇在电话里苦口婆心地劝,可涂辛却还是紧紧追问:"会回来吗?" 听到梁宇说应该会吧,涂辛的胸口好像舒了口气,终于,又能见到她了. 这个她,是梁宇的姐姐梁燕妮,被涂辛藏在心里九年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9.
正你走过怎样的路,决定你能看到怎样的风景。相信每个人心中都做过一个环游世界的梦,是义无反顾地出发?还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磨灭?郭大喵和龙二喵给出了他们的答案。2016年3月15日,距离他俩环游世界近1年了。"亲手缝嫁衣,10万公里的蜜月,我陪你看遍世间最美的风景。"浪漫誓言犹在耳边,精彩旅途就在脚下。这一年,他们飞跃世界尽头的海峡,踏足南极;这一  相似文献   

10.
王宁  刷刷 《现代妇女》2005,(3):36-37
25岁之前,我一直认为我是妈妈抱来的孩子,我的性格不像她,也不像爸爸。熟识的亲戚朋友有时无心地讲出来,我都要在心里思量许久,我究竟是不是妈妈亲生的小孩?如果不是,我的生身父母又在哪儿呢?想起小时候一起玩过的表姐,被大姨妈要来就远去朝鲜,再回国,她已待嫁,偶尔和我独处一室,常常不发一言,一个人望着压在玻璃板下的一张小小的黑白照,一个素静如花的女子轻柔地笑。指尖反复摩挲中,泪,就落下来,从一颗两颗到模糊一张脸……我后来悄悄地问过外婆,外婆说那是表姐的亲妈妈。亲妈妈?看来亲妈妈和后妈妈一定不同,不然大姨妈疼表姐二十几年,她怎…  相似文献   

11.
正有很多子女,每年回家见父母的次数、关心和惦念父母的频率,往往还不如一个旁人多……几年前,家里的窗帘罗马杆被孩子扯坏了,我打电话给当初装窗帘的裁缝店,让他们派人来修。接电话的是女裁缝,她问我能不能下班时顺便去她店里帮拿梯子?我想着她还有老公呢,就谎称下班时要扛一袋子东西回家,没有工夫搬梯子。她就笑着说:"没关系,我自己搬。"我刚下班回到家,她就扛着梯子来了,一脸的汗,笑眯眯的。我问她:"怎么不让你家男人搬呢?"她喘着粗气说:"不在了。"见我惊讶,她说:"命苦!给人装防盗网时掉下去了……"她顿了顿,  相似文献   

12.
杨文荣 《女性天地》2006,(11):46-46
上学期期中考试,女儿由于粗心大意,一道数学题看错数字,语文第二道选择题有A、B、C、D四个答案,她居然选出E来了,作文连要求都没搞清楚就开始写……结果在班上的名次降到了第15名。我拿着女儿的试卷,哭笑不得,问她:“没有认真检查吧?”她一脸委屈地申辩:“检查了,还检查了三遍呢。怪了,怎么就检查不出来呢?”我又问:“你是怎么检查的?”“拿起卷子从头看到尾呗!”原来问题出在检查上,看来我得好好教她怎样检查了。第一,答完试卷不要急于检查。任何一个信息反馈到大脑里都有一个滞留期,而滞留的信息往往会影响和干扰大脑对另一相似信息的反…  相似文献   

13.
说她的婚姻出了点麻烦,正在办理离婚手续。我劝她说:“离婚手续可不可以缓办,先共同清理一下自己的家?”她不解地问:“人都没有了,还清理这些身外之物干什么?”我说:“也许会有用。” 大概过了十多天,她夫妇二人请我到她家做客。一进门我就发现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满面春风地现出女性特有的妩媚,她的爱人也彬彬有礼地请我落座。 “是什么触动了你们的情感呢?”我问。她说:“说来怕你不信,是一副羽毛球拍。” 刚结婚时,他身体一直不好,是她买了这副球拍,每天早晨拉着他打一会儿。有一次,球打到房顶上,他爬上去拿,结果还…  相似文献   

14.
无爱无家     
当代人若不能淡化家庭意识,个人幸福无所求,家庭温馨无所依,整个社会的活力也要受到影响。一个在中国学汉语的美国女孩,对我说,她长犬到十八岁,就从家里搬出来了,然后自己谋生,打工上学。我问她,你的父母舍得吗?她笑了,她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问我这个问题。她觉得,她父母也觉得,  相似文献   

15.
一锅鲜     
吃过早饭,我问老伴:“中午吃什么?”她说:“一锅鲜。”我惊讶地反问一句:“什么?一锅鲜?”她看我有些不解,便笑着解释说:“高压锅下面炖豆角和土豆,上面蒸馒头,这不就是一锅鲜吗?”她这么一说,倒使我想起有关一锅鲜的往事来。  相似文献   

16.
美人如梦     
兰岚 《伴侣(A版)》2013,(4):28-29
我问:为什么不能见面?就算是朋友也可以见面的。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我的原则就是不和网友见面。我说:我已经不是普通的网友,我爱你。她说:也许正因为你爱我,而且想娶我,我更不能见面。一爱上她,只在那一瞬间。那天,她从网上发来她的照片,一张又一张,风情万种。我像一只蝴蝶在一片花丛中沉醉迷  相似文献   

17.
《保姆日记》里有个情节,面试官问女主人公Anny:“请用一句话描述,你是什么样的人?”这个简单的问题反而令Anny张口结舌,吐不出半个词.三十秒后,她边道歉边逃离了办公室,面试官毫不犹豫将简历丢进了废纸篓. 商科老师给我们上课,也曾问过我们同样的问题.我搜肠刮肚,给出了个稚嫩的答案:我是个爱学习的人.同寝室的郑清说:我是个知行合一的人.  相似文献   

18.
正我曾经问过自己,到底什么才是稳定?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户口,还是一套三居室房子?可是,直到今天,我还是很难理解为什么每个月5000块钱上班喝茶看报纸就是稳定,很难理解为什么要有一套房子之后才能去爱一个人,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了北京户口才能在北京生活。想到曾经央视的一个朋友。那年,我和她在旅行的时候聊天,她告诉我,央视好啊,工作稳定。我说:"怎么见得呢?"  相似文献   

19.
沉石 《现代交际》2002,(4):45-45
一家文化实业公司招聘文字编辑。曾在杂志社做 过编辑的我便带着作品和求职书,到这家公司 报了名。两天后,这家公司通知我去面试。给我 面试的考官是一位四十几岁的男人。 “你是学经济管理专业的?”考官看了看登记表格问我。 “是,我不是学中文或新闻专业的。”我如实作答。 “以前有没有做过编辑工作?”很显然他没有看求职登记表第二面中的“工作简历”一栏,否则不会如此问。 “我在杂志社做过两年时间的文字编辑。”我答道。 “你现在没有工作?”又是不痛不痒的问题,求职表里也能找到答案。 “你自己能解决住房问题?” “一个星…  相似文献   

20.
我不想知道也没有勇气去知道妮和她母亲真实的故事,因为我相信妮和她母亲之间有一种平静是不需要别人去打破的。但我的心灵无法不为她们萌生一份深深的怜爱。一天下班回家,我看见妮一个人站在宿舍的进出口处,从神态上看她是在等着她妈妈下班。其时,院子里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兴高采烈地玩着拐沙包的游戏。这时候妮的孤单便显得尤为沉重。我靠近妮,拍拍她的头说:“妮,怎么不去和小朋友一块儿玩?”这时候我看见妮脸上有一抹欣喜的表情。“你怎么知道我叫妮/’她有些惊诧地问我。“我住在你楼下,听你妈天天叫妮广妮有了答案,便不再吱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