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搏 《现代交际》2014,(6):54-54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博大精深,导引术作为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实为前人留下的养生瑰宝。导引术这一中国独有特殊养生文化是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并非偶然事件,而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的结果。本文尝试从道家文化、中医及传统武术几个角度来讨论传统导引术的形成基础,以希望对导引术的研究方向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导引术八段锦与瑜伽都是亚洲较为古老的养身术,也是中印两国人民经过长期的生活实际所总结出来的养生方式。它们中所包含的养生智慧也都体现着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古国伟大的民族文化。本文之所以将两种不同的养身术进行比较研究,其目的是在于保护和发扬,并为人们如何正确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养生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许多研究表明,导引术八段锦与瑜伽对我们人体机能的改善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加强血液循环、增强脏器功能、调节内分泌、陶冶情操、增加腿部力量及身体的协调性等。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八段锦与瑜伽养生的共性和个性,进一步地指导人们对健康多重层面的更细致的追求,以实现八段锦和瑜伽的不同养生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和杀人的事件层出不穷,部分学生由于错误的观念,作出漠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情,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高校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工作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老子"重人贵生""少私寡欲""养生教育""上善若水"的生命价值观,提出对高校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四点启发:一,高校尊重生命的无上价值;二,转变教育方式,倡导教育"无为";三,融入思政课堂,进行长期教育;四,增强大学生生命感悟,开展"养生"教育。  相似文献   

4.
养生先养德     
中国人重视养生,历代养生学家总结摸索了许多养生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养生先养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方面的论述很多。儒家讲究"三省吾身""、君子谋道不谋食"。佛家讲究"五戒十善"、"行善积德"。道教强调"身心两全、以心养身"。这些论述概括起来,就是要大家少私寡欲,淡泊名利,崇俭抑奢,多做善事。个人的欲望必须受到某种原则的制约,不能为所欲为。个人的情感不能逾越礼义道德的准则,要以道德的自我完善为人生价值的第一取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内容丰富,方式多样,思维独特.其思维之内涵在于“动静结合”.据此内涵,古人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创制了很多养生保健功法:如导引术、五禽戏、太极拳等.现代研究表明,这种“动静结合”的运动养生,不仅符合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还具有显著的预防与治疗诸多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一提到解剖学,人们想起的仍然是"验尸""法医"这类与死亡有关的阴郁词汇。而广东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师李哲却把刻板的医学原理应用到人体保健、瑜伽练习等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方面。他从解剖学角度讲生命、讲男女、讲健康知识,让人们更了解自己也更懂得养生。转眼球缓解脖子痛面对电脑工作一天后,上班族很容易脖子  相似文献   

7.
正陆游,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享年85岁。陆游少年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陆游不但是南宋时期的伟大诗人,今存诗歌9000余首,他还精通养生之道,堪称养生大家,特别是他将养生与诗融为一体,写了许多"养生诗",被世人所传颂。体力劳动以筋骨肌肉活动为主,有利于身体锻炼。陆游垂暮之年,仍然忘不了每日坚持劳动,还作了一首《冬日斋中即事》:"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  相似文献   

8.
故友 《老年世界》2014,(16):38-39
《灵枢·本神篇》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可见,中医养生的范围之广泛、其内容之丰富,有顺四时、节阴阳、调精神,以及按摩、针灸、导引、气功、药饵、运动等,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且用很少时间,而又不费大气力的手法来养生保健,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作为春秋末期重要思想家之一,晏子的思想特别是晏子的处世思想,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晏子的处世思想以"顺进逆退,明哲保身"为核心,而"辞不为臣,退而穷处""顺则进,逆则退,不与君行邪也""不庶几,不要幸"则构成了其整个处世思想的主体内容。晏子处世思想的形成与其所生活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及其后世弟子,以及魏晋乃至两宋世人的处世思想、养生思想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太极贵行气健身效益高宋显英太极是我国占代攻防技击以柔克刚独具特色的武术套路,它融汇了导引、吐纳功夫.精于内气潜运,冈而又是养生长寿的健身术,在社邪治病、益智增寿等方面均显神效。就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应该说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武术套路的后起之秀,同时又包涵...  相似文献   

11.
今年8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这是秋季的开始.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但初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常有“秋老虎”出现。那么,这个季节应该如何养生呢?据浙江省黄岩中医院的陶宏英医生介绍.初秋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人们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重一个“和”字。  相似文献   

12.
但凡涉猎艺术史均无法回避一个问题的客观存在,为何提及"传统"能让人联想到"繁""杂""多""艳"诸类关键词,而"现代"则是与"简""约""高效"这些关键词联系在一起。不同时代的艺术因何以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其根源为何、有无内在联系等问题颇具探讨价值,尤其是"古代的繁"与"现代的简"两者是否具有内在关联。以传统审美观中的"华贵""繁复"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简约"为探讨对象,特撰文对这两种不同审美观念的潜在逻辑性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身份标签型"网络流行语——"北漂族""蚁族""月光族""啃老族""拼爹族"等新兴词汇广为流传、广泛使用,网络语言身份标签化现象明显。本文以"恐归族"为例,探析其折射出的群体现象。  相似文献   

14.
李海生 《老人世界》2013,(10):64-64
太极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经过长期实践,医学家们发现,太极拳不仅是武术中用于防身的一种拳术,更重要的,它还有健身及防治疾病的养生功效。我国是最早运用体育运动防治疾病的国家,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健身运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日:“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  相似文献   

15.
研究古典园林的意义在于与古为新,在"养生"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今,探索养生思想与造园的关系是以其现实价值进行古典园林研究的一种途径。通过资料分析与比较研究,重点阐述两者在四方面具有相关性,即养生思想与造园主体同源,养生思想与造园发展脉络相合,养生是造园目的之一,养生思想影响园林要素营造。从文人园林养生思想与造园的相关性角度,对古典园林于"养生"的现实意义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养生十要     
养生十要张湛《养生集叙》曰: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人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张湛称养性缮写经方,在于代者甚众……录以贻后代,不违情性之欢,而俯仰可从;不弃耳目之好,而顾盼可行。使旨约而赡广...  相似文献   

17.
"正心诚意"是《大学》的八条目之一,是《大学》的核心思想,亦是儒家学说的教人、育人理念与精髓。由于"正""心""诚""意"的内容蕴含深厚而复杂,不可单就字面对译俄语,因此其翻译方法多样。同时,《大学》中"正""心""诚""意"四个字存在不同形式的构词法,如"正心诚意""心正意诚",在对译成俄语时,也需要有不同的翻译。鉴于《大学》俄译本的缺失,通过浅析《大学》英译本,参考《论语》《中庸》等儒学著作及其片段不同俄译本中的同类构词,本文作者认为词组扩充、音译加注释法是能准确传递《大学》核心理念"正心诚意"的最佳翻译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电视的不断发展,近20年来,不得不说中国娱乐节目以直线上升的迅猛态势提高着在中国电视中的地位。而"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娱乐节目当中,又以绝对的优势占领一席之地,充斥着电视荧屏,成为广大观众对于娱乐节目观赏的主要选择。纵观2013,2014年两年中,"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爸爸去哪第二季""一年级""变形记""我是歌手第三季""一路上有你""花儿与少年""奔跑吧兄弟"等,"真人秀"以选秀比赛和生活体验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掀起了娱乐节目的高潮。这是继2005年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后,"真人秀"再次披上华丽的"铠甲"再战电视荧屏并掀起又一轮收视狂潮。本文就跟随"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发展的脚步,来分析中国娱乐节目的创新,不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别老照镜子,看看肚子有没有大起来。""40岁前必须锻炼,50岁前适当锻炼,60岁后不锻炼、多保养。"这是国家级名中医徐再春经常说的话。徐再春见过许多在养生道路上走偏的人。特别是老年人,患上慢病后拼命锻炼;许多不到40岁的年轻人,应该锻炼却久坐不动。徐再春年轻时是体育好手,退休后每天上半天班,其余时间在家休息,从不爬山、走路,但近五年来他却没有吃过药、输过液。  相似文献   

20.
徐敏 《现代交际》2014,(11):51-52
相对于西方美学,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多了许多隐秘的色彩,而老庄无疑是其中最具有美学视角的一家。老庄的美学以"道"作为核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美的问题。就庄子在《庄子》中展现的美学思想而言,虽然"心斋""坐忘""自然""虚静""神游""无为""道"等概念层出不穷,但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而"虚静"正是这一美学体系中的枢纽。本文以《庄子》为依据,从美学本质、美学形态和美学心态三方面阐述庄子的"虚静"美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