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90岁的尊严     
正半年前,母亲在医院换了个髋关节,这是个大手术。我们知悉,90多岁的老人手术全麻,风险巨大。母亲进医院就对我们说:"你们做任何决定,必须告诉我。"我们奉命,问她是否开刀,母亲就一个字:"开。"她懂的,不开刀,以后生活质量为零。母亲同病房的一位老太,99岁,虽高寿,却几次犯脑梗、心梗。那天,她儿子来,两人对话,清清爽爽的话音,但内容颇有"穿越感"。老寿星一次次问儿子:"你几岁了?"儿子答:"64岁。"她摇头:"我才60多岁啊,你怎么会64  相似文献   

2.
杨生文  靳静  孔庆利 《职业》2016,(8):12-13
虽然孝顺,但作为儿子,谢连喜对母亲有愧疚的. "我们姊妹四人轮流在母亲家里住,照顾母亲.母亲特别喜欢这个儿子.有一次,母亲想他了,给他打电话说'家里没吃的东西了'.母亲不直接说你来吧,我想你了,只是借口说没吃的东西了,心想这样儿子一定会来."  相似文献   

3.
谁来孝老     
蒋宇 《当代老年》2011,(10):33-33
一位朋友的母亲因肠梗塞住进了县医院,我去探望时,正好老人被抬出手术室一会儿,我轻轻推开病房门,见那当校长的儿子在母亲病床前声泪俱下,望着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我惊愕了良久……  相似文献   

4.
奶奶与父亲     
父亲走时,我17岁。奶奶走时,我18岁。父亲在临终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奶奶活着的时候,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父亲和奶奶讲的是同一个故事。父亲说,村子尽头的那座念母桥,是两代祖上给取的名字,为的是纪念一位老母亲。有一位母亲30多岁的时候,她有个儿子七八岁。有一天,下着雨,儿子走在前头,母亲走在后面,因为路滑,儿子一不小心从桥上掉了下去,落到水里。母亲瞧见,疯了般地跳进水,一把抓住儿子。只可惜,母亲不会游泳,只知道在河水里拼命地托着儿子。在危急关头,幸好有位水性很好的路人经过,将母子俩救了起来。路人责备这位母亲说,你一个妇道人家,又不会游水,怎么能跳进水里呢?母亲只知道一遍遍地感谢他救了自己的儿子,并要给他下跪磕头。  相似文献   

5.
一盘剩菜     
很多年前,我和母亲住在赣北老家。我的祖父留下一幢很大的老房子。我和母亲住了其中两间,还剩几间空房就租给了一些从乡下到城里来揽活的民工。 住在院东角那间原来堆放杂物的尾间的是位30多岁的女人,她带着3个不满1O岁的孩子,都是女孩。听说她男人因为她没生出儿子而嫌弃她,一个人跑到外地去了。女人白天在  相似文献   

6.
母亲在病中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从不住医院的。这一点她特别像外婆,一听说要住医院,要做检查,病仿佛就要加重三分。姐姐打来电话告诉我,母亲患胆结石引起急性胆囊炎,非住院动手术不可,但她顾虑重重,要我做做工作。我急急地赶回家,未进母亲房门,就听见她大着声问:“是晓牧回来了吗?他忙,你们要他回来干什么!”晓牧是我的乳名,母亲能凭我的脚步声一猜就准。母亲憔悴不堪,脸蜡黄,看得出刚刚和剧烈的阵痛搏斗过,虚汗浸湿了衣被枕巾。我说:“母亲,您别固执了,不住医院会危险的。”母亲望着我,没吱声。一会儿,她突然问:“瑜子这次考…  相似文献   

7.
1980年,我在县里有了一官半职,妻子调到县城工作,有关部门为我安排了一套住房。妻说:“爸妈都是六十开外的人了,趁他们硬朗,把他们接到城里住些日子吧!”但母亲来了没几天,开始闹着回乡下老家,后来竞拉开话匣子,一会儿说在城里住不惯,想着地里的果树和庄稼;一会儿说想村里的老姐儿们……无奈之下又把老人家送回了老家。  相似文献   

8.
孩子们在性上的知识水平有多高? 报社的记者来采访我,话题是一位母亲在11岁的儿子书包里发现一盒安全套,她不知该怎样面对儿子了.母亲把此事公布到深圳新闻网上后,引起了热烈讨论,记者要我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9.
慢慢相爱     
母亲最后一次端庄亮相,是在我儿子的婚礼上。一个月后,她就住进医院,准备肿瘤切除手术。手术过程中,母亲突发重度脑梗,虽然最终保住生命,却从此丧失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最后的故事     
我经常在夜晚去医院看望母亲,母亲住院快一个月了,我只去看了有限的几次。母亲所住的病房有六位病人,都是高血压引起的病症,算来母亲的发病这已是第四次了。那些病人死去活来,我在她们呻吟里看望母亲,母亲却是一脸安详。摸着母亲的手,那热流一下子涌到心里;依偎在母亲胸前,幸福如泉水浸入心田。母亲让女儿感觉到了安稳、如意和放松。在母亲的目光里,世界好像都是温暖的。  相似文献   

11.
父亲走后,母亲独自住在老屋里。老屋在市郊,离我住的地方很远,我几次接母亲来住,可母亲觉得吵,总是住不长久。弟弟在上海,也曾接母亲去住,但弟弟每天早出晚归,母亲孤零零的留在家里,呆了半年,母亲又坚决地回来了。  相似文献   

12.
穷家难舍     
母亲刚被我接进城里住了两天,使老是叨念着要回乡下去。母亲要回乡下的理由十分简单:在城里住不惯。母亲一辈子为我们、为生计而长年累月地操劳奔波,从没有过过一天安生的日子,从没享过一天清福。我的内心充满歉疚,总觉得太对不住母亲。我这一生,欠她的太多太多。把她接进城来,本想让她清情闹闹地安度晚年,也好让我尽尽做儿子的孝道。可母亲刚刚进城,便又闹着要回乡下。这让我心里十分难受,极力进行劝阻和挽留。可母亲仿佛是铁了心似的,一定要我把她送回老家。拗不过母亲,我只好开车将她又送回了乡下。在那间母亲任了大半辈子的…  相似文献   

13.
若兰 《当代老年》2006,(11):52-52
我是一名离休干部,今年已经76岁高龄。往年,老干部局每隔一年就要为离休干部检查身体,资料我都保管着,这大堆的资料显示着我患了多年的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硬化、脑栓塞、脑萎缩……我大小医院住过几十次,家里一些无效或收效甚微的药品有一大堆。近两年来我的病情更为严重。不能出门,不能走路,很容易摔倒。有时候家里没人时我摔倒了,只得睡在地下,等到家人回来时才叫救护车把我送进医院。  相似文献   

14.
西友 《现代交际》2004,(8):36-37
第一次暗恋 18岁时的沈从文,在芷江的警察所里做了一名办事员,兼任屠宰税的收税员。他的母亲卖掉了在湘西凤凰的祖屋,带着小女儿来到芷江和儿子一起住,并将卖屋所得的三千银元交给沈从文经管。  相似文献   

15.
袁仕友 《老年人》2008,(1):51-51
问:丈夫病逝后,在县城工作的儿子接我与他一起住了一段时间。因不习惯城市生活,后我又独自回到农村居住。回来后,我很想念儿子一家人,便要求他们每月回来看我一次。但儿子坚持了几个月后,就以事情多、忙不开为由很少回来看望我了。请问:我要求儿子回家看我有法律依据吗?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大福     
父亲从乡下打来电话,一开口就嚷:“儿子哎,你妈又骂我啦!”我笑:“什么事呀?”父亲说“我花500多块钱买了一张席梦思,你妈说家中有那么多床,何必再买。”我一听便明白,母亲是心疼钱了。母亲的脾气我知道,骂起人来,是越骂越起劲的,唯一能制止她的,只有我。每次父亲被骂得招架不住时,就打电  相似文献   

17.
母爱的较量     
那是19年前的事了-- 我刚满9岁,同母亲住在川南那座叫茶子山的山脚下.父亲远在省外一家兵工厂上班,一年最多回家两次,住的时间也极短,那时我甚至怀疑自己没有父亲.  相似文献   

18.
一件小事     
15岁那年,我很迷恋打针,找到母亲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做老师,学会了给人注射。自从我学会了打针,便开始期盼眼前有病人,不论是家人或外人。我备齐针具,严格按照程序一次次操作着。一天,有位邻居来找我,说她每天都要去医院注射维生  相似文献   

19.
江川 《老年人》2013,(6):12-14
●"亲生儿子把我公证‘死’了,占有我的房子后,抵押出去还债。"说起自己的亲生儿子,70岁的母亲气愤不已。●"我并不是想独吞这套房子,而是想暂时解决自己的债务问题,等债务问题解决后,再将房子赎回来。"40多岁的儿子这样辩解说。●母亲忍无可忍,将亲生儿子告上法庭,要求归还被抵押的房产。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少时夫妻老来伴,一点也不假。我老伴今年82岁了,1993年时,其中~条腿总感觉迈不开步.胳膊也不灵活,进门或出门总是撞在门框上.上医院检查才知道得了脑血栓.住了99天院。此后每年都得住1—2次院,一次起码住2个月。老伴儿生病.照顾她是我的责任,她每次住院,我都骑着三轮车在家和医院之间一天跑好几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