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建安 《中外书摘》2007,(11):29-31
著名艺术家赵丹,解放前就是世人熟知的电影明星,他在《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影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刻在人们心中。解放后,他所拍摄的《乌鸦与麻雀》,在周恩来的亲自提议下获金质奖章,以他为主角的《武训传》更是迅速风靡全国,引起热烈的反响。然而,随着毛泽东发动对《武训传》的大批判所导致的风云突变,  相似文献   

2.
3.
今年是侯宝林先生逝世15周年。人师虽去,音容笑貌犹存人间。侯宝林大师是二十世纪中国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在60年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把笑声送进了千家万户,也用毕生精力把相声这门中国的传统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4.
共有一个月亮和月饼曹禺师曾经为巴金老写过一首诗——文章千古事,巴金是我师。探索追沧海,真言若盘石。  相似文献   

5.
万关星 《老年人》2013,(3):33-33
母亲在病榻上躺了一年半后,走了,享年79岁,算是我们家族最长寿的老人了。母亲的命很苦,在我还只有半岁的时候,父亲就英年早逝,留下祖母、外祖母和我这个嗷嗷待哺的稚童。可谓老的老,小的小,都不中用。母亲被生活所迫,放牛、打零工、做针线活,吃尽万般苦楚方才勉强维持一家4口人的生计。待我长大参加了工作,及至结婚生子,母亲又辛辛苦苦帮我拉扯大4个孩子。可以说,母亲为了我们耗尽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老年社会工作者,我从来没有想过第一位需要我做临终关怀的老人竟会是我的奶奶.我一下子乱了方寸,所谓的专业方法和技巧,统统想不起来也不会运用了,我所能做的只是默默地陪伴着她.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回到老家后,因为没带钥匙,就去了奶奶家.奶奶自己住在老宅,在儿女家总是住不习惯,没住几天就吵着要回来.好在我家离奶奶家不远,妈妈每天可以照顾她.  相似文献   

7.
平时的抱怨,日常的琐碎,在这一刻,一笑泯恩仇。我最难忘的日子,2006年1月25日。老板微微一笑,神情便凝重起来:“小林,去年公司的情况你也知道,效益不好,亏损很厉害。很抱歉,从今天起,你……”我的脑子“嗡”的一下。我拼命憋住眼泪,仍然笑着说,我理解,理解。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离开老板的办公室的。  相似文献   

8.
9.
记者来晚了,可命运让记者成为烈士骨灰的第一位瞻仰人。5月12日下午,编辑部得知在北约对我驻南大使馆袭击中以身殉职的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位烈士的骨灰将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便立即赶往那里。然而我们去晚了,100多位公安干警戒严了所有的通道,不允许任何人进入,为的是保证骨灰安放仪式顺利进行。5月13日清晨,当我们又一次出现在革命公墓时,看着中国社会导刊的介绍信,看在老朋友的情谊上,书记杨秉洪破了例,我  相似文献   

10.
满妹 《中外书摘》2006,(2):4-10
最后的故乡之行 父亲的沉默是从辞去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时开始的。  相似文献   

11.
难忘的结婚仪式1947年3月5日,朱老总秘书黄华通知我,要我到少奇那里谈话。到了枣园少奇的窑洞,周恩来同志正同他谈话,让我等一等。一会儿,恩来同志出来,热情地跟我打了个招呼。我进了少奇的窑洞,顺便看了看,  相似文献   

12.
13.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老年丧子,中年丧偶”,48岁的章含之没能躲过后者。 1983年夏天,乔冠华颈部和肺部转移的病灶再次复发,并且来势凶猛。北京医院的会诊表明,即使是最先进的现代医疗手段也已经无法抑制他体内癌细胞的侵蚀。  相似文献   

14.
<正>下了长途汽车,正午的太阳照得到处明晃晃的。我找个了平台,打开手里拎着的生日蛋糕包装看了看,几乎融了一半。简直哭笑不得。本来想着老公爱吃冰淇淋,特意给他挑了个又漂亮又美味的冰淇淋蛋糕,才两个小时的路程,估计不会有问题。万没想到今天竟然这么热,配了冰袋也不好  相似文献   

15.
冬凝 《伴侣(A版)》2017,(5):58-59
1邓子召算是摊上事儿了.爱是明明白白,不爱,却要经过反复求证.婚后第八年,我陷入这种痛苦的求证,几乎每件事,都会引发我对邓子召的全方位扫瞄.怎能不疑惑?邓子召每天把自己打扮得像保险推销员一样,头上抹着护发神油,皮鞋擦得一尘不染,似乎随时准备约会哪个风情万种的女人.我说:“我认识你邓子召这么多年,哙时候变得这么爱美?”  相似文献   

16.
正妻子是丈夫生命中的最后一个观众,丈夫是妻子人生中的最后一张存折。所谓最后一个观众,是指一个男人的一生不管怎样度过,真正看到你人生谢幕那一刻的不是别人,而是你的妻子;所谓最后一张存折,指的是一个女性步入老年之后,  相似文献   

17.
<正>初中毕业后,我离开了父母来到城里念书。每个月才回家一次,父母待我如宾客,经常大鱼大肉地招待,好像要把我在学校缺失的营养都补回来一样。但常常不和父母见面  相似文献   

18.
姜昆 《老人天地》2014,(4):15-17
善良老妈:
  “把林奶奶接来,我们一起住吧!”
  我家住东四的时候,曾有一个无儿无女的老房客林奶奶,因为守寡多年性格有点孤僻,和别人都和不来,单单只相信我妈妈。老家来的信,只找我妈妈念给她听。家里有什么事,也只找我妈妈商量。我妈妈做了什么好吃的,也经常让我们给林奶奶送去,两家处得好像一家人,林奶奶就像我妈妈的亲姐妹。林奶奶特别喜欢我妹妹,记得有一次去长安大戏院看戏,票上写着不许带小孩,她就自己去了。可到那儿一看,有带小孩儿的,林奶奶立马坐车返回家,把我妹妹带上再回去看戏。等她们到那儿都演半场了,那也高兴得不得了。后来林奶奶又找了个老伴,也和我家关系特好。他们平常没事就来我家,也不用人陪,就在院里坐着,说在这待着心里踏实。再后来我们先后搬了两次家,林奶奶年岁大了,自己又孤单一人了。我们还陪着妈妈经常去看看她,逢年过节,就把老人接来,热闹几天。老妈曾和我商量:“把林奶奶接来,和我们一起住吧!”可林奶奶坚决不肯。最后林奶奶被她哥哥的女儿接回山东老家度晚年,我们一家也才算安了心。  相似文献   

19.
20.
正自由与尊严不仅体现为怎么活,也体现为如何与人生告别。罗点点是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小女儿,但她让人们记住的却是另一个身份:推动尊严死公益网站选择与尊严的创始人。从对抗死亡的医生,转身为一名倡导顺从自然死亡的公益人,罗点点走在一条充满误解和艰辛的路上。她说:临终时不做过分的治疗,自然而有尊严地与人生告别,这才是真正归还了人的死亡权。虽长路漫漫,但我愿意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