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声界没有大学没有文凭,在业内的资历靠的是师承!在姜昆27岁时,马季带着他深入生活四处演出,并手把手地教他写相声,从而让姜昆一步步地在相声界成长起来,直到成为著名相声演员。之后,在他们近三十年的交往生涯中,姜昆与老师加伯乐的马季之间亦师亦友。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相声演员马季,是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相声艺术家。他从小就对相声有浓厚的兴趣。工作后,他在新华书店当学徒,也没有效率对相声的热爱。是侯宝林发现了他,并把他调到中央广播文工团,使相声成为他一生的事业。在他的艺术生涯中,有许多事可以看到他的人生轨迹。送朋友,《打电话》里加唱段马季为人厚道,他的师父侯宝林去世后,大家要为他修一个墓碑,但在经费筹措上遇到一点难题。马季提出,侯宝林的徒弟们每人拿出一场演出收入,为先师修墓。此举,深得同行好评。他的朋友交得广也交得多,值得一握的是,他与薛宝昆的友谊,竟为他…  相似文献   

3.
明红 《当代老年》2006,(6):26-27
1967年,33岁的马季已在相声届崭露头角,但“个人问题”却迟迟没有解决。当时的铁道兵文工团团长焦乃积给马季介绍了一个姑娘于波,她是铁道兵文工团的演员。介绍人帮他们约定,7月18日上午在中山公园见面。“文革”时期,孤男寡女单独相见会引来非议。于波由张宝昌陪同;男方马季系赵连甲陪同。见面时,于波悄悄打量马季,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好黑。”原来马季为了见女友,特意买了一件簇新、雪白、肥大的衬衣,穿在身上自然黑白映衬,更显黑中透黑,弄得圆圆的脸活像放大的煤球。  相似文献   

4.
每期文摘     
《伴侣(A版)》2007,(5):48-49
<正>相声大师马季原在北京市新华书店工作,因为喜爱相声。1g156年参加全国职工业余曲艺汇演获一等奖,被侯宝林先生看中。调入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成为专业相声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40余年的相声生涯中,马季创作了300多个相声段子,成为非常受观众欢迎的著名相声艺术家。  相似文献   

5.
幽默与漫画     
《中国社会导刊》2010,(32):58-59
一提就平了 上世纪90年代,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到湖北省黄石市演出。在他表演之前,有一位演员没有事先了解,信口开河把“黄石市”错说成“黄石县”,引起台下观众的不满和哄笑。  相似文献   

6.
初恋时我不懂爱情 马季原名马树槐,1934年生于北京一个复杂的大家庭,12岁那年,父亲猝然去世.生活所迫,13岁的马季就到上海宏德织造厂当学徒.1951年到北京市新华书店工作,并开始业余演出相声.1956年被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吸收为专业相声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7.
观澜 《现代妇女》2007,(4):48-50
切忌心生旁骛,立志一意孤行!——马季写给儿子的对联2006年12月20日10时25分,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终年72岁。随着他的离去,相声界的一个时代也慢慢垂下了大幕。在长长的送葬队伍里,人们  相似文献   

8.
桃花源的美,桃源人的情,已溶入我的血管之中,和我的血一起流淌,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这是我国当代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先生在今年桃花源游园庆典会上的讲话。尽管游园会的热闹场景早已过去,但马季那发平九G充满激情的倾诉,以及桃源10多万听众的欢呼喝彩,至今还在我们耳边久久回荡。马季先生与桃源人民结下殷殷深情的幕幕往事,像漫山遍野的姹紫嫣红在我们的眼前汇成一道道风景。1976年,马季第一次到桃源来体验生活,采撷素材,便与桃源结下了难解情缘。22年来,他一直把桃源作为体验生活和相声创作的基地点后18次来到这里…  相似文献   

9.
万明 《老年人》2013,(12):24-24
我与马季相识,是在1987年的仲夏。那天我到省广播电台送稿,一位电台领导对我说:“今晚有位大明星在长沙铁道学院礼堂演出,送你一张嘉宾入场券,你去放松放松吧。”我问他是哪位明星,这位领导只是神秘地笑笑,没有作答。是夜七时半,夜幕刚刚降临,长沙铁道学院偌大一个礼堂早巳座无虚席。我早早来到礼堂,翘首以盼,等待大明星的出场。随着紫红色帷幕徐徐拉开,一位身着灰色长衫,手拿黑色纸扇的中年男子走上了舞台。“这不是马季先生吗?”我惊呼道。几年前.他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相声《舞台风雷》,让人记忆深刻。  相似文献   

10.
至今记得,1984年那个已经遥远而美丽的除夕之夜,那台被广为传颂的春节晚会--马季的相声,张明敏的<走在乡间小路上>,朱明瑛的<回娘家>,李谷一的<难忘今宵>--给千家万户带去真诚的感动,引发由衷的笑声,激起长久的回响……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等过日子,做学问,莫敢有违此训。“实”即真,乃真实、事实;“虚”即假,乃虚幻、欺骗。这不由地让人想起某年的春节晚会上,马季先生率众弟子表演过一段群口相声,名“五官争功”。也难怪,如此“贵此贱彼”,耳焉能服?  相似文献   

12.
正1971年,由于陷入越南战争泥淖不可自拔,美国总统尼克松决定派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去中国打破外交僵局。但是,由于相互隔绝达20年,他们对红色中国很陌生。在基辛格去北京的诸多准备事宜中,他们最大的担心就是怕见着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要磕头。这种担心不是空穴来风。首先,这场秘密外交基本上是按中国的条件进行:是美国特使去北京,而不是周恩来到华盛顿。由此,他们的理解是:这是中国按允许外国使节拜会中国朝廷的古老规矩发出的邀请。其次,历史上有外国使节曾被中国政  相似文献   

13.
有天晚上,赵保乐夫妇请我们两口子吃饭,歌手廖忠也在座。席间,我们聊起了京城房价的事儿。廖忠说,他在京北的望京小区买了新房,好多演员都住那儿。赵保乐马上印证说:"没错,中央台的女主持人谁谁谁他们家就住那儿。"廖忠问:"住哪楼啊?"赵保乐看了一眼他身边的妻子王一舟,停了一下说:"不太了解,没去过她家。"王一舟笑着问他:"真不了解?"保乐左看看右看看,然后指着天花板说:"哟,这儿的灯真亮嘿……"在场的人都乐了,王姐说:"我们夫妻俩老这么逗。"相声演员出身的赵保乐,如今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精彩十分》栏目的主持人。除了主持节目,他  相似文献   

14.
徐忠友 《老年人》2012,(7):18-20
2012年1月17日,京剧大师、盖派艺术第三代传人张善麟被中国戏曲表演学会授予"京剧艺术家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为振兴中国戏剧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张善麟从小跟着爷爷盖叫天学戏,曾受到梅兰芳大师的指点和周恩来总理的鼓励,朱镕基总理更是称他为"小小盖叫天"。他用一生的努力弘扬盖派艺术,写就了一部盖派传人的艺术传奇。  相似文献   

15.
秦九凤 《老年人》2004,(1):28-30
二一周恩来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女,从投身革命事业的那一天起,他就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但是,周恩来夫妇抚育过很多革命烈士的后代,几个侄儿、侄女也在解放后来到了他们的身边。本文记述的是周恩来和他的侄儿侄女之间骨肉亲情的故事。周恩来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后裔,祖籍浙江绍兴。清道光年间,周家迁至江苏淮安定居,周恩来1898年3月5日就出生在淮安附马巷。周恩来有同胞兄弟三人。周恩来投身革命后,他在淮安的亲人为了躲避敌人的迫害,颠沛流离,无以为家。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们才过上安宁的日子。秉宜是周恩来胞弟周恩寿…  相似文献   

16.
<正>离开"德云社",徐德亮话题不断。没有了郭德纲,还有人听他说相声吗?不再经常出现在舞台上的他,这几年究竟在忙什么?2011年10月底,徐德亮用一场低调的婚礼,给了我们一个迟到的答案。2011年11月,徐德亮婚后不久,记者在北京采访他,3个字可以形容对这位京城著名相声演员和作家的第一印象—"很严  相似文献   

17.
相声是中国传统艺术里的一种,深深地植根于民间,承载着覃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华文明的族群之根。而近几年来中国的传统相声却日益没落和边缘化,相声艺术的生存岌岌可危。一直以传统相声的代言人和“非主流相声演员”自居的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却倚靠和发展传统相声文化,扎根民间,赢得了自己稳定的受众群体和生存之地。这既是大小媒体宣传热炒的赫赫战功,更是他自身厚积薄发,活力四射的个性化语言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相声作为一门笑的艺术,其通过多种方式,借助多种手段制造"包袱",其中人物是"包袱"的制造者,与此同时也成为演绎者、展示者。在相声演出中,一个人物可生发多重身份:台下演员、台上演员、作品人物,其间必有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是形成笑料之所在。因此,以人物为中心研究相声,分析观众所接收到的人物每个身份的笑料,身份之间差异之笑料,探讨其带来的致趣之处,对于相声这门传统艺术的研究及其舞台实践与发展,或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周恩来领导下阎宝航开展秘密情报工作 1939年欧战爆发后,英美等国由于惧怕日本配合希特勒德国在东方向他们发动进攻,阴谋制造了“远东慕尼黑”,逼迫国民党政府向日本侵略者屈服,企图牺牲中国,以换取日本同他们妥协。在日本的诱降和英美的劝降之下,蒋介石更加动摇,投降危险急剧上升。一天夜里,在李克农相约之下,阎宝航来到了曾家岩50号。  相似文献   

20.
非主流生活     
最初接触"非主流"这个词是一本杂志介绍"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的。杂志介绍说,如今占据着主流地位的是电视相声,那么郭德纲们的剧场相声,就是一支蓬勃的非主流队伍,郭德纲也自然有他的非主流生活……这让我吃了一惊,原来,非主流还可以这样有个性,还能这样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