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静待花开"育儿焦虑"是如今日益凸显的社会性问题。望子成龙的期盼,让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愈发急功近利。报名季家长在校门外彻夜排起的长队,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类昂贵培训班,奥数竞赛加分取消后家长们择校无门的焦急情绪……无不反映出,父母生怕子女输在了起跑线上,却忘记爱和陪伴,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拥有披荆斩棘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现在很多教育培训机构给家长灌输的一种理念,致使许多家长在孩子还未出生时就开始实行胎教,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就让他们学习小学的课程,上小学时又让他们储备中学的知识,孩子们累得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3.
<正>比起成功,教会孩子珍惜和保护生命更重要。别的母亲只给孩子一条命,我却给了儿子九条命……和很多焦虑的父母一样,我总是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时常教育他:"要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但去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一位同事的孩子,因为在中考中发挥失常,居然背着父母悄悄割腕自杀。幸好同事提前下班半个小时,及时发现,才避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环境也变得越来越优越,但本该更轻松的育儿环境却被一种叫做"起跑线焦虑"的情绪笼罩着,不仅困住了家长,也剥夺了本该属于孩子的欢乐童年。但是,起跑线上的输赢真的就那么重要吗?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起跑线"这个命题呢?多大牺牲都值得,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真要卖"?老公盯着购房协议,犹豫地问我。我看了一眼院子里的小花园,那里的花正郁郁葱葱地开着,想到以后再也没有地方让我养这些花了,不禁有点难过,但牙关咬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高房价、高竞争的影响,整个社会都能感受到焦虑,特别是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们随时可以听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现在不激娃,十年后孩子将恨你”。孩子因父母的过度激励而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新闻也不断涌现,孩子因家长的过度激励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家长因社会、孩子、学校的压力变得更加焦虑,本文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家长的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家长不让孩子输在第一起跑线上,学校通过增加课程提高办学效率,社会在利益的驱使下创设各种教育辅导机构,多方面原因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日趋严重,危害了孩子的身心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幼儿教育的现状、影响,提出了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如今,"择校"话题不算新鲜事,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请客吃饭,找门路送礼,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家长做不到的。有这样一位父亲,为了让女儿顺利进入重点小学,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不禁让人思考,只是为了"择校",值得吗?2013年8月8日凌晨,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接到一个女子报警,说自己的丈夫请人吃饭,醉酒回家后不久便死亡。接到报警后,警方立刻赶往  相似文献   

8.
教育应具有前瞻性,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社会 中国的父母可能是在教育中投入最多的一群人。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不惜时间和金钱对孩子进行早教、买学区房、送孩子上培优班。看上去,他们似乎是在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但是我认为这种教育不具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9.
给孩子报培训班、训练营,父母不断地听各种专家讲座、看各种育儿视频,到最后,孩子疲于应付,而父母也焦虑不堪,这已经成了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这个现象的背后,潜藏着很多父母"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同时,也有不少父母担心"未来将是人工智能时代","绝大部分孩子毕业就失业,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现在不努力未来就会被社会淘汰"。在这些信息的影响下,父母产生了集体焦虑与恐慌。  相似文献   

10.
迟镭 《现代交际》2010,(3):110-110,109
几年来,小学新生超前入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并愈演愈烈。大多数家长“望子成茏”心切,总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早点入学。早学知识,为将来成才赢得时间,对今后的发展有利,其实这样的说法有些片面。同时也为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的麻烦。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语数外等主要科目需要赶进度,导致一些老师经常挤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节假日,家长们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是为孩子报了一大堆的课外班。孩子们根本没有休息锻炼的时间。种种现象造成了他们的体质逐年下降。这直接影响到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的阳光体育运动。本文就阳光体育活动对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安排体育活动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老师和家长们似乎都迫不及待的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并乐意承受随之而来的沉重负担,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们发愁怎么让孩子上个好的幼儿园,小学生的家长发愁孩子有多少作业,又得上多少课外辅导班;中学生的家长发愁孩子怎么能顺利考上个好大学;  相似文献   

13.
不以分数论英雄,愿与孩子共成长。这是一群父母用16年践行的教育理念,更是他们送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一转眼,"双减"落地的第一个学期已过半,可仍有许多家长"水土不服"。他们焦虑于卸下"扁担",自家孩子就没办法赢在起跑线上,也焦虑于校外培训关停,节假日里的娃成了散养的"羔羊",无处可放。特别是"三孩政策"实施,很多人不免犹豫:养一个娃尚且手脚忙乱,要是三个,没有三头六臂怎么行?  相似文献   

14.
正15年前,老伴患了心脏病和风湿性关节炎,医生下了病危通知。最初几年,老伴的后背像背着一块冰,又冷又沉,穿多少衣服也无济于事。在病痛难熬的时候,老伴想到了一个后娘虐待孩子的故事。狠心的后娘把好吃的东西都给亲生儿子,还不让他干活;前妻的孩子吃剩饭剩菜,整天干活,后娘一不如意,就拿扫帚疙瘩抽打孩子,孩子身上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可是,自己的儿子又黄又瘦,而继子却长  相似文献   

15.
如今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然而,由于家长们缺乏早期教育和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所以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致使有些家庭的早期教育步入了误区——有些家长迷信什么“快速培养”、“神童方案”、“成才秘诀”等不科学的教育观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成了家教名言。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家长们应注意哪些问题?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茅于燕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了自己的看法。专家访谈:记者问(以下简称问):许多家长一心想让孩子成才,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倾…  相似文献   

16.
儿子刚上初三,考虑到他学习任务繁重,在家里我和他爸都极少提学习。不久前爷爷来家里,问他有没有把握考上重点高中?儿子竟然崩溃大哭,说:"我已经压力很大了,谁再问我学习的事我就死给谁看!"他怎么会这么敏感焦虑?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他平静下来?中考对每个孩子而言,都是人生旅途中的第一次重大考验。孩子有压力,感觉到崩溃都是正常的现象,不代表他过于敏感焦虑。家长应该庆幸,孩子能借着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式教育的痛苦在于:我们都在与平凡为敌。也许有人在孩子小的时候会信誓旦旦地说:"孩子健康、开心就好。"结果,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就彻底不淡定了,"成绩都倒着数了,还怎么幸福?"看到孩子成绩不如别人,焦虑;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才艺出众,也焦虑……焦虑成了中国家长普遍的育儿心态。就像策划中的两个妈妈,一个觉得拥有学霸基因的孩子怎么会是学渣?不甘心;一个认为从小就表现出  相似文献   

18.
给老师送礼     
<正>别的家长都给老师送礼,你送不送呢?如果送的话,什么时候是个头?不送的话,老师会不会亏待孩子?送礼的那点儿事,让家长很闹心……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为要不要给儿子老师送礼而纠结。不送吧,怕儿子得不到老师的关照;送吧,生性耿直的老公又坚决不同意,说不能助长这种不正之风。直到有一天,我因为没给老师送礼而遭到儿子的埋怨……  相似文献   

19.
做好父母     
儿子不愿上台"出风头"儿子考上了本市最好的一所高中,前不久学校50周年校庆,儿子班上选了3个学生,让孩子和家长上台,一起表演节目。班主任还让做电台主持人的我作为家长代表发言。我挺乐意的,但儿子却不高兴,他不想让我抛头露面,自己也不愿意上台。理由是他不愿意那么高调,努力学习就够了。我该怎么劝他呢?读到高中的孩子,年龄16岁左右,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即将度过青春期的尾巴,进入到青年早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大脑思维的发育方面,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巅峰时期,所以在任何问题上都  相似文献   

20.
正|策划人小语|2013年10月22日,著名儿童心理专家程跃博士在网上撰文,逐条批驳育儿名博博主王人平的《毁人的起跑线》一文,提出"去早教机构不是去地狱"。而王人平则强调自己一贯的观点:"众多伪早教机构的鼓吹,以起跑线理论为幌子,为年轻的父母制造焦虑,行营销之实!"到底什么是早教?早教是不是只有上早教课这一种形式?早教课,到底是谁的需要?带着这些问题,本期我们采访了几位带孩子上早教课的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