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构建诚信社会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华 《理论界》2006,(3):41-43
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诚信社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笔者认为国家诚信法制体系、社会诚信伦理规范和个人诚信道德是支撑诚信社会体系的三大要件,只有从这三方面入手,才能构建我国的诚信社会。  相似文献   

2.
诚信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包括人际诚信、政治诚信、商业诚信、教育诚信等内容,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对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大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应该做全社会的表率。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一些诚信缺失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构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机制就成了和谐社会环境下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今后摆在我们各行各业建设者面前的重大任务.高等教育因其在教育体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负有重要历史责任.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网络道德也成为高校德育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御社会的不良影响,树立诚信自律的网络道德观,是高等教育所要完成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要求、道德力量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角度,阐述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诚信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础,大学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主要基地,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深刻认识建立充满诚信的和谐校园的必要性、作用以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做好构建和谐校园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罗成翼 《船山学刊》2007,(2):112-11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人类亘古长存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品质。作为一个伦理范畴,它是“内诚于心”和“外信于人”的统一,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内发性和交互性的统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是人们开展正常人际交往的道德支点。  相似文献   

8.
张忠良  张丹丹 《江汉论坛》2007,2(3):130-132
中华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说,中华廉洁文化是一种政治伦理文化、一种道德诚信文化和一种社会价值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弘扬中华廉洁文化.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伦理问题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着深刻的经济伦理意蕴,体现了公平、正义、诚信、人与自然和谐等经济伦理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一系列经济伦理问题:社会现代化程度较低,社会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信用缺失成为经济领域的严重危机;自然资源消耗过度,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伦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因此应完善市场主体道德约束机制,建立新的伦理制度和社会信用体系,同时,加强环境监督和环境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先导性工程,和谐社会要求建设道德至上性政党。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总体上应是一个“道德型政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典范”,具体涵盖执政公正、执政诚信、执政廉洁、执政为民等多重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