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巴是三大藏区之一,藏族传统地理学上的边地,其文化结构复杂,却少有文献记载它的发展历史。藏学家任乃强先生的康巴历史研究成果首次让世人触及康巴的历史肌理。在历史的快速变迁中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如何发掘、抢救和整理康巴传统文化并使之续流,如何使康巴的人文精神和生态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气息,是康巴研究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四川甘孜州的康巴藏族文化是藏民族文化几大子系之一 ,康巴藏族作家仁真旺杰是 80年代崛起的作家 ,他在诗歌、小说、藏族民间文学研究等方面辛勤耕耘 ,而在散文创作领域的成就最为突出。正是出于对自己所生活的区域人生和种族文化的自豪 ,仁真旺杰尽情地颂扬着藏族文化传承的精英和种族人生。本文通过作家个例研究 ,思考了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在创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门作为建筑的一个要素,从古至今一直以不同的方式向人们传达着独有的文化特质。康巴地区藏族民居中门的款式多样而且独具特色,该地区的门具有三方面价值,即实用、装饰和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布拉斯科·伊巴涅斯是西班牙一位享有世界声望的著名现代作家 ,他的创作生涯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小说《血与沙》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出版后 ,曾被片面地评价。本文通过探讨作品中反映的斗牛知识、西班牙风情、以及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论述这位小说家的成功之处和作品的真正魅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生命与荆楚文化保持着血缘般的亲密关系。荆楚文化以其丰富的哲理内涵,影响着中国现代作家文化思想及其审美观念的形成;中国现代作家在用身心解读荆楚文化经典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深层内蕴;荆楚文化的艺术精神影响着中国现代作家的艺术创造,他们的文学生命中有着浓重的荆楚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日本研究调查中国回回穆斯林的历史背景及其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人员的身份和其研究立场以及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分析了20世纪初至二战日本投降期间,日本在调查研究我国回回穆斯林方面表现出来的鲜明的殖民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7.
反城市文化情结主要表现为视城市为异己的存在,对城市怀有一种深深地隔膜和拒斥,它反映了作家丰富的文化心态和审美心理。当代乡土作家的反城市文化情结更包含着知识分子的乡恋心态、现代都市问题及作家的传统文化情结等多种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满族作家的民族意识,从纵向看,经历了遗民情结与反思意识的隐显与消长的过程;从横向看,民族自恋意识与中华民族意识最初各行其道,后来随着全面抗战历史步伐的行进,二者逐渐发展为完全对抗的两极。这种民族意识的差异与社会阶层和地域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乡土作家的咏唱——论贾平凹乡土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平凹是当代有重要影响的乡土文学作家,在诸多乡土小说中,作家饱含深情地歌赞了乡土神奇、美丽的地域景观,充满执着地张扬着生活在乡土之上的人们健康、优美、高尚的爱情婚姻道德观念与仁义、正直、坚韧、富于血性的侠义行为.  相似文献   

10.
毕淑敏等的"人生笔记"系列是女性作家表达自我生命体验的文字诉求。八位女作家对自我人生经历的重新演绎,为的是抚慰心灵的创伤,同时也流露了相似的自恋情结。她们独特的生命体验孕育并体现着成熟的女性意识和深刻的死亡意识,她们对其生命历程的反复叙述其实是实现自我救赎的特殊方式。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现代作家的忏悔情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特定的历史现实,现代中国作家中的杰出者既要会同全民族向神圣存在虔诚忏悔,又要负起十字架代行耶稣天路历程的职责。因此,他们的忏悔情结是根深蒂固、绵长恒久的。同时,在现实的一面,民主和科学的口号依然是悬而未决的历史使命;在超越的一面,民族崇高伟大的人格和热烈深厚的感情至今还是理想。为此,中国现代作家一直处在精神的煎熬状态,渴求展伸的灵魂始终未能挣脱重重束缚自然自由地舒展,成为历史的遗憾  相似文献   

12.
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蕴含着深厚的悲剧情结。以贾氏三部曲《浮躁》、《废都》、《秦腔》为例,考量其中的人事遭际,体察作家的悲剧情怀,将其具体细分为社会悲剧、欲望悲剧和生存悲剧。进而从作家早年生活所形成的性格特征和成年后的文化意识两个方面,探讨贾氏悲剧情结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3.
约翰.邓恩在探寻人生之初就与女性结了缘,女性成为他早期作品中主要描写的对象。从邓恩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来解读邓恩的女性情缘,邓恩既有美化女性的一面,又有批判女性的一面,这有助于结构邓恩的诗歌及其女性观,这也是邓恩诗歌艺术魅力的一种凸现。  相似文献   

14.
清代回族诗人马世焘的诗歌主要以描绘兰州的地理风光、表现兰州的节日礼俗、花卉民俗及反映兰州的农林业特色等为创作主题,而呈现出了浓郁的西北地域文化风情.西北地域文化对马世焘的文化性格和审美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其作品洋溢着雄浑壮丽与朴实无华相交融的美学风貌,同时也说明了文学与地域文化间是一种互动辩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恩施本土作家王月圣凭自己的悟性与对文学的挚爱写出了三百余万字的反映鄂西南山区人民生活的作品.本文将其乡土风情类小说的民族性与乡土性放在当代文坛这一复杂的大环境中予以探讨.旨在让更多评家关注恩施文学创作为促进民族文学的发展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 4 0年代末以后 ,一批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旅居美国、加拿大的华人作家 ,血管里流灌着中华民族血液 ,心灵深处缠绕着解不开的中华人文情结 ,思想感情与文学作品都打上鲜明的中华人文烙印。他们并非心甘情愿的自我放逐 ,而是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他们身在异域 ,情系故国 ,怀着一颗赤热的中国心 ,热切地期盼祖国早日统一 ,中华民族重新崛起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意味着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成了我们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传承与发展、和谐与共存是这个时代构建多民族文学共同体最主要的问题。回族作家在此审美多元化的背景下,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展示了丰富的回族生活主题。这些主题中持之不变的文化内核与渐趋嬗变的审美表达,构成了当代回族作家创作的主旋律:基于积淀深厚、融汇多元的回族文化,一方面恪守文学的人文性、审美性,一方面突显回族文学的独特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川西康巴藏族染织装饰纹样的分类及审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族装饰艺术博大精深 ,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奇葩。为了了解藏族装饰艺术地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特点 ,以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的民族装饰艺术 ,弘扬民族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 ,本文从川西康巴藏族染织装饰纹样演变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探讨其染织装饰主题纹样的分类、艺术特点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满头白发,精神矍铄,侃侃健谈,让人感觉不到她是位年过八十的耄耋老人;儿媳、孙女围巾包头,一身回民装束,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地道的穆斯林家庭……不久前,在上海锦盛石业公司《锦盛人》主编静怡小姐专门为旅美华裔作家、已故著名美籍华人穆斯林学者、《古兰经》汉译家仝道章先生的夫人哈吉·艾骊·马琳女士一行举行的迎新年聚会上,应邀出席的本刊记者对这位华侨老人进行了采访。老人旅居海外六十载,乡情伴随一甲子,其情其景,让人动容,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回族报刊上出现了一股关于穆斯林女子剪发问题的讨论热潮,这场争论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受到西方文化和汉族妇女解放运动兴起的女子剪发潮流影响。透视这些争论会发现,其争论的具体进程及表现本身被抹上了浓烈的伊斯兰宗教色彩,是伊斯兰教建筑在头发上的种种符号和想象,其实质是回族社会对回族女性社会地位及社会分工的再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