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调性布局在音乐作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中的调性作为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匈牙利狂想曲》的个案分析与研究,揭示其中蕴涵的丰富调性转换手法以及作曲家运用调性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李斯特的音乐创作以及艺术歌曲在他音乐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艺术歌曲《罗列莱》的具体分析,归纳出了李斯特的艺术歌曲在和声与调性、节奏与速度、歌唱旋律与伴奏、歌曲结构等关系方面,具有"开拓精神"和"独特魅力"的艺术创作特点,为人们更好地了解李斯特、了解他的艺术歌曲作出了较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调性的解立与变化与歌词情绪发展的完美结合.从作品的整体调性布局与局部的调性变化来看,都凝结着作曲家的缜密思考和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4.
以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小夜曲》为主要范例,并结合其他优秀的艺术歌曲,总结和评析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词曲结合、旋律与伴奏的融合、调性和声色彩、抒情性和诗意、自传性和现实主义特征等几个方面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世纪现代乐派的创作思维与技法为切入点,以现代乐派调性特征为辨析对象,运用比较法和实例分析法对调性思维的沿革过程、调性发展的主要途径、调性对位的特征、多调性对位的历史渊源及多调性对位的类型作出论证,以此说明多调性创作作为20世纪初开始的新型调性思维,是20世纪现代乐派作曲家采取的一种既脱胎调性体系又力求远离调性体系的重要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6.
沃尔夫是19世纪中后期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在其一生的音乐创作中,艺术歌曲创作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的艺术歌曲多采用著名诗人的诗歌进行音乐创作,《谁置自身如此孤寂》便是选自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诗歌.在作品中,沃尔夫采用了富有特色的和声手法来构建全曲.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他作为晚期浪漫派作曲家所具有的个性化和声处理手法与个人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艺术歌曲这一声乐体裁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是20世纪中西音乐文化交流随着我国专业音乐创作队伍的形成而兴起的。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作曲家创作出的艺术歌曲,无论在创作手法还是在艺术特征等方面均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青主所创作的《我住长江头》(宋·李之仪词),是这一时期艺术歌曲体裁的精品之一,它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文章主要对《我住长江头》作进一步的全面分析,进而解读艺术歌曲这一外来声乐艺术体裁在我国初期的发展状况,以及它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8.
舒伯特是德奥艺术歌曲创作的杰出代表,他创作的声乐套曲《冬之旅》取材深刻、结构严谨,音乐创作手法独特.本文从和声与调性、织体与音型、音乐语言以及民族性特征四方面对《冬之旅》进行了宏观的探讨和研究,揭示了其独具魅力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9.
德国艺术歌曲是人类艺术宝库的瑰宝,是一种重要的音乐体裁.文章探讨了德国艺术歌曲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作曲家及其创作风格以及德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以期声乐演唱者正确理解与掌握德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10.
"我国第一代作曲家"之一的黄自先生,以其具有较高艺术质量的创作,在我国现代音乐发展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黄自艺术歌曲创作中钢琴伴奏的和声运用手法及和弦选择进行剖析归纳,总结出黄自作品中调性功能和弦、变和弦的运用以及对民族化和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德彪西以其独具匠心的创作构思成为世界音乐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印象主义音乐大师",《24首钢琴前奏曲》是其最具有印象主义风格特点的经典之作,其再现部巧妙运用倒装再现、缩减再现、调性等创作手法,更彰显了作曲家的"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夏威夷歌曲《告别夏威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曲创作本体中的曲式结构、旋律线条的结构型和旋律的发展手法、和声、织体、调式调性布局以及钢琴伴奏部分的双旋律层所构成的二声部对位等方面的系统分析,揭示作为本岛的原住居民作曲家在歌曲创作中所运用和借鉴的西方音乐作曲技法。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人类音乐已进入潮流叠涌、多元并存的崭新发展时期。在艺术流派纷呈、创作理念更迭、作曲手法翻新、音乐语言层出的今天,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源泉与繁荣途径,依然是学习民族民问音乐。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口号.对于我们的作曲家音乐家来说没有过时;相反,在城市化迅猛拓展的今天.更加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4.
对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和声手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调性布局、各种转调手法、持续音、和弦外音的使用以及变和弦等。通过分析,频繁的转调、综合使用各种调式以及半音化的和声语言是这部作品的重要技术特点,同时,这些和声手法的运用,又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色彩,既继承了古典时期的力度性强功能和声语言,又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对这位伟大的作曲家的和声语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理解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也提供了一定的和声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春之永恒》是作曲家朱良镇创作的一部混声四部合唱,该曲借鉴欧洲古典音乐创作手法,结合我国传统音乐审美观,旋律线条曲折优美,采用具有回旋特点的三部曲式结构,调性布局清晰明了,和声动力性较强,布局比例上完全符合黄金分割审美规律,音乐形象鲜明,是一部成功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6.
论舒曼<童年情景>主题贯穿性的组合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曼的钢琴小品套曲《童年情景》是一部艺术性很强的作品,作曲家通过运用各种对比手法,揭示出儿童多样化的形象及丰富的内心活动,同时也让主题材料多方位地自由"变形",但万变不离其宗,各个分曲的主题材料仍紧紧地围绕着一个核心进行,加上调性及和声方面的连续发展,使整部套曲犹如有了一根无形的"纽带",形成了整部作品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7.
以歌曲的作曲家、风格演变为主要线索,系统阐述了从法国游吟歌曲到德国艺术歌曲的西方歌曲早期发展简史,并对在这一演变中对歌曲创作做出各类贡献的作曲家给予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斯克里亚宾《五首前奏曲OP.16》的调性思维基础、曲式结构特征、和声思维模式及其“多层面”技术手法的分析和研究,以探寻作曲家独特的音乐表述方式为主线,辅之以对实际作品细部构造元素的剖析,从而达到解读斯克里亚宾“另类”的内心世界和耐人寻味的个性魅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魔王》是艺术歌曲中的上乘之作。舒伯特采用独特的音乐创作手法使歌曲拥有了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以《魔王》的故事情节为线索,通过对歌曲具体的音乐实体的分析,从旋律形象、调式和声、钢琴伴奏等3个方面逐一阐述其音乐创作的特点,并指出正是这些音乐创作的独到之处让作曲家的创作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王安潮在其中国民族风韵艺术歌曲的探索中,以古典音乐手法的合理运用、地域性音乐素材的有效融会、时代性音乐语汇及审美情趣的巧妙结合等个性手法,在共性的民族化音乐思潮洪流中,以其切身的感悟创作出大量旋律优美、结构精致、民族韵味浓郁的雅俗兼具的艺术歌曲.认为,他在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中或将留下其个性化身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