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汉语成语和英语的idiom都具有意义的完整性和结构的凝固性。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具有鲜明、生动的特性,有极强的生命力。成语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传承性和总结性,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悠久的历史背景,因而,它处于汉语言的中、上层地位,成语的社会效应无可替代。本文利用衬托式对比研究法,分析了汉语成语与英语idiom的语义学、语用学特点、结构特征及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2.
《庄子》是产生了800余条成语的重要文化典籍,《淮南子》产生了700余条成语,也是汉语成语的重要源头之一.《淮南子》对源自《庄子》的成语既有继承,更有发展,两书共同推动了中华成语文化的形成和运用,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生活.对《淮南子》运用《庄子》成语和原文推动成语形成和定型的具体方式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在...  相似文献   

3.
《庄子》对汉语成语有伟大贡献。它满足了人生需求,其著作广为传诵,是形成成语的大前提;《庄子》语言有典型的汉语精神———具象思维,又蕴含着“对待”的哲学观点,故留下众多成语;《庄子》成语和儒学的关系:补、通、转,共同丰富了汉语语汇  相似文献   

4.
成语作为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习用的、有固定结构形式或固定说法的词组或短语。这是人民群众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来的语言财富,它一般都具有形象鲜明、音律和谐、言简意赅和民族色彩浓厚的特点。汉语的成语也是这样,既能表达非常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极为生动有力,概括精炼。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要把具有这些特点的汉语成语译得恰到好处是很不容易的。往往一个本来很生动和富有生活气息的汉语成语译成另一种语言,有时会失掉了原来的色彩和韵味,变得平淡无奇。那么,对汉语成语进行维语翻译时,怎样才能译得比较好一点,可以采用一些什么翻译手法,这些很值得作一番探讨和研究.下面通过对《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维译本(民族出版社翻译出版,1977年7月第一版.以下简称第五  相似文献   

5.
:《孟子》的应用使许多词语有了新的活力;后人根据《孟子》的应用,对词语加以凝固组合,于是在汉语文学语言里出现了许多新词新语;加之格言、成语、典故、俗语的凝练、应用,丰富了汉语文学语言的词汇系统,也推动了汉语文学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成语和习语在任何语言中都是语言的精华,英汉两种语言也不例外,它们都具有含蓄、深刻、精辟、生动、活泼的形象,本文是关于如何将汉语成语、习语译成英语成语、习语的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不朽的史学巨著《史记》,之所以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是和作者卓越的语言技巧分不开的,而广泛引用民间歌谣谚语,也是构成《史记》生动语言的一个重要因素。 查《史记》全书,引用歌谣谚语达一  相似文献   

8.
“成语是群众集体智慧创造出来的一种语言财富”(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是汉语中的精华。对于成语的专门论述,已经很多很充分了。本文仅就“一”字开头的成语作些探讨。一、“一”字的构词功能和词义汉语中的成语,丰富多彩,数以万计。在浩如烟海的成语中,数词开头的成语所占比例最大,而在数词开头的成语中,“一”字成语为数又最多。如《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共收成语3013条,数词开头的成语共有180条,其中“一”字成语就占110条;《成语词典》(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共收成语7800余条,数词开头的成语共有489条,其中“一”字成语就占220条;《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文史出  相似文献   

9.
《史记》是秦汉时期语言实录的一部宏篇巨著,其词汇在汉语词汇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大型历时性辞书编纂的角度看,《史记》必当是辞书所选秦汉语料之一,如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就大量以《史记》为语料而设定词条及义项,又大量引之为书证。但就该辞书所收词条看,仍存有不少词条失收问题。今就所检《汉语大词典》失收《史记》双音动词数则作一些简要考释,以期对读者阅读、研究《史记》及辞书的再次修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史记》所写人物、事件为题材而改编的戏剧很多,据杨燕起、俞樟华编《史记研究资料索引和论文专著提要》所收的和《史记》有关的戏剧目录统计,就有233部。这些戏剧,对《史记》中所写人物、事件,有的做了改动,有的是稍加改动,而有的几乎完全是照搬《史记》(按《史记》中的情节框架设计结构,把《史记》中人物的语言直接用作唱词或对话)。这种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史记》的内容丰富生动,为后世的戏剧提供了大量的历史题材,二是《史记》中所写的人物、事件有明显的戏剧性特点,易于改编成戏剧。在这两者中,后者更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1.
《韩非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是法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该书的文章结构严谨,构思精巧,锋芒锐利,说理深刻,善于运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其语言经历代广泛习用,许多已转化为成语。本文试从成语的语法结构、语法功能、词义以及其所承载的思想等方面,对源自《韩非子》一书的成语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力求进一步探索汉语成语的来源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每个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汉语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之所在,它是历史的产物,是人们认识的结晶,是汉语中历久不变的钻石。透过汉语成语,我们可以窥见汉民族历史文化的各种形态。  相似文献   

13.
汉语具有意美、音美、形美三大优点,而作为汉语中的精华的成语、俗语更集中体现了这三大优点。将汉语成语、俗语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时候,要保留这些优点,绝非易事。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红楼梦》英译本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典范性的借鉴。该译本所译之成语、俗语:一、避实就虚,简洁明快,以少胜多;不斤斤于求形似,唯孜孜以求神合。二、形象生动,能让读者从形象中去领略其象外之旨、弦外之音。三、文从字顺,看起来整饬严谨,读起来琅琅上口。  相似文献   

14.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词组。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人们喜闻乐见,使用极为普遍。成语,大多数来自古代文献,保留着许多古代的语法规律和虚词。在古汉语教学中,适当选用一些学生熟悉的成语,分析里面的语法规律和虚词,不仅能使我们的教学深入浅出,学生容易接受,而且还能节省板书时间,推快教学进度。笔者以甘肃师大《汉语成语词典》、北京大学《汉语成语小词典》所选的成语为材料,对成语里所保留的某些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律,作一浅析,求教读者。  相似文献   

15.
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之一,汉语的词汇十分丰富,组成成份多种多样.其中成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成语大辞典》共收各式成语达18000条,据笔者检索,三字格有近60条,这些三字格有的是典型的成语,有的算不算成语可能还有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6.
成语是汉语中使用广泛的一类词语,它以形象的联想和比喻使语言变得更为生动有力,其中涉及动物的成语多如牛毛。要把这类动物成语恰如其分地翻译成英文,是翻译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探讨动物成语翻译过程中的一些趣事、巧事和难事,以期深入了解不同语言中隐藏在动物形象之外的强烈的文化蕴意,找寻更多动物成语翻译的技巧和乐趣。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和韩语的语言交流中,处于强势语言的汉语对韩语有着很大的影响,韩语中存在着大量汉字词语,其中也包括成语。汉语成语对韩语及其成语主要影响有:韩民族吸收了汉语成语,并创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韩源成语,丰富了韩语的词汇汉语及汉语成语的特点还对不少四音节、“述宾结构”的韩语成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汉语成语词典出版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成语植根于社会生活的肥沃土壤内,活跃于人民群众的日常交际中。短小精悍的形式,涵义深广、意蕴丰厚的内容,言简意赅、精辟警策的表意效果,使它充满了蓬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成语是历史的产物、认识的结晶、语言的精华。它伴语言的产生而萌发,随语言的发展而繁衍;它不仅是汉语言的精粹,还是沟通古今汉语的桥梁。汉语成语的产生源远流长,汉语成语词典的编纂也已有近250年的历史。两个多世纪来,成语词典编纂无论在收词、溯源、引例、释义还是在词群编织、索引编制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目前汉语成语词典的编纂已趋于成熟进入初步繁荣时期,但目前尚无集大成之作问世,人们正延颈企踵以盼。  相似文献   

19.
汉语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髓,是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语言,大都具有生动的隐喻意义。在英汉翻译中译者往往很难做到准确的传达。实践证明要做到达意、切题、传神的信息转化,确切的理解是其关键所在。结合Lakoff&Johnsony的隐喻理论和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通过诸多实例研究,发现英汉成语虽存在相似但有更多的差异,而对于不同汉语成语有其不同的构建,理解不能望文生义、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20.
对《西游记》文本中的600多条成语进行了梳理,从来源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这些成语的特点,并通过将其与现代汉语的对比,阐述了《西游记》成语在近代汉语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