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千年词学史上,柳永是受到非议最多的词人.然而在晚清,四大家之一的郑文焯对柳永词予以高度关注,并给予很高评价,以此突出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郑文焯对柳永的推扬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骨气神韵寄托;第二,章法语言;第三,以柳比周,指出柳乃周之源.郑文焯推扬柳永首先是对词坛现实所存弊端的拨正,推举柳永是为了纠正学习梦窗词而产生的新的偏颇,意欲以空灵救晦涩;其次是郑文焯不立宗派转益多师词学主张的具体实践,郑文焯摒弃了以往乃至当代词学流派出于流派理念的狭隘的选择性;再次,郑文焯与柳永经历相似,情感相通,感同身受.郑文焯为柳永翻案之论,是晚清词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引发人们对柳永词重新认识、重新评价,对现代词史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启迪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话柳永(二)     
(四)柳词家法柳永词自宋以来论者或褒或贬,或既褒且贬,赞赏的人称他善于描绘升平繁华景象,工于羁旅行役之言,写景抒情,“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自然”。(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或称道对慢词的贡献,指责的人几乎大家都认为柳永词俚俗尘下,淫荡狎亵。许多评论,虽从文人士大夫的立场出发,却也片面地指出了  相似文献   

3.
身为当代散文大家的孙犁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明显的散文化倾向,即用一种主观色彩较深的散文笔法写人叙事、状物写景,情节的淡化,舒缓自如的结构,事件与人物的真实性等,这种倾向既显示出作家孙犁可贵的创新意识,同时又增强了其作品本身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章法”是明清小说评点家从传统“小学”引进的结构概念。起结章法属于古注语的篇法 ,表现小说叙事的层次特点 :遥对章法近似古汉语的对比修辞 ,表现了章法的层面 ,构成叙事的情节和话语关系 ;板定章法指明清小说中一些特有的语言表述形式和描写技巧 ,形成小说的程式化叙事。章法概念与字法、句法统一在文本的叙事结构中 ,形成了文本叙事的语言表述层次 ,又与建筑概念和戏曲概念共同建构出小说叙事的时空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学史上,柳永的词作独树一帜.柳永词作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结构、意境、以赋为词这三个方面.柳词的结构被誉为"屯田蹊径"、"柳氏家法"、"屯田家法",包括"上片布景,下片说情"模式、"惯用结构"模式和复杂化的多层结构模式.另外,在写作方式上表现出以赋为词之美,在意境上或侧重写景、或侧重抒情、或情景交融,但都独具特色.正是这三个方面带给宋朝歌词以新鲜风尚.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诗文融合传统郭杰所谓“诗文融合”,是指在散文体小说的大结构中交织着诗歌体(包括诗、词、曲、赋等)的小段落,用以写景抒情或叙事状物。诗文融合的写法,大致不外乎两种类型:A型,从外在的角度出发,把诗词作为作者叙述故事的手段,客观地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7.
论唐代的叙情长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的叙情长篇是指李、杜、韩、元、白等人所作的藉叙事以抒情的长诗。叙情长篇与叙事诗的相同处是两者都用叙述手法,都叙事,不同处是:叙事诗立足于故事,追求事件的连贯性与故事的完整性;而叙情长篇则立足于抒情,它虽然也叙事,但只是将叙事作为抒情的手段,并不追求事件的连贯性与故事的完整性。叙情长篇与一般抒情诗的相同处是两者都以抒情为主旨,不同处是:一般抒情诗多依托某一行动、某一事件或某种景物,抒发主体一时的比较单一的情感;而叙情长篇则多铺排多方面的活动场景和有关事件,抒发主体长时期内的比较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作为金代首屈一指的词人,元好问在如何继承宋词面前表现出的是一种兼收并蓄、勇于超越的自负与自信。在抒情范式和词的章法结构等方面元氏超越了"豪放"与"婉约"的樊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词风。在宋词对金词的熏染以及金词对宋词吸纳过程中,起到了整合、创新甚至提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春丽 《阴山学刊》2006,19(2):35-37
词以抒情为其主要特征,然而词叙事,也是值得大力探讨的领域。周邦彦词具有突出的叙事特色,主要表现在:1、铺叙过程,包含故事,具有传奇性特征;2、变换视角,绾合叙事,构筑传奇式意境。叙事因素的渗透极大地丰富了词的表现功能,拓展了词体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0.
论词的叙事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词通常被认为是抒情文学 ,因而未曾被叙事学研究关注。本文借鉴叙事学文本结构分析的理念和思路 ,寻绎和阐释词的叙事性 ,认为词具有叙事性 :早期的词调有许多又是词题 ,具有点题叙事性 ;词题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叙事 ;词序是词题的扩展 ,是对词题引导叙事的延展 ,又是对正文之本事、创作体例、方法等问题的说明或铺垫 ;词正文的叙事与其它叙事文体不同 ,其特点是片断的、细节的、跳跃的、留白的、诗意的、自叙的 ;长调叙事受赋体影响而有铺叙式 ,短词叙事通常采用诗歌本色的隐喻式。词的叙事风格比小说典雅、含蓄、文人化。  相似文献   

11.
宋元话本对词的接受遵循着通俗叙事求奇与谐俗的基本原则,其方式主要有以词作为核心虚构故事、以词承担结构功能、以词作文辞修饰三种。从纵向的维度来看,词在通俗叙事中的独立叙事功能很快消退,只起到结构和修饰的作用。这一发展路径的形成一方面是受宋词独特的叙事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通俗叙事主要以散语叙事,以韵语抒情或描写的特殊功能分工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吴士田  张奇 《南方论刊》2012,(11):96-98
周邦彦是北宋晚期的词坛领袖,对后代的词坛有着深远的影响,前人论及他,多是从章法结构、遣词造语、严守声律、另创新调等方面着眼,其实他在词中的叙事也有着独到之处。具体表现在打破时空、曲折回环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论抒情     
抒情是文艺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与叙事相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以抒情见长,中国的文论、美学也多偏于抒情理论,从而形成了足以与欧洲分庭抗礼的独特传统。但是,几十年来,我国的文艺学研究偏重于叙事方面,不仅造成了理论体系的倾斜,而且也同本民族悠久而丰富的抒情艺术传统形成严重脱节。“抒情”范畴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可以泛指艺术活动表现艺术家内心情感的特征,又可以特指偏重于艺术家主观表现的艺术活动与作品风格。本文取抒情的后一种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叙事结构思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江梅 《云梦学刊》2008,29(4):79-84
与西方"时间化"叙事结构模式相比,中国古代叙事结构模式呈现出"空间化"特征.表面看来似乎毫无章法,但却同样具有内在的经脉和联络,往往通过事件之间的罗列、连缀和组合,如电影中的"蒙太奇"一般,产生叙事结构的整体感与深层的哲理性意味.因此,中国古代"空间化"叙事结构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技巧.其中往往隐含着某种人生、哲理的意味.它既内在地统摄着叙事的程序,又外在地指向作者所体验到的人间经验和人间哲学,已经深刻地"人文化"和"哲理化"了.  相似文献   

15.
<正> 柳永的词一向以俗著称.今人肯定柳词.多从其手法形式着眼,肯定柳永善于铺叙,长于抒情,为北宋慢词第一人.最近则有人肯定柳永具备叛逆性格,以人道主义立场同情风尘知己,为她们表露心声,是晏殊等富贵中人不能相比的.笔者以为,对于柳永和他的词,仅从作家作品入手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放在整个社会历史和文学发展中来考察,将其视为某种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文化现象来进行了解,才能得出更切实际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长篇历史小说是历史与诗学的结合,《洛神》具有浓郁的历史感,又艺术地把握、铺演历史。小说塑造人物艺术形象的成功之处在于探究人性的幽微;小说诗意的叙事主要表现在诗文互涉、诗意叙事与心理抒情三方面。  相似文献   

17.
蒋捷词风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中州学刊》2002,(6):66-69
蒋捷是南宋末年著名词人 ,对蒋捷词的评价历来颇有分歧。就其词作而言 ,有肯定、有否定 ;从词派来看 ,对其多有是辛派、是姜派之论。本文认为 ,蒋捷属于姜派词人 ,但又有创新。他的爱国词与辛派词不同 ,从自己的流浪脚步中述写国破家亡、离愁别恨 ,寓悲愤于柔婉 ;咏物写景词学习姜夔 ,借景抒情 ,托物寓意 ,以淡笔结浓情 ;抒情小词则有独创之处 ,富有生活气息 ,充满意趣。  相似文献   

18.
初唐之际,骆宾王扩大歌行题材、完善歌体语言形式、创新歌行结构方式、引入个性化抒情模式,使歌行一体发生质的变化,对歌行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以骆宾王歌行的字法、句式技巧,章法结构安排,抒情个性三方面为切入点,着重解析其长篇代表作《帝京篇》和《畴昔篇》,通过将骆宾王的歌行与卢照邻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七言歌行创作及其抒情艺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近代俗文化的先声—柳永词论□王洪“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柳永代表作《雨霖铃》中的名句。它不仅典型地表现了柳永慢词的铺叙技艺,有情有景,有点有染,而且凸现出了柳永其词中所表现出的近代文化的精神。如果柳永的这句词能代表柳永词的本质精神,可...  相似文献   

20.
词体虽然以抒情为主,但词中存在的叙事因素不容忽视。《花间集》作为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在体裁方面有调名点题叙事、联章补充叙事的特点;在文本方面有第三人称叙事视角为主、留白的叙事方式的特点。留白叙事方式与《花间集》全部是小令密切相关,其主要呈现出隐性、浅显性、深显性等形式,其分类取决于词中叙事要素的多寡以及叙事情节的完整程度。留白叙事手法的运用,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读者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再创造,使《花间集》情感内涵更加丰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