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概念整合是一种基本的心智能力和认知过程。文本试图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通过分析概念整合在新奇隐喻和离心复合词的创造和理解中所起的作用,探讨概念整合如何进行动态实时意义构建并反映在语言层面上,从而加深对语言形式和概念结构之间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活动,对于语言具有很强的认知解释力。援引概念整合网络的相关理论可以对多种语言现象进行解读,分析语言使用者的动态的概念建构过程。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对网络新词复杂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网络用语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概念整合网络的优势,即语义内涵丰富,语言简洁生动,合成方式灵活多变,便于意义的建构和解读。网络新词的意义建构主要有四种形式:单纯网络(simplex networks)、单域网络(single-scope network)、双域网络(double-scope network)和多域复合网络(multiple blend networks)。  相似文献   

3.
现实世界中致使移动现象普遍存在,作为该语义范畴语言表达的致使移动结构普遍存在于英汉语言中。从语法整合的角度看,英汉致使移动句在生成过程中经历不同的概念和语言整合操作,其句法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各自语言在各自语法允准下,在传达同一事件结构时惯常采用的概念和语言整合操作的差异,源于不同的语言系统、认知方式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概念整合理论既是一种关于在线意义构建的理论,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形成思维和语言、发展科技的一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英语新闻标题在措辞、语法、修辞等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独特性.本文将英语新闻标题置于概念整合理论的框架之下,力求透过语言形式,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标题意义构建过程中涉及到的具体因素和具体步骤,以期合理解释人们对英语新闻标题这一特殊语言现象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5.
仿拟是一种为了表现新的内容而对原有的语言形式进行改造的语言手段。文中以认知语言学中的两大支柱性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和认知关联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整合出概念整合关联模式,以此来全方位分析广告仿拟语的生成和解读机制。  相似文献   

6.
闽东熟语是汉民族传统独特的语言形式之一,具有简洁、幽默,富有哲理的特点.概念整合理论对闽东熟语的意义建构、认知动因均具有独特的阐释力.本文将认知机制、文化因素以及语言的空间关联纳入概念整合网络中进行分析,从而说明概念整合理论对闽东熟语意义建构具有强大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政治语言的一种重要类型,外交语言是涉外人员在外交场合所使用的语言。简要描述外交语言,简介概念整合理论,并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的四个子网络,结合实例对外交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进行阐释,以期更好地理解外交语言。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的运用同人类的认知活动密切相关。漫画幽默这一特殊的语言运用形式,即实时隐喻,以其新奇、生动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目前国内针对此话题的研究多囿于关联理论为理论背景,故多为静态描述,而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实时隐喻的解释力亦有限。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很好地细化了隐喻意义产生的互动过程描述,特别是实时隐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与推理机制。文章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阐释人们在解读漫画幽默时的意义建构和动态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幽默是一种普遍的艺术手段,要通过一定的结构形式表现出来。在语言运用的范围内,语言幽默会通过隐喻、双关、委婉、反语等修辞手段来表现,并在特定的语境中制造出一种字面语义与深层语义“错位”的效果。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可用于解读幽默修辞。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修辞的解读是一个包含了空间对接、空间冲突、空间转接和空间核实的过程。概念整合网络能帮助我们清楚地分析幽默话语接受者在解读幽默修辞所产生的语用效果时的心理机制以及幽默话语接受者在揣测幽默修辞所产生的话语意义时的心理过程,揭示出幽默修辞下语言运用背后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证明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修辞具有很强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10.
从语言接触的视角来看,英源汉语网络词是一种跨语言的认知加工和概念化的结果。根据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理论,这种跨语言的意义衍生过程体现为,词汇概念的选择和融合,包括整合和理解为主的意义组合机制。研究认为,英源汉语网络词的不同形式是在最大认知关联原则支配下,不同识解突显和选择的结果。这种跨语言的意义衍生揭示了其重新词汇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