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顺应论的角度对大学英语课堂上语码混用的现象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其顺应的三个机制.论述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同时恰当地使用语码混用以实现教学的目的、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码转换是一种认知、交际和教学策略,在外语教学中教师经常交替使用不同语言以便于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文章在调查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师语码转换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的语优先"等大学英语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基础,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语码转换的分析,指出语码转换是教师在进行语言选择时,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等语境因素顺应的结果,进而从顺应论角度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语码转换需要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师会使用一些语言策略,语码转换就是其中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种。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进行的语码转换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具有一定的语用功能。借助于语言顺应性理论,以从中国矿业大学的大学英语课堂收集而来的语料为研究对象,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指语篇中两种或多种语言的交替使用.作为其具体实例之一的大学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现象非常普遍;为了有效地进行交际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常常不同程度地采用英汉两种语码进行授课.以5位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为语料借助语言顺应理论着重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大学英语教师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堂上的英汉语码转化现象,主要讨论了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少中文为最合适(最佳量)这一问题.数据分析显示,10%~30%的汉语使用量也许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主要发生在汉语和媒介语或学生母语之间。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语码转换可以成为沟通学生和教师的桥梁,可调节课堂气氛,发挥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影响,其关键是要把握好使用的“度”。另一方面,应辩证看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出现大量选用目标语的简单语码,而回避复杂语码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语码转换现象是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语言教师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所采用的语用策略之一。恰当使用课堂语码转换对语言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文章结合二语习得理论和功能性语码转换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包括顺应语言现实、顺应教师心理、顺应学生实际)探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语码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9.
语码转换受到许多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总的说来是因其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以外语教学目的为出发点,通过探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师生语码转换的功能及其成因,来分析适当的母语输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积极影响,以求找到一种改善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语码转换是外语教师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交际策略。借助于Flyman-Mattsson和Eldridge的语码转换功能分类,按照课堂教学步骤对两位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运用情况进行了"历时"研究。结果发现教师语码转换的使用受各种因素影响,语码转换的类型和课堂教学阶段具有相关性。该研究对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使用和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