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基础,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语码转换的分析,指出语码转换是教师在进行语言选择时,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等语境因素顺应的结果,进而从顺应论角度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语码转换需要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指语篇中两种或多种语言的交替使用.作为其具体实例之一的大学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现象非常普遍;为了有效地进行交际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常常不同程度地采用英汉两种语码进行授课.以5位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为语料借助语言顺应理论着重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3.
语码混用是当今网络语言不可或缺的一种表达形式, 是以一种语码为主夹杂其他语码的语言现象.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 基于我国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与网络语言的性质, 着重分析了网络热词中汉英语码混用的类型特点与成因, 进而指出这种网络语言的新形式是时代特征的体现,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4.
结合语言顺应论和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分析中文流行歌曲中的语码转换现象。研究表明,中文流行歌曲中汉英语码转换的深层原因来自于社会规范顺应、语言现实顺应和心理动机顺应,其语码转换都应将这三个顺应因素结合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语码转换现象是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语言教师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所采用的语用策略之一。恰当使用课堂语码转换对语言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文章结合二语习得理论和功能性语码转换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包括顺应语言现实、顺应教师心理、顺应学生实际)探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语码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6.
运用顺应理论分析了南昌地区主要报刊中体育新闻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对语码转换类型、语码转换特点以及语码转换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英汉码转换的使用顺应了时代潮流,推动着语言的接触和融合,加快文化的交流和趋同,体现了语言交际简约性时尚意识和策略。通过个案分析及理论论证,认为体育新闻中的语码转换是顺应语言现实、顺应社交世界、顺应结构客体及语体交际风格所致。  相似文献   

7.
广州地区报刊娱乐新闻中语码转换现象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广州地区主要报纸的娱乐新闻版面为研究对象,对英汉语码转换现象中的语码转换类型、其分布情况以及语码转换的主要特点做了较详细的考察,并以顺应理论为依据,对娱乐新闻中部分语码转换现象的成因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认为娱乐新闻中的语码转换是顺应语言现实、顺应社交世界、顺应心理世界、顺应结构客体及语体交际风格所致。  相似文献   

8.
语码转换是言语交际者为满足表达需要对语言变体进行选择的结果。而微博,特别是名人微博中语码转换现象日渐增多。从顺应论角度来分析名人微博语篇的语码转换切实可行,此外,名人微博中的语码转换在顺应心理动机和语言现实方面的表现相对突出,而在顺应社会规约方面的表现则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9.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普遍现象和有效的交际策略,它不仅仅发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也延伸到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语码转换有其产生的社会、心理动因,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观照分析网络语篇中的英汉语码转换,可以发现英语语码起着填补词汇空缺,澄清观点,强调,委婉语等作用,而这种转换主要是基于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等方面的顺应。  相似文献   

10.
语码转换在大学英语课堂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语码转换可以指一种语言中不同方言的转换,也可以是同一对话或谈话中,两种或更多语言之间的转换或混用。许多语言转换是文脉上的、语境的和个人的语言的改变。语码转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基本功能是用于传递实际信息,在课堂环境中增加交流。外语教学中使用语码转换有助于老师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使用外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