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音乐审美体验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是音乐审美者在创作和欣赏音乐作品时所产生的心理上的想象、感受、理解的活动,其中由这种心理活动所抒发的审美者的情感与想象对音乐中的审美体验产生了尤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量的前人实践结果例证的方法,阐述了人们在创作和欣赏音乐艺术作品时自身和对被观察者的一系列的思想倾向和反应,论证了情感性、想象性与音乐审美体验的关系,得出了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创作者和欣赏者由内心的情绪与思想所引发的情感性与想象性在其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2.
美术创作的过程,实质上是通过美术家的审美意识来反映社会生活,它所反映的是美术家所感兴趣的、关心的、认识的社会生活,也就是美术家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从现实到本质的认识,即审美认识;它是通过创作中的构思过程、传达过程、制作与技巧来实现最后的物态化的完整作品。  相似文献   

3.
巴金创作心理初探吕汉东考察与探索现代著名作家的创作心理活动,解开他们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心理奥秘,这不仅帮助我们为理解他们的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风貌提供一个新的视界,避免在作品理解上的随意性和直感性,而且也为当代文艺创作心理学、审美心理学、艺术思维学乃至美...  相似文献   

4.
合唱指挥是合唱作品的二度创作者,其二度创作能力的高低对合唱队的展现起决定性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们感悟到:交响性 艺术象想两者集中反映了合唱艺术的特性、合唱知识覆盖面的广度和指挥审美经验积淀的厚度,是指挥二度创作的两大支撑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二度创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油画写生是油画创作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写生的过程中,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色彩能力的掌握与理解,创作出理想的艺术作品。创作者在进行油画创作的时候,从最初的选取景象到最后描绘的整个绘画过程,反映出对于审美观念以及思想情感的表达。在油画色彩的学习中,必须深入探讨色彩的性能、色泽以及表达效果,促使创作者在油画写生创作过程中,可以利用油画技巧自由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6.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不同作家在这种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是文艺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将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类似的社会生活现象在不同的作家身上会唤起不同的反响,为什么这样的而不是别样的艺术形象会以如此这般的特色出现在这个作家的作品中。沿着这个方向探索,也许会使我们对于文学创作的特殊性和它的规律,获得更为真切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网络创作的游戏性贯穿于创作活动的全过程,从创作心态到创作过程直至表现方法无一不充溢着令人心醉神迷的游戏气息。所以,创作者利用网络进行文学创作,能够激活文学活动应有的游戏的感觉,创作出"游戏精神"勃发的作品来。这对于以游戏作为其生命存在的儿童来说,对于以"游戏精神"作为其独特的审美品性的儿童文学来说,更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弗洛伊德关于文艺创作的基本观点,就是文艺创作是作家被压抑的愿望在幻想中的满足;伊谛普斯情结是文学中的普遍的主题;艺术家的艺术人格中具有宣泄冲动和升华能力的特征;艺术是对痛苦的补偿;艺术的审美价值在于作品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新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否定了弗洛伊德以本能的性的要求作为作家创作动力的源泉,认为作家创作动力来源于文化因素;否定了弗洛伊德潜意识在人格结构中的主导作用的思想,强调自我的价值;否定了作家是被动地释放心灵紧张的原因而进行创作的观点,认为作家完全可以克服愿望受压抑的痛苦,作家的创作是积极主动的表现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弗洛伊德性欲望仅是最低层次生理需要的一个部分,其以性欲望为基础的文艺观是极其有限的;文艺创作是自我实现人的主要特征之一,而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靠作家的自由联想或幻想;作家是自我实现者,自我完善的人,与弗洛伊德“精神病似的创作者”相差甚远;审美的需要是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弗洛伊德的伊谛普斯情结是低级和荒谬的  相似文献   

9.
谈影视后期编辑艺术的再创作商燕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电教中心)一、后期编辑是影视艺术的再创作者影视艺术创作过程包含三个不同特点的阶段:一是用文字写出视觉、听觉形象的稿本的创作阶段;二是将文字分解为一系列不同镜头并摄录下来的拍摄阶段;三是将拍摄素材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欣赏是一个由注意、直觉、联想、情感等心理因素构成的整体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审美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初步阶段。研究审美注意在中国画欣赏中的心理活动及其作用,对探索中国画的欣赏和创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萧红跨文体写作打破传统小说学的限制,融合多种文体与非文学因素,注重场景的象征性铆接、风俗的审美性表现和氛围的艺术性营造。跨文体写作和小说文体的融合能力、接受主体的审美需求以及萧红的文化心理结构有关。萧红跨文体写作开创了现代小说诗学的新路向,创造了小说的新形式,促进了小说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绘画艺术应该是最能直接表达画家本人及画家自身以外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的一种媒介。不同的人群均会有着不同的社会心态,在创作时,这种心态会自觉的融入到绘画作品之中。文章通过画家所处的地位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来解析院体画与文人绘西为何套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审美情趣,且进一步完善中国画审美中“画品”即“人品”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3.
音乐创作是一种异常特殊而又复杂的精神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作曲家的心理动态是非常复杂和丰富的。本文探讨了感知和记忆这两种心理因素如何成为作曲家摄取音乐材料的“眼睛”和贮存音乐信息的“仓库”,不同程度地影响作曲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14.
蒋孔阳《美学新论》提出了多层累、开放性、创造性的“实践创造论”美感论。这个美感论超越西方近代认识论美学和庸俗社会学的美感论,把美感看作是满足感、愉快感、幸福感、和谐感和自由感等多种审美感受的统一体;超越单一心理因素的美感论,把美感看作是人类整个心理活动的整体,并详细地分析了各种心理因素;超越了形而上学的美感论,辩证地揭示了人类的美感在社会实践中生成、变化、发展的过程。蒋孔阳的美感论超越性,可以引领建设有中国特色面向未来的当代美学。  相似文献   

15.
毕沅作为乾嘉学者,不仅官至极品,而且长于诗文。终其一生的《灵岩山人诗集》,结集过程漫长,并在结集过程中刊刻了各种版本,该诗集编纂体例极为严谨。毕沅对诗歌的爱好影响着其幕府诗歌的创作活动,宾主之间的唱和交流及对幕宾诗歌创作的赞助支持影响着幕宾诗歌的创作热情乃至审美意境的提升。进而促进乾嘉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理白族甲马的美,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征和乡土气息,同时又与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积淀密切相关,因此具有特殊的关学价值。考察人们制作、使用和收藏甲马的过程,也就是发现、创造、感受、欣赏美的过程。考察甲马中所体现出的审美情感、审美观念,以及与甲马相关的审美活动,有助于完善白族人民审美模式的建构,从而达到深入研究白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印度近现代诗哲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曾经引起过世界轰动的画家。伴随着其绘画艺术的创作实践,他还发表了许多独特的关于绘画艺术的真知灼见———以有限表达无限是泰戈尔对艺术的基本观点。泰戈尔的绘画美学思想是其艺术美观的具体展示,是"美在和谐、统一"的美学观在绘画艺术领域的演绎。  相似文献   

18.
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的画家,世称“才绝”、“画绝”、“痴绝”。他的“痴”同他的人格联系在一起。而这样的精神人格是与魏晋时期的社会风尚、人物才性、品藻标准等都密切相关。本文试从顾恺之的“痴”与两晋士人的“痴”入手,从魏晋人物品藻和时人风度来分析顾恺之的精神人格与魏晋士人的审姜风尚。  相似文献   

19.
从艺术创作谈存在和意向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嫦娥奔月为引言 ,围绕艺术作品想象的性质 ,探讨有关存在和意向性的哲学难题。这里涉及巴门尼德的存在悖论、胡塞尔对存在的意向分析以及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的学说的批评 ,最后以评述现代表现主义绘画大师保罗·克勒有关艺术创作的美学观点为结尾。本文希望能结合考察艺术创作把这一抽象的哲学问题较为形象地说清楚。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起源以及发展的历程,说明了书籍装帧设计是在不断适应审美意识中而发展变化的,审美意识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的;书籍装帧设计创意的基本思路与原则、审美特性的表达、审美客体创作能力的发挥等问题,都是人们审美意识、审美标准变化的显现,也都是与时俱进的结果。这也表明,传统事物在面对新生事物的冲击下,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飞速发展的现实,多元文化的拓展,数字化的普及与应用,审美视野的扩大,冲击着传统审美意识的标准,催生着现代审美意识的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